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因此,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该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善于质疑,培养他们同中见异,异中见同,平中见奇,一般中见特殊,特殊中见一般的能力。长期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生涯:笔者认为: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环境,让学生树立信心,敢于发问,从而解决质疑解难的问题。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使学生敢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2.
质疑—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开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兴高 《物理教师》2000,21(1):11-13
物理教学中的质疑,主要是从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从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从实验的理论解释、从理论的逻辑推理等方面提出问题,或从似乎没有问题的地方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使之同中见异、异中见同、平中见奇.本文旨在阐述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质疑情境,通过设置疑问、揭示矛盾,把学生始终处在质疑的思维状态中,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发展创意思维能力.1物理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层次1.1“模仿”质疑 模仿提问阶段是质疑的初级阶段,学生对于听课中不懂的地方,不会做的习题,敢于问同学和老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初…  相似文献   

3.
1 数学开放题对中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要积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思维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能够同中见异、异中见同和平中见奇,能够从一般人不易察觉的地方看出问题. 例 1 已知正整数数列 2,4,…,2024,…,问2  相似文献   

4.
陈畅 《现代语文》2011,(2):69-70
学贵有疑,疑则通,通则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善于质疑。然而何处疑,怎样疑?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5.
质疑一般指学习个体在求知欲的驱使下,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批判、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发表见解、敢于追求真理的一种思维方式,质疑是一种品质、更是探索的起点和创新的前提,没有质疑精神一切创造性的活动将无从谈起,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然而在传统课堂下学生的质疑精神严重缺失,要改变现状,就必须转换思路。思辨课堂提出的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要求学生勇于质疑、大胆质疑,这使得学生不再是只接受不思考的工具,真正成为有思想有见解的人。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学习和创造离不开思维,思维是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核心。在中学学科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各学科教学的首要任务。毫无疑问,课堂教学是学科教学的主渠道,因此,要达到化学教学育人的目的,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创新课堂教学,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着力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一、大胆采用质疑法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质疑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质疑的质量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是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的兴趣,使之敢于质疑,敢于表达,敢于争论,才能…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语文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更要充分利用各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教会学生掌握质疑方法,使学生从"敢问"、"好问"、"勤问"最终达到"善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以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和谐发展为中心,我们必须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有效调动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大胆质疑,对于学习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要敢于猜想、敢于提问、敢于表达、敢于尝试,引导学生在数学王国中探索,并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知识,深刻体  相似文献   

9.
"疑"是思维的开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才能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因为学生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自己去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科学创造,贵在质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质疑是思维独立性和深刻性的表现。物理教学中的质疑,主要从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实验的理论解释、理论的逻辑推理等方面提出问题,或从似乎没有问题的地方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使之同中见异、异中见同、平中见奇。但目前教育评价的现状是:关心学生“今天得了几分”的多,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80):16-17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和乐于质疑又是创新精神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既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又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和乐于质疑的方法、策略与途径,从而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促进教师自身修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的教学中,数学教学更多的是在灌输知识,使学生处在被动学习中。而学习数学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需要学生有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意识。在学习中培养学生敢于发问的意识,让学生敢于质疑,学会思考解决问题,提高综合能力。本文论述了培养问题意识的必要性以及提高学生问题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探究式学习方式是课改中的一种催化剂。其中,质疑问难就是探究性学习方式特征的突出体现,本文笔者根据长教学实践就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喜欢质疑;营造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教给方法,让学生善于质疑,这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旨在呼唤重视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要求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作为语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探究、发现。  相似文献   

15.
吴岚 《教师》2013,(26):50-51
本文论述在专业课的课堂案例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传统观点挑战,提倡独立思维。学贵有疑,勇于质疑,善于释疑给我们21世纪的专业课教学带来了有力的冲击。在教学中给予学生问的权力,创设和谐氛围,教给学生质疑方法,激发学生质疑并与各类课程的学习内容整合,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同时教师必须自我改变,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师生平等的观念,不断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一、“活”的前提——创设民主气氛。要使学生真正在语文课上“活”起来,教师首先要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承认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个性,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创设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敢于参与教学,乐于参与教学,引导他们完成特殊的认知任务。在课上鼓励学生质疑,甚至“冒犯”,注意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往,多跟学生商量,使学生不惟书、不惟师,敢于同老师自由交往。   二、“活”的基础——顺应认知结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切实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心理活动合拍、和谐。善于进…  相似文献   

17.
李秀莲 《教师》2010,(15):67-67
一、关注课堂教学,使学生个体充分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要启迪学生的智慧,激活学生的内在学习欲望,就必须学会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相信学生,努力创造一个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淡化老师的权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敢于质疑,在教师讲课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18.
一、创设和谐情境,让学生敢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建立彼此平等、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和谐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认识,敢于提问、敢于质疑。对于课堂上学生提出、回答的问题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应该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争论,形成一种相互撞击、相互启发和相互激励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二、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想创新从生活中学习化学,可以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需要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善于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学生需要在学习中不盲从书本或权威,敢于质疑,敢于突破常规,能独立思考,能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见解;学生需要在学习中与人交流与沟通,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而这些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由此可见,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智慧发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