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归纳了当今中学生作文的三大问题:即学生知识贫乏。生活积蓄贫乏,思想情感贫乏。对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无论是知识、生活积蓄还是思想感情,学生当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反省自己的教学:知识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呢?生活积蓄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打开学生自己生活的宝库呢?思想情感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呢?  相似文献   

2.
李琳 《现代语文》2009,(5):144-145
对于作文教学之难,有人归纳了学生作文的“三乏说”,即学生学识贫乏,生活积蓄贫乏,思想情感贫乏。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无论是学识、生活积蓄、还是思想感情,学生当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反省自己的教学。学识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呢?,生活积蓄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打开学生自己生活的宝库呢?思想情感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呢?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说到作文教学之难,有人归纳了当今学生作文的“三乏说”,即学识贫乏,生活积蓄贫乏,思想情感贫乏。对这种说法,我们不敢苟同。无论是学识、生活积蓄还是思想感情,学生当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反省自己的教学:学识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呢?生活积蓄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打升学生生活的宝库呢?思想情感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呢?因此,老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找准作文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用生活激活作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华 《师道》2008,(2):49-52
说到作文教学之难,有人归纳出当今中学生作文的“三乏说”,即学生的学识贫乏、生活积蓄贫乏、思想情感贫乏。对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无论是学识、生活积蓄还是思想感情,学生当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反省自己的教学:学识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呢?生活积蓄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打开学生自己生活的宝库呢?  相似文献   

5.
陈艳 《考试周刊》2011,(63):120-120
我任教于沿海的一所农村中学.由于受到私立学校的冲击,我校生源越来越萎缩,借用学生家长的话来说就是“人家有钱,孩子学习又好,都送县城上学了”。因此到我校的学生大都是家庭贫困、付不起高额学费和学习困难的学生。这样一来,我们的课堂上总是缺少不了学生的挑衅,老师的喝令和训斥。对于学生这些不良课堂行为,我们应如何时待呢?  相似文献   

6.
万鸣  宋忆 《成才之路》2012,(15):4-5
学生能否高效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吗?学生的课余时间是怎么安排?都在做着什么?……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前我校学生的业余生活状况,也反映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提到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由课堂向课外延伸,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何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打开眼界。很多农村教师就说没有课程资源,城市薄弱学校也说自己没有课程资源。那么农村是否真的没有课程资源呢?有了课程资源就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吗?真正的语文课程资源究竟是什么?该怎样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上好语文课?  相似文献   

8.
<正>Q:从教以来,什么让你30年坚守乡村教育一线?A:我自己是农村出身的孩子,知道农村孩子求学、求知历程的艰难,艾青在《我爱这土地》里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也是我一直坚守乡村教育的原因,我想为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教育、为乡村的孩子们做点事情。Q:假如让你给乡村教师身份“画像”,会是什么形象?A:在我们贵州山区生长着一种树,主干空心了靠旁支供给营养仍然枝繁叶茂,我们对教育、对学生就有这种精神。给乡村教师这个身份画像的话,我觉得这种树就是乡村教师的写照。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农村人走出自己的家乡到城市打工。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孩子无法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只能留在家乡。这些孩子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都有哪些欢乐和忧愁呢?  相似文献   

10.
张会芳 《广东教育》2009,(10):54-54
多媒体运用至今,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认同。但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多媒体教学还处在相当幼稚的初级阶段,在不少方面还存在着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学校更是明显的暴露出来。那么我们对它的态度,是否应该重新思考一下呢?多媒体教学在农村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1.
从2001年3月起,我校进行了《江南水乡农村小学综合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课题研究。本着“让学生参与开发,在开发中学习”的原则,该课题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个方面,围绕着家乡  相似文献   

12.
正热爱家乡是对家乡的一种深厚情感,这种情感是热爱祖国的基点,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引导学生从爱家乡之情,升华到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对党的热爱之情,符合少年儿童的认知特点。热爱家乡首先必须了解家乡。我校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从拓宽德育空间入手,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对家乡的自豪感转变为自身的责任感。1.结合农村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劳动体验教育。体验教育伴随着少年  相似文献   

13.
冬去春来,我们又迎来了充满生命气息的阳春三月,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轻快!然而,作为高三学生的你,心里是否隐藏着几许担忧?是否会对自己在几个月后的高考中的表现有所担心呢?你的心理状态是属于以下  相似文献   

14.
《母婴世界》2014,(11):114-117
爸爸妈妈,你们还记得儿时的梦想吗?若干年过去了,它是否成为了现实?还是成为了遗憾呢?其实,不管如何,它承载着我们最单纯的年华。如今,我们的孩子已经踏入这个梦幻而纯真的年代,他们也将拥有引以为豪的梦想。我们应如何帮助他们走向自己的梦想呢?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发出某某学生“太难教育了”的感慨,甚而是流露出某个学生是根本教育不了的想法。其实,反观我们教育工作者自身,对学生,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等待呢?等待他们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等待他们一点点地转变呢?  相似文献   

16.
正如时代的需求并反过来推动时代的发展一样,学生的需求也反过来推动了学生的发展。为什么要使我们的课堂富有生命力呢?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富有生命力呢?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如何做到呢?我校从2010年起,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师理解学生,学生会激发起学习的热情,乐意聆听教师的教诲,并如实地反映自己的想法,与教师达成共识。现实中,教师是否真正理解了自己的学生呢?带着这一疑问,我们开展了相关调查,结果发现教师自认为理解自己的学生,而学生普遍认为教师不能准确地理解他们,师生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分歧。为何有如此大的反差呢?  相似文献   

18.
武玥 《考试周刊》2009,(26):65-6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事情,任何人都不会主动并且积极地去做。目前很多中学生热爱网络,少数人甚至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这当然是一种需要扭转的画面。但是反过来,教育工作者是否也应该反思:为什么网络对孩子们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力量在牵引着孩子们的强烈兴趣呢?如果课堂也能尽可能多地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如果课堂也能让孩子们着魔,那么我们将省掉多少苦口婆心的说教呢?因此我们应力求使自己的课堂更加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学生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习.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我们多么想听到孩子们的呐喊:给我一支笔吧,我要画蓝天!  相似文献   

19.
陈娟 《教师》2013,(35):35-36
随着初中英语教材的改革,其难度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更大了。其要求也更高了。作为英语教师,不可避免地就是要面临一个更严峻的问题:有越来越多的英语后进生出现。他们的存在影响着集体,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同时他们的弱势也给他们自己及家长带来了很大的精神负担。作为教师我们又该如何燃起这些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热情.帮助他们摆脱后进生的地位呢?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我爱我的家乡,我要为家乡建设出力。”是啊,谁不热爱自己的家乡呢?试想,一个连家乡都不热爱的人,他还能热爱什么呢?还能为家乡的发展做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