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已经在一些学校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不理解或者说是缺乏深入的理解,导致了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中走样,不能体现校本课程开发的真正意义。本文试图通过阐述校本课程开发的真正意义之所在,校正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以利于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健康发展。一、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权力的下放要真正深入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精髓要义,必须首先探究其发展的历史起源。有的学者把校本课程的发展一直追溯到古代时期①。笔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兴起,与欧美20世纪60年代课程改革的失败…  相似文献   

2.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策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自主进行的课程开发。要正确认识开发校本课程的价值,掌握校本课程的原则和操作方法,以及重视校本课程开发中面临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管理和开发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4.
高职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校本课程可持续发展依赖于高职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开发,本文首先从课程和“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入手,介绍了课程和环境的多样性及复杂性。然后提出:应探索课程,以应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复杂性;应解读环境,以保持校本课程开发的前瞻性。阐明了当前高职校本课程怎样才能可持续开发的一些重要问题。最后提出校本课程可持续开发的成功最终归结于校本课程开发者必须持续地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伴随第八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校本、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模式”、校本研究等成为教育研究人员、教育管理人员、基层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详的概念。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最贴近,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校本课程开发了。许多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确立了研究课题,设置了许多校本课程,对校本课程开发开展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然而,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因为客观或主观条件的制约,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新兴领域,目前国内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于两个层面上,一是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二是语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前者注重开发的结果,后者注重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和重建。国外研究的热点则集中到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上。  相似文献   

7.
校本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基本政策。虽然校本课程强调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自主进行课程开发活动,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控”。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联合教育研究部门从区域教育实际出发,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有序、高质量地实施,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校本课程开发的区域管理可以采用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校本课程开发——一种新的课程开发思想和理念。它的历史是短暂的,但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兴盛于课程领域。成为一股强大的颇有影响力的思潮。校本课程开发——一个新鲜事物,强烈的现实需求使其如离弦之箭。势不可挡。因此,如何更好地积累和展现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的宝贵经验?如何更快地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如何有效地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袁迎春 《教育探索》2003,(10):23-25
以教师为本位可以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途径。教师对国家课程进行取舍,修正,并结合学校和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整合而形成校本课程,其中自然包含着隐性的校本课程。隐性的校本课程具有许多特质,可以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切入点。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立足于教师本身资源的开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使得教师的专业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权力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关注。本文主要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权力诠释、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权力分配、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权力表达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权力管理。  相似文献   

11.
徐佳   《当代教育科学》2007,(5):60-63
1980年代以来,西方校本课程开发在经历了兴盛时期之后,开始出现回落,并在90年代初进一步转型。集权和分权机制的国家均强调校本课程开发和国家课程开发的融合,强调国家调控下的学校自主;同时,不再仅仅把校本课程开发当作一种变革的口号,而是更加重视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中的实际发生程度,重视学校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重视对校本课程开发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人是核心因素。作为领导者和支持者。校长通过其教育思想及对改革的态度影响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支持者与开发者,教师的准备状态、专业化水平及其自我效能感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合作者,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制约校本课程开发;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不同层次影响校本课程开发;课程专家作为专业支持者,其业务水平及角色影响校本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我国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大多着眼于课程研究本身以及教师的课程开发经验,相对忽视了学生在此过程中应有的地位与作用。本文正是从这一思考出发。通过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要求,强调校本课程开发应秉持的学生观,以期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真正重视学生的地位,发挥学生应有的作用,使课程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影响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三级课程管理的实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形成城乡二元的社会,在这种条件下,农村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农村,校本课程开发是实现国家教育目标,实现农村教育为农服务的主要途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校本课程开发如何,直接影响农村教育的质量。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教师角色的新转变。正像马什所说:“校本开发试图打破教师作为‘消极接受者’的角色,而将其定位为‘课程决策者’,除非教师能完成这个转变,否则校本课程开发就不可能有效地实施。”教师拥有了部分课程开发的权利,开始参与课程开发,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从另一个角度说,教师角色从一元走向多元。由于教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本身的素质就成了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性探索始于1950年代中后期对于国家课程开发机制弊端的认识,其间经历大跃进、化大革命的波折以及恢复高考后被长期压抑的教育需求重新释放出来的巨大压力,整个探索进程艰难而缓慢。直到80年代中后期开始乃至90年代,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实践基础才逐步确立。与此同时,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性探索进程逐渐加快,从课程多样化思想到三级课程管理构想,再到校本课程开发观念,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性和理论性探索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和课程开发机制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有关校本、校本研究、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等概念已经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对于广大的中小学教师来说,最为直接,也是最为重要的当数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面临着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教育环境完全不同的“课程环境”;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开发者,也是课程的实施者、评价者,这意味着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面临着如何发展自我,提高创新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要想走出困境,需要及时转变现有的“政府放手让学校自己开发”的推进思路,采取政府部门辅助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思路,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区域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正确处理政府部门和学校的关系。政府部门要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当好校本课程开发的推动者、协调者、指导者,履行好监管职能,以此推动和促进我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师对国家课程的取舍修正形成课堂课程,其中包含着隐性的校本课程,隐性的校本课程具有校本课程的许多特质,可以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切入点,本试从教师资源的角度来论述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9.
当前,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各学校在实践中可资借鉴的经验相对较少,所以,校本课程开发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认识及行为上的误区。比如把校本课程开发等同于学校活动课、兴趣课的重新设置;认为开发的校本课程只能是非学术性课程,其实施也只能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认为教材就是课程本身,所以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自编教材;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影响学生的双基学习,必定对学校升学率造成威胁;等等。笔认为,诸此种种认识的偏差其根本原因在于对校本课程开发缺乏系统的统摄,缺乏办学理念的引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校长是主要决定、领导和责任人。校长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对校本课程开发成效如何,以及学生、教师、学校能否得到充分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校长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应有怎样的理念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