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凇  刘旭 《现代传播》2022,(12):89-96+113
“新国风”综艺节目的“出圈”本质在于这一“风格化”节目探寻与青春文化、流行文化的最大公约数,在以现代性视角演绎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注重叙事的方式方法,包括萃取精华与重组内容的叙事角度、艺术跨界与资源跨域的叙事策略以及意义塑造与记忆焕活的叙事空间;遵循中国式审美的规律,符合立象尽意、物我同化的民族式审美意识,迎合动态速变、微观凝练的流动式审美方式,作用于直观真切、奇观视觉的浓烈式审美感知,满足文化化人、艺术养心的潜在式审美期待。节目观众将从中获取的文化审美体验沉淀为可传性的审美经验,形成“审美共同体”,形塑文化审美的历史连续性,在体悟文化价值中坚定文化信仰。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什么是审美”、“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审美文化”一类问题的讨论常常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苏格拉底曾经感叹“美是难的”,其实文化也是难的,而在此基础上试图来建构“审美文化学”的学科应该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尽管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有关审美文化研究就已在中国学界兴起,且相关探讨也一直持续至今,然而“审美文化学”本身则在理论上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学科界定与充分论证.  相似文献   

3.
夏颖  刘梦娇 《视听》2023,(4):70-73
美术类文化节目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将视觉、听觉、想象艺术与美术融合,形成多元审美形态;运用三维动态手法、物体多视角呈现,构造美术“在场”,为观众打造沉浸式审美状态;通过空间的叠加、并置两种形式,形成多维的、虚拟与纪实交融的审美空间。在价值建构上,美术类文化节目借助文化符号,弘扬优秀文化;展示美学艺术,提高审美素养;坚持讲好故事,发扬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4.
常江  王雅韵 《现代传播》2023,(1):102-109
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发展破坏了传统审美实践赖以维系的媒介间性,通过不断挤压“反思”和“协商”在审美实践体系中的存在空间,消弭了文化公共性在审美实践中得以形成所必需的批判性距离,进而全面导致了大众品位的私人化,制造了“审美茧房”。这种私人化的大众品位,则进一步与技术发展的既有趋向“合谋”,以文化民主为名制造了新形式的社会区隔,令旨在追求共同价值和道德目标的公共美学几无生存土壤,整个社会文化进而向反公共性方向演进。而身处审美茧房中的每一个人,在“消费自由”的幻象中,日渐丧失对超出自己趣味范畴的文化艺术形式与文本的包容,并有可能在“适宜”的舆论氛围下,将审美的排异诉诸话语乃至行为暴力。鼓励或容纳各种类型的网络趣缘社群的发展,或许是“破茧”唯一可行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出版参考》2016,(5):67-68
提到“方所”,想必很多人对它都已不再陌生,它的出现,为中国实体书店的重生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方所”典出于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定是常住,便成方所”.它在读者眼中,是一个“家”,一种知识、审美与生活的完美结合.方所以当代生活审美为核心,以艺文活动为厚基,涉及生活的各个面向,多年来,打造出涵盖图书、美学生活、植物、服饰、展览空间、文化讲座等的复合式文化场域.  相似文献   

6.
大众传媒不但完全重构了公共空间,而且改变了当代社会审美文化存在状况及其价值取向。那么,这种弥漫于整个社会进程之上的生活“审美化”图景。势必对一直以来着重于从审美的本体性质诠释人的生命精神现象,  相似文献   

7.
巩杰  李磊 《现代传播》2022,(7):119-127
长城作为古老的民族建筑空间,在中外不同的叙事话语中,经过了纪实性、符号化、象征化、消费化和景观化的嬗变,形成了启蒙现代性、共同体意识(民族精神共同体、文化审美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视觉景观想象的文化空间转向。长城影像文化空间见证了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民族影像的形象塑造和文化精神的历史嬗变,也试图探寻符号化、图像化和景观化的长城,在全球本土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文化艺术生态中的跨文化传播与传承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图书编辑是人类进步阶梯的整合者与修缮者,毫无疑问,图书编辑的工作会影响这“阶梯”的“实用”与“美观”,即影响读者对于图书所蕴含思想的领悟程度,而图书编辑对美的文化选择是其编辑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图书编辑对于美的文化选择不可小视. 图书编辑的审美修养 所谓审美修养,是指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判断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图书编辑担负着将优秀书籍与文化传播给读者、提高读者文化修养的重担,所以其审美修养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9.
从某种层面来说,沉浸其实是一个非常原始的概念和古老的美学问题,无论是我国古典艺术创作中所追求的“境界”,还是西方酒神文化中的“狂迷”、悲剧文化中的“净化”等都是沉浸感的重要美学特性。通过对“沉浸”概念的追溯、数字时代审美感官问题的分析、数字沉浸式艺术审美发生机制的探讨,结合传统美学范畴与命题中的“意境”“审美经验”“审美距离”“移情作用”,从美学的视角考察沉浸式体验,有助于为数字艺术领域深层次情感的共鸣、知识的传递、趣味性的设计等审美发生机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写在前面     
1994年,朱光烈先生曾在本刊发表传统媒介的“泡沫”论,引发广泛的争鸣。本期发表作者的《不谋万世者无以谋一时,不谋天下者无以谋一域——2006年再论“泡沫”》。文章依然认为新媒体将取代旧媒体,并指出是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审美文化研究是近年来美学领域新的生长点。蒲震元的《审美文化研究三题》从审美文化研究、倡导审美文化批评、开展审美文化教育等三个方面对如何进一步深化审美文化研究提出看法,并呼吁通力合作,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文化学科;张晶的《作为美学新路向的审美文化研究》对审美文化的内涵、外延作了探讨界定,提倡审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