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溪市群力小学以“强队伍、优课堂、精管理、健文化、创特色、铸品牌”为学校的内涵发展理念。通过语文校本课程研发,构建“书香校园”,让师生在全面育人的文化气息熏陶和感染下,得以智慧、深刻、灵秀,彰显“新生活教育”的办学特色,走向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的内涵发展新境界。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认为课程目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是师生进行建构和解构的文本,教师、学生、课程和教材面向新事件而动,课程应当消解学科边界。课程改革可以借鉴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智慧,设置灵活的课程目标,师生共同参与课程生成,师生关系走向平等对话,充分发展综合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背景下,教学逐渐由“教本”走向“学本”,由“文本”转向“人本”的课堂教学实践孕育了“以学生为本,学习为中心”的学本课程理念.问题导引型学本语文课程开发要求浸润在日常的知识习得与文化学习中的师生要结合地方文化和校本特色,采取小组合作活动学习的形式,优化师生知识习得与文化学习的生命存在.问题导引型语文学习使大语文教育彰显了学习的生命与文化本色,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彰显师生生命激情洋溢、智慧碰撞与德性养成的人文课程特色.  相似文献   

4.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课程越来越重视学校的作用。多年来,我校以“和智慧一起幸福成长”办学理念为引领,围绕“建智慧学校,塑智慧教师,育智慧学生”的办学目标,对学校现有课程进行综合规划与开发,逐步确立了课程理念,即“为智慧的生长而教”,创生并实践从知识走向智慧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求知、做事、做人、探究和创造的自主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智能,挖掘人的多元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选择和创造的生存智慧.这一定义试图将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课程观打通.生存智慧中应包含后现代所强调的生活经验、现代所推崇的理性知识和前现代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后现代课程观特别强调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创造课程和体验课程,反对把课程理解为学科知识的做法,这种观点值得借鉴;但学生的体验、选择和创造都需要教师的指导,在这一点上我们仍坚持现代和前现代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2003年3月,永济市实验小学被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生本教育体系建构与实践探索试验校。该校坚持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和学生学习方式,探索以开放性、体验性、民主性、实践性为主的课堂改革与实践,形成了“人本”教育特色。以生为本构建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2003年2月,为了推进新的课程改革,永济市实验小学引导教师积极反思,认识到长期以来,教学关注的只是“知识与技能”,而对学生的智力、兴趣、情感、态度等重视不够,这就必然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7.
于丽霞 《教师博览》2022,(21):26-28
基于儿童立场的德育一体化班本课程建设研究,秉承德育课程理念,探索教育活动主题化、主题活动系列化、系列活动课程化、三级课程班本化、班本课程一体化、一体课程精品化、精品课程经典化的班本课程建设模式。遵循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班本化、课程化、一体化班本课程实施理念,实现班本课程建设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走向成长的愿景。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的理念是对传统课程“三中心”的扬弃和超越,新课程的实践需要我们的勇气、智慧和行动,这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理应软化学科边界,走向综合;消除教师霸权,走向生本;走出狭隘课堂,直面生活。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唤醒学习热情、点化学习方法、丰富学习经验、开启学习智慧。让数学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课程实践中释放智慧的创造性与灵性。  相似文献   

10.
沈峥嵘 《江苏教育》2023,(13):69-72+92
在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实施中融入劳动教育理念,构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项目化情境,给学生鲜活的探索体验。融入劳动教育理念的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实施路径包括建构“人工智能+劳动”课程体系、开发“人工智能+劳动”教学资源、创新“人工智能+劳动”教学方式等。  相似文献   

11.
论生命形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维  郑敏  李辉 《教育探索》2005,(6):112-114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直接介入学生心灵世界的课程。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崇高的使命。建构生命形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课程目标应着眼于开发学生生命潜能的理念.课程内容应着眼于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课程实施应着眼于师生的交往互动,课程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生命发展.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形成对生命的尊重和责任感,提升生命质量,拥有生存的智慧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2.
“五育融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跨学科课程在理念、过程、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能够推进学生“五育”融合的发展。个案研究发现,跨学科课程应用于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还具有弥补村小师资不足的显著优势。实践中需进一步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设计和开发适合农村小学地域性特征的校本课程内容,加强多方联动推进农村小学跨学科课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种艺术,是人类思维的自由创造。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小学数学教师追求着教育的智慧,追求着智慧的教育,追求着充满智慧灵动的课堂,努力从塑造“知识人”,走向培养“智慧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应该是学生充分自主、真情投入,教师悉心聆听、倾情倾力。以创设平等、民丰、和谐的教学环境为前提,以小学数学知识为载体,师生主动参与、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数学教学观。下而就谈谈自己对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策略的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梅岭小学STEAM校本主题课程《火星探秘》为例,探索基于项目学习的STEAM课程设计与实施。在智慧环境下,通过创设基于真实问题的项目主题,融合各科知识,开展基于小组合作的项目式学习和基于App的数字化多元评价等,带领学生在课程活动中自主学习,在研究和评价中反思学习,以此研究STEAM教育理念在课程中的实施,探索教育信息化2.0时代、人工智能背景下教与学的新模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一、实现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综合性拓展的意义 1.有利于课程面向生活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新课程理念下学习背景是生活化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课程惟有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才能体现课程的本质功能。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生活世界和知识世界相脱离,许多内容在儿童的生活世界感受不到,体验不到也用不到。  相似文献   

16.
借用哈蒂“可见的学习”理念,结合统编新教材必修3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探索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学生“讲·演”实践“五环一体”教学模式,为农村高中活动型学科课程敢开展、能开展提供支架,促进教师转变讲授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行动学习方式,从“教”转向“育”、从“听”走向“学”、从“学”走向“演”,构建主动学习、师生互助、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7.
“对话”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叶澜教授也曾说过:“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中共同创意的过程。”但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只重视“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而忽略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从而构筑理想课...  相似文献   

18.
仓山小学创办于1952年,是福建省首批重点办好的小学之一,1993年李岚清副总理到该校视察。该校曾先后荣获“全国书法艺术教育实验校”,福建省“文明学校”“示范小学”,福州市“绿色学校”“卫生先进单位”“中小学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该校长期以来潜心教学研究,“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等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写字教学”和“珠、心算”已成为学校办学亮点。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学校确立了以“学生可持续性发展”为本,以生命化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的“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生发展性素质培养与评价”研究课题,通过课题研究着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努力培养身心健康、素质高、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9.
在遵循以"生"为本,师生共成长的理念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与需求出发,拓展性课程就是对基础性课程的有力补充,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感知空间。本文从反思美术课程改革现状入手,打破学科本位,以教材为中心的观念,提出小学美术拓展性课程"共育圈"平台模式,并对"共育圈"平台的立体建构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宝清县第二小学于2002年被教育局确定为新课程改革实验校。在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贯彻”突出主体地位,扎实推进课改”的十二字工作方针,以“创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办学目标,让教师和学生在实施新课程中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形成了”以师生全面发展为本,为师生成长搭建平台”的“双主体”办学特色。围绕特色,从以下三方面开展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