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玩耍是学生的天性,体验是乐学的基础。因此,“顺自然而以人为本,重体验而以乐为本”,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为了让学生“顺天性而学”,获取快乐学习的动力,塑造“愚一”学生特有品质,我校依据传统办学优势、地域人文优势、师资生源优势,以“社会统整、经验统整、知识统整”为原则,梳理教材中的空白点和延伸点,探寻“学科特性、学习兴趣、能力发展”的结合点,在“忠实教材,把握学科向度”的基础上,对国家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进行二度开发,形成符合校情、适合学生、具有我校特色的“做可爱上海小学生”校本课程序列。  相似文献   

2.
山风 《现代教学》2005,(10):1-1
这几日,笔者听到一个很“时髦”的概念——“课程统整”,这个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大小报告、演讲、会议之中。有人说:“为了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将各科的教学目标整合起来,制定新的课程计划进行教学,这就是课程统整。”有人说:“课程统整就是要把各种课程资源整合起来,开发校本课程。”还有人说:“能不能将知识点进行一番统整,提高教学效率。”甚至有人说:“课程统整就是要重新审视我们现在纷繁复杂的课程设置,进行一场课程的‘整治’。”  相似文献   

3.
徐洁 《上海教育》2014,(13):85-86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特色文化创建的内涵支撑,学校特色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在“构建学校文化场,培育健全现代人”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近年来,我们以“红领巾足球文化”特色为起点,统整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学校特色的“快乐”类、“成长”类、“体验”类、“特长”类校本课程框架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的特色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彭舂花 《上海教育》2014,(4):117-117
我校基于学生成长需要,聚焦以“三类课程统整”为重点的课程校本化建设,认真梳理、完善、整合学校的课程资源,搭建“崇德敏智”学生成长课程体系,探索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特色课程——“课程统整”,努力实践三类课程之间有效的“纵深入”与“横跨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相似文献   

5.
俞敏 《现代教学》2011,(7):85-85
面对占学校学生总数70%的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我校利用地区的人文资源,以“真新娃娃中国行”为主线,深入调查研究,努力挖掘资源,形成了一套符合我校特点的校本课程。我校尝试最大限度地用好这一教材资源,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探究型课程的内容有机调适和统整,从而形成学生学习内容的完整体系,让课程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有五项原则:目标导向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统整性原则,多样性原则,统整性原则,多样性原则,适宜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课程统整就是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紧密结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课程学科属性、学习规律及方法进行统整。统整方式包括按学科进行课程统整,从参与者的角度进行课程统整,以及按实施方式进行课程统整。课程统整能有效促进艺术教育特色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效开发学生的潜能,巩固和发展学校的特色教育。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校本课程意味着研究性学习与校本课程的有机统整,本文以江苏省江阴高中为个案,探寻其研究性校本课程构建实践中的理念、结构、实施、评价以及管理策略,以期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再出发"以及深化课程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校的课程统整主要有学科内统整、学科间主题式统整、基础课程与校本课程统整三种类型;学科间主题式统整又分为学科取向统整和活动取向统整两种。基础课程统整的基本内容包括:学科课程标准统整、教材内容统整、教学设计统整、训练系统统整等。  相似文献   

10.
锡山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15年探索中,以校本课程的“创生”为取向,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并提供一种让学生参与其中的课程开发机制。15年前,如果说锡山高中仅仅尊重了学生的课程选择权,还是让他们从学校给定的“课程菜单”中“点菜”的话,那么今天,他们更多地尝试让学生用配料“做菜”。但必须注意到,校本课程开发的门类与数量并不必然地体现校本课程建设的质量与水平,如果对丰富性的追求缺少了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的统整,只能导致无序开发,最终导向学生兴趣主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学习方式变革”的校本课程建设可以更好地秉持“以学为中心”,落实生本取向、促进资源统整和实现效果达成。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基于学习方式变革”的校本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校本实践,归纳了小学数学课程统整的三个重要策略:吸收同行教材之长,以现有教材为本进行课程统整;充分挖掘新教材,以新旧教材互补为基础实现课程统整;基于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统整。分析了小学数学课程统整的三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的统整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为出发点;小学数学课程的统整要与教学研究和教科研活动相结合;小学数学课程统整,要以课程与教学评价相统一。  相似文献   

13.
李颖 《现代教学》2012,(6):17-18
要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就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地区、本校学生的基础与需求,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近年来,上海市第二中学以课程改革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在编制学校课程方案的基础上,着重以课程统整为渠道,创造性地实施适应该校实际需求的校本课程,在体育和艺术领域凸显出了该校特色。  相似文献   

14.
围绕着“校本课程”这一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术语,与此相关的一些概念在课程实践中也开始出现一些误用、混用现象,如将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混为一谈,将校本课程方案等同于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将校本课程开发误认为是教师本位课程开发,将校本课程看作是活动课、选修课等。概念上的混乱必然会导致课程实践的混乱,课程实施主体对以上概念的不同理解会影响到“校本课程”实践的有效性,因此有必要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和厘清,以减少校本课程开发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5.
《灵动的科学》校本课程在我校已经实施3年,从“雪松为什么病了”“冰川擦痕是怎样的”到“创意插件”,我们把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形成了京源学校小学部的科技特色课程。  相似文献   

16.
毕元东 《山东教育》2021,(10):22-23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机结合,可以针对学校、学生实际发展差异进行调整,有助于优化课程结构,促进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如何打造既具有学校个性特色,又能提升学生素养的校本课程体系,是每个学校校本课程研究的中心。为此,乳山市黄山路学校进行了“幸福魔方”课程的规划研究。该课程以“统整思想”为理论引领,将构建“德育课程体系”为教学中轴,按照“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德育化”的课程设置思路,构建了一套符合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陈永福 《甘肃教育》2008,(21):17-17
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不仅能产生积极的教育效应,还能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几年来,我校本着实践、总结、提高、再实践、再总结、再提高的原则,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初步显现了学校特色,并逐渐走向成熟。为了更好地落实“三级课程”,我校对校本课程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在新一轮的课程开发中,我校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皮丕琴 《湖南教育》2003,(20):34-34
校本课程的设置,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出发,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这是开发的起点。 2002年9月,我们按照新课程实施要求,根据我校的实际,开发了“快乐体育”的校本课程,学校按学生年龄段分别开设了“体育游艺”“快乐体操”“快乐球艺” 等课程,并形成系列,作为一至六年级学生学习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9.
杨江丁 《上海教育》2001,(12):47-47
当前,伴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以校为本的课程建设趋势日渐明显,而且,这种趋势已为更多人所把握,也产生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我校在课改中也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第一方面。改革现行课程。我们把“现行课程”作为一个动态的概念来理解,在每一个时期的课程中,努力找寻改革的角度,使之在“校本化”“人本化”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在三年前,我校针对小学生课程愈分愈细的倾向,在调研、咨询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整合现行课程”的新方案,该方案主要限于活动课范围,并与个别的必修课程打  相似文献   

20.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尤其要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高中自主安排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和北京市高中课改样本校,我校在课程建设和实施方面进行了创造性探索,构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指导体系和管理体系。其中,我校的课程方案将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全面整合,可简称为“6+1+1”课程方案,分为三个版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