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父母眼中辽宁绥中是杨伟利的故乡。杨利伟出征前,父亲杨德元、母亲魏桂兰专程赶到北京。记者对他们进行了简短采访。“我们为他骄傲。”杨父充满自豪,“这孩子从小就调皮,但脑子灵,反应快,是个娃娃头儿。”杨利伟从小就喜欢美术、音乐以及各种体育运动,父母从没因为怕耽误学习阻拦过他。“泯灭了孩子  相似文献   

2.
经常听到有班主任议论:“我班要是没有那几个学生,就好管多了。”言外之意“那几个学生”让他伤脑筋、讨厌。做班主任的都知道,“那几个学生”就是班中不遵守纪律、学习不认真的学生。这样的学生让每位班主任头疼,每天花费在他们身上的时间、精力最多,却很难见效。难道就这样任其发展下去?教育家陶行知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相似文献   

3.
南京某重点中学高三班主任李老师一天打开自己的电子信箱,突然发现信箱中有几封特殊的邮件,打开一看,原来是班上的“中榜生”发给他的感谢信和感谢卡。 据李老师称,这几天他每天都要收到几封类似的电子邮件,感谢信都充满了深情,有些富有“诗意”。学生自制的贺卡更是丰富多彩,有憨憨的大熊  相似文献   

4.
有班主任说:“每天面对学生,课都教不过来,哪里顾得上想自己的发展?”有班主任说:“我每天一有时间就到班里看着学生,稍有不注意学生就出问题。我哪有时间提高啊?”有班主任说:“学校的图书馆资料过于陈旧,没有什么新鲜感,没有有用的资料提供支持,我想提高也没办法啊!”  相似文献   

5.
王在忠 《班主任》2010,(5):56-56
新接四(2)班,我发现小强是个“问题学生”,他总在课堂上做小动作,提问他时,他总是一言不发:作业一次也没有做完过;几乎每天都有人告他的状。几年的班主任经验使我坚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于是,在日常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小强的表现,并不失时机、不遗余力地鼓励他。  相似文献   

6.
读书时,由于个子瘦小,又颇爱玩耍,同学们戏称我为“娃娃”。转眼间,老同学们眼中的“娃娃”已变成了“孩子王”,幸福地做起了一群山里娃的“头儿”。  相似文献   

7.
陈南 《班主任之友》2022,(Z2):64-65
<正>孩子们已经四年级了,可是我还常常接到家长的电话:“陈老师,麻烦你喊娃娃去校门口拿一下口风琴。”“陈老师,娃娃的语文书我帮他放到校门口了。”……校服上完体育课就忘记拿回;已经上课了,才发现文具盒忘记带到学校了;有的孩子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大喊大叫……这些情况其实都和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关。那要怎么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也许有人会说:“沟通有什么难的,我们每天不是都在做吗?”如果从表面上来看,沟通是一件简单的事,每个人的确每天都在做。它像我们呼吸空气一样自然,但是,一件事情的自然存在,并不表示我们已经将它做得很好了。正是因为沟通的“自然”,人们很容易忽略沟通的复杂性,也就导致了很多沟通产生障碍,甚至失效。作为班主任,我认为没有沟通,就谈不上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的沟通包括和学生、和家长、和任课老师的沟通,在这里仅仅就班主任和学生的沟通展开讨论。我通过近10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得出,通过沟通,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有利于做到因材施教;通过沟通,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沟通,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了解整个班级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所以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沟通是其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可以说班主任做好了沟通工作,就做好了班主任工作。下面就班主任沟通的艺术,谈点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9.
爱在细微处     
刚开学的时候,年轻漂亮的班主任向我们介绍各科任老师.介绍到英语老师的时候,只见一位个子不太高,有着黝黑皮肤和宽阔额头的“老爷爷”箭步走上了讲台.他身板挺立,步伐矫健.一开口,洪亮的声音立刻充满了整个教室:“同学们,我是你们的英语老师RichardSong!我今年57岁了,教完你们这届学生我就退休了,你们一定要跟我好好学啊!”因为他的“老当益壮”,我们都亲昵地称呼他“宋爷爷”.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日常思想教育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班主任每天与学生朝夕相处,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天真无邪、渴望求知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纯洁稚嫩、等待滋润的心灵。为了能让那一双双眼睛充满智慧之光,让那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班主任就应该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个班长,是老师的助手。我当班长以后,老师对我说,如果有“空课”(老师因故不能来上课),就及时找班主任调整一下。使我没有想到的是,每当我去找班主任的时候,几乎全班的同学都阻止我,我虽然心里充满矛盾,还是去找了班主任老师。所以,同学们都认为我“巴结”老师。还有的同学当着我的面骂我。我心里十分难受,我也是一名学生,也明白他们的心理,可又……唉!  相似文献   

12.
这一学期,我担任了五年级班主任的职务。面对这一新的工作任务,我无处下手,于是就努力从各种书籍资料中寻找突破。其中《班主任专业技能》等书的学习,使我对“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的教育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李志国是我们班上一个不太爱说话的男孩,学习成绩也不理想,每次小组活动他总是“编外人员,”,独自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看着别的同学讨论得热火朝天。如何才能让其他同学接受他呢?经过观察和了解,我发现李志国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每天的作业总能按时交,而且写得都特别认真,是班里字…  相似文献   

13.
俞金莲 《班主任》2013,(12):47-48
数年前,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第二学期开学伊始,班里转来一个眉眼俊俏、扎着条长辫子的新生。看到孩子的名字——许贵山,我不由自主地嘀咕了一句:“一个女娃娃怎么起了个男性化的名字?”家长听后笑着说:“老师,他不是女娃娃,是男娃娃。”接着,他向我解释:“家里男娃娃金贵,曾发生过男娃娃被拐事件。为了防止小山被人拐走,我们特地给他留了长头发,扮成女娃娃。”  相似文献   

14.
你正在讲课,忽然一个学生出来“捣乱”,妨碍了正常教学,此时,你是否马上把他“揪出来”呢?你找来一个学生批评教育,可他的火气比你还大,跟你犟嘴、顶牛,此时,你是否火冒三丈,大发脾气呢?你要求某个学生两三天内来向你承认错误,可他对此却置若罔闻,不理不睬,此时,你是否会加重对他的处罚呢?……作为一个班主任,特别是中学的班主任,每天都可能碰到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麻烦事”,此时此刻的你,可千万别忘了“宽容”这个词。我任中学班主任多年,深感“宽容”作为班主任工作的艺术和方法之一,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5.
任香兰 《班主任》2024,(1):45-47
<正>班主任每天的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压力大”“疲劳”成了很多班主任的通病。我也曾是这众多班主任之一,所幸在那些被焦虑、压力困扰的日子里,日记就像一个老朋友,听我倾诉,成为我的伴侣。日记:日常工作的吐槽地初次当班主任,上级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让我应接不暇。家长的不信任、学生的不了解、专业知识的不足,每天都压得我喘不过气,有段时间我甚至产生了辞职的冲动。  相似文献   

16.
奸细     
“邪了,我上网吧的事,班主任咋会知道得一清二楚,谁告的密呢?”班头儿冲着耗子眼不解地问。 “你小子,给我侦探一下,两天之内给我结果。”班头儿向耗子眼下达死命令。“嘻嘻,班头儿,你真逗,两天就能搜集到这份情报,那不是开玩笑吗?”耗子眼没说行也没说不行,背着书包溜出教室。 班头儿疾步追了上来,对耗子眼说:“从今天始,我改邪归正,不去上网吧了,我请你吃肯德基。”耗子眼扑哧一声,夸张地笑着:“是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呀!”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老师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有人说:“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班集体。”此话不无道理。班主任每天都要和学生打交道,每天都要面临班级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件,既要做学生求知的引路人,又要做学生进步的引导者。班级就像是一台大戏,班主任老师就是这场戏的导演,要根据每个演员、每个场景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我认为,做好一个班主任,要用心管理好班级,  相似文献   

18.
张磊 《今日教育》2011,(7):19-20
“不要叫我龚校长,请叫我龚老师。”龚瑶现在的身份是彭水中学的副校长,但他对这个头衔一直保持着“警惕”,他更喜欢别人叫他龚老师,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觉得与他所钟爱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贴得更近。“其他老师是上语文课,龚瑶是上语文。”还在学生时代,龚瑶就对语文和传统文化充满兴趣。  相似文献   

19.
如今,不少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学生越大,尤其是进入中学后,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却越来越少了,一些学生在校常一言不发,你不找他谈话,他一年都不和你说一句话,有时教师偶尔问一句,他甚至会冒出一句失礼的话:“烦死了!”。学生为何越大越“不懂事”了?学生越大,教师就越不了解他了?是他们人长大了,见多识广了,不屑于与教师交流,还是两代人之间真的有了“代沟”?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我们先看看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每天都和学生说了些什么。据我所知,教师或班主任和学生谈话,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是许多教师和班主任谈话的“必…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次家长座谈会。会上,一位班主任老师对一个家长说,你那孩子成绩不太好,主要是因为看连环画。那位家长无可奈何地说,“有啥法呀,这学期我烧了他七本连环画,但娃娃一放学还是悄悄地往小人书摊跑。”许多家长都有同感,纷纷指责孩子看连环画。有些学校还规定不准学生,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看连环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