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一次校内教研活动,我要执教的是《母亲的恩情》一课。按照往常惯例,我们学校的教研课都是要进行两次实践的。第一次称为尝试课,由我独立备课后进行课堂实践,然后由组内老师共同进行评点,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体备课。对教案进行修改后,再由我进行第二次展示课。两次的课堂实践,让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2.
如何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我们在备课过程中所应重视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保证.通过对一节几何课中导入环节的四次备课,通过备课、实践、反思、再备课,逐渐从实践中感受并领悟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并通过反思调整了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从而使这一教学理念在课堂中能够得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如何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我们在备课过程中所应重视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保证,通过一节折纸课的两次备课,通过备课、实践、反思、再备课,逐渐从实践中感受并领悟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反思调整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从而使这一教学理念在课堂中能够得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也得随之而变,备课方式当然也不能不改。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必须对备课这一重要教学环节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校将课程作为信息化应用核心,在校园网上架设了课程资源、管理和教学等平台,对备课活动进行了形式和内容上的重新思考和实践,并率先在语文教研组中开展探索与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教学的本质追求.概念教学的有效是重头戏。对教材设计理念的理解决定着对教材内容的挖掘.通过对一节概念课进行备课、试讲、再备课的反复打磨实践,逐步挖掘其内涵,充分引导学生到思维的深度,使得学生所获得的并不单单是概念,而更加掌握了后续学习研究的有利武器.  相似文献   

6.
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教学的本质追求.概念教学的有效是重头戏,对教材设计理念的理解决定着对教材内容的挖掘.通过对一节概念课进行备课、试讲、再备课的反复打磨实践,逐步挖掘其内涵,充分引导学生到思维的深度,使得学生所获得的并不单单是概念,而更加掌握了后续学习研究的有利武器.  相似文献   

7.
集体信息化备课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各种课程资源,再将这些相关信息在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和整合。在信息化备课过程中,既要人人参与,又要分工合作;既要保持共性,又要不失个性,优化备课过程,提高备课质量和效率。从6个方面对学校语文集体备课信息化工作实践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目前的教改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二次备课有课前对集体备课进行修改的二次备课,也有课后通过教学实践和效果反馈后的二次备课,还有课堂教学中根据偶发事件进行的二次备课。由于在课堂教学实际中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的生成并不是统一的,教师需要及时收集学生反馈,从而根据实际的变化调整教学设计,这就是课堂教学中的二次备课。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在"满堂灌"的教学活动中没有二次备课的时间和空间;在现在的课堂中,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就为教师进行"二次备课"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9.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0 分钟要质量,就一定要抓好备课。教师们在备课上下了很大的工夫,每学期要写三四本教案,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一应俱全。从教学目标到重点、难点,从教具准备到课时安排,从导入新课到板书课题,从提出问题到可能出现的各种答案,从过渡总结到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大到总体结构,小到一个标点符号都要认真对待,真可谓煞费苦心。但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备课是一种负担。他们认为,备课只是应付检查的一种无奈劳动,与提高教学质量关系不大。以语文教案来说,段意、句意、解词、中心思想等,教学参考书上写得清清楚楚, 还要再把它抄到教案本上,可关于怎样教的教学设计内容却很难找到一处。有的教案好一些,但认真一看就会发现,它和范例教案是一样的,是照抄的范例教案。  相似文献   

10.
联片教研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校本研修活动,可以高效助推课堂教学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集体备课是教研联片中具有实效性的研究活动,是教师将教学问题从理念到实践再到理论的探索与尝试。从我们所实施《卒刀中新课程备课改革实验研究》和《农村地区联片教研模式研究》课题的实验研究来看,  相似文献   

11.
备课前同学科教师要对本单元进行集体研究,再由一个执笔教师集大家智慧统一撰写教案,之后执教教师再进行二次备课,授完课后,进行课舌反思——此为“智慧+个性+反思”的单元备课。  相似文献   

12.
一、进行训练组备课 ,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中高年级小语教材 ,以重点训练项目为核心 ,以训练组为单位编排的每组教材的结构分为四层 :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 ,读写训练前后相接、螺旋上升 ,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 ,体现了语文训练的整体性和在训练过程中培养能力的层次性。搞好训练组备课 ,即向编者和教材靠拢。首先 ,通过细读训练组教材 ,弄清组与组之间的联系 ,找出知识系统和能力训练体系 ,明确本组训练重点和难点以及每篇课文在本组教材中所承担的任务。这样 ,才能把教材的知识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 ,提高自身的知识素质。然后 ,认…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促进学生生物思维的发展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二次备课是指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初稿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班级和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的加工和补充。本文从二次备课的要点出发,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实践,对于基于二次备课的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做出了一些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声音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备好课,是教学质量的保障。但是,现实向我们警示:过去长期所坚持的备课规范和备课管理已成为新课程下教师创造能力发挥的桎梏。教师对备课规范的无奈顺从,对备课检查的消极应付,导致备课的低效和虚假,甚至出现教师不会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备课! 不会备课的教师自然不会上课,不会上课,课堂效益从何而来?虽然此类现象不能概全实践现实, 虽然不会备课的教师属于个别,但是教师的备课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从过去到现在,无论是教师自身,或者是教学管理人员,对于备课的行为与质效并非感觉良好。教案,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别人或自身过去的思考,备课与上课脱节,方案与实践错位,教师在无谓的纠缠中迷失自我,失却专业的主见。备课,这一朝朝暮暮伴随教师职业生涯的活动却令人如此地忧虑不安和牵肠挂肚。扫描教师备课现状,剖析与追问备课不尽如人意的深层原因,寻求备课走出现实误区的思路与策略,是本专题关注的焦点。——编者  相似文献   

15.
每个教师对教材的知识侧重点不同,对教材挖掘的深浅不同,教师教学的风格也不同。为了发挥教师集体备课的优势,也为了减轻教师的备课工作量,从而有更多的精力用于教育教学管理,我们4所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组成了跨校教研组,决定采用集体备课。即各自备课作为一次备课,然后大家研讨形成较为成熟的教案,教师再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做适当的修改,形成个案,进行二次备课,最后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并进行反思。下面借此我来谈一谈信息技术跨校教研组集体备课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备课意味着在上课前准备好上课时所讲解的内容.外语教师的备课内容则包括语音、语调、句型、构词法、语言点、语法等等方面。我认为光进行备课不足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还需要进行第二次备课:即课后的再备课。课后再备课起了以这节课上师生间双边活动成功与否的小结作用,也就是说,学生对这节课领悟程度的反馈小结,教师本人对讲授这堂课的感受等等,这是很有意义的工作,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自身教学能力是相当重要的。杭州外国语学校的校长曾在一次外语教学研讨年会上,介绍他们学校外语教学活动时,谈到他是如何进行二…  相似文献   

17.
课后总结,就是教师授课结束后对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的综合分析和说明,内容可包括教学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怎样、存在什么问题及如何解决等。课后总结的目的,一是肯定优点,找出不足,使备课和授课中尚未注意到的问题“曝光”;二是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或措施,为今后的再教学服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课后总结的必要性,它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课后总结符合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  相似文献   

18.
集体信息化备课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各种课程资源,再将这些相关信息在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和整合。在信息化备课过程中,既要人人参与,又要分工合作;既要保持共性,又要不失个性,优化备课过程.提高备课质量和效率。从6个方面对学校语文集体备课信息化工作实践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目前的教改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近来,各类媒体对"百度备课"炒得沸沸扬扬,电子备课似乎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与一位老师闲谈,了解到学校进行备课改革:规定不再采用电子备课,要求教师在备课簿上手写教案。原因是电子备课容易复制现成的教案,教师不用心备课。还有一次到好友家做客,好友的爱人是教师,正在电脑前抄写网上的备课资料。我问她为何不用打印机,她  相似文献   

20.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备好课,是教学质量的保障。但是,现实向我们警示:过去长期所坚持的备课规范和备课管理已成为新课程下教师创造能力发挥的桎梏。教师对备课规范的无奈顺从,对备课检查的消极应付。导致备课的低效和虚假,甚至出现教师不会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备课!不会备课的教师自然不会上课,不会上课。课堂效益从何而来?虽然此类现象不能概全实践现实。虽然不会备课的教师属于个别.但是教师的备课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从过去到现在。无论是教师自身。或者是教学管理人员。对于备课的行为与质效并非感觉良好。教案,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别人或自身过去的思考。备课与上课脱节.方案与实践错位.教师在无谓的纠缠中迷失自我,失却专业的主见。备课,这一朝朝暮暮伴随教师职业生涯的活动却令人如此地忧虑不安和牵肠挂肚。 扫描教师备课现状,剖析与追问备课不尽如人意的深层原因。寻求备课走出现实误区的思路与策略.是本专题关注的焦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