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孙石 《山东教育》2003,(21):101-101
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体育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机能状况,同时也取决于学生的心理水平,即取决于学生的思维、注意、记忆、意志、情感、学习动机以及学习态度等心理因素。在各种心理因素中,我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课堂上学生的注意是两种较为主要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2.
试论体育心理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机能状况,还取决于学生的心理水平,即学生的四外、注意、记忆、意志、情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运用心理学知识,遵循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组织教学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就实现体育教学优化的过程中,对提高教学效果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高学生的自锻炼能力;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体育教学语言的模范性;思想品质教育。  相似文献   

4.
纵观体育教学,队列与队形缺一不可,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形态以及集体主义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学当中队列队形的教与练。  相似文献   

5.
浅谈体育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信息反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主动性与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还取决于体育教师在一定条件下如何正确、及时地获得信息反馈,并正确、有效地运用。本就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问卷、卡片记录、引导回忆、测验评定等方法以获得信息反馈做一些简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心理素质教育贯穿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各项竞技体育活动。科学合理的教学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磨炼意志,凝炼品格,锤炼精神的目的,能全面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体育教学是以学生身体锻炼为主要形式,以提高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但是诚如约翰·格雷所言,“身体的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所以学生身心协调,健康发展是学生身体素质的核心,脱离了心理的健康发展,仅有肢体的发达是远远不够的,也是悖于我们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在体育课中,影响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因素主要有…  相似文献   

7.
叶李英 《小学校长》2006,(4):37-38,34
在人类从事的各种社会活动中,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的高低并非单纯取决于智力因素,而是取决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意识到非智力因素在人的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它决定一个人将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如何面向社会、适应社会。因此,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等智力因素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发展,以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运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它的主要任务是探讨和阐述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规律,研究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竞赛中的心理问题。本文侧重谈运动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体育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机能状况,同时还取决于学生的心理水平,即取决于学生的感知觉——思维。注意、记忆、意志、情感、学习动机及学习态度等心理因素。在各种心理因素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课堂上学生的注意是两种较为主要的心理因素。一、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只有当学生具有深刻而…  相似文献   

9.
学校是进行终身体育教育最有利的场所.学生走向社会,能否继续经常地从事体育锻炼,取决于自身的终身体育意识,而一个人体育意识的程度取决于学校体育教育的效果.如何使学生在校期间既能学到全面的体育知识、技能,又能使他们有几项热爱的、可以坚持终身的运动项目;如何使他们既能在校阶段锻炼身体,又能使他们愉快自觉地在一生中从事体育运动、锻炼身体,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应该以学生为教育对象,而且应该面向所有社会成员。中年人特殊的角色地位和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更年期教育、科学生活方式教育、角色适应教育、自我“减负”教育、休闲教育等,中年心理健康教育应从提供自我实现的空间、维持幸福的家庭生活、发挥自我调节功能、自觉保持心理平衡、接受心理咨询等有效途径开展。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职业选择心理适应性问题是高校心理问题的新动向,已成为高校心理教育工作的重点,本文从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产生的背景、集中体现范围和内容,以及心理辅导工作的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并提出应用性的教育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多种方法对福建省体育高考生专业抉择心理展开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体育考生存在不同的从众心理,主要表现为遵从、服从、顺从和少数的盲从四种类型.专业抉择心理特征中遵从行为存在性别差异;沿海城市考生偏向于顺从行为,内陆城市考生偏向于盲从行为.  相似文献   

14.
结合大学生择业时产生的一些不良心理现象,运用体育自身的功能,提出了消除这一心理障碍的体育疗法和改善、调节大学生择业时心理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当前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健美操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在各高校越来越受到女大学生的欢迎。通过研究表明健美操锻炼可以有效提高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人才进行创造性劳动不可或缺的内容,它具有创造性、多向性、联动性、顿悟性等特征。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有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基础。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从生理、心理等方面加强教育,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学生伤害事故是学生伤害事故的一种特殊类型,体育课有其自身特性,根据其特性分析研究体育课伤害事故的种类和特点,有利于我们充分认识体育课伤害事故,有效预防事故发生,为顺利处理事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用韩国杰文ZEUS9.9身体成分分析仪测定和分析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身体成分现状,为增强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研究依据.研究对象为体育专业学生251人,非体育对照组256人.结果表明:体育专业男生的体脂重量、肌肉量、去脂肪体重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男生;体育专业女生的肌肉量、去脂肪体重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女生;体育专业男女生的细胞总水分含量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男女生;体育专业男女生的基础代谢率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男女生.  相似文献   

19.
学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培养和激发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对未来参与终身体育锻炼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对未来与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体育教师三项素养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关系学校、教工、学生和家长等多方主体利益,更关系国家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发生原因的不同,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可以分为因物的原因、因人的原因和因意外原因导致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受教育阶段学生的行为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学前教育阶段学生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初等教育阶段学生以无民事行为能力为一般,以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特殊;中等教育阶段学生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高等教育阶段学生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结合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不同受教育阶段中,不同类型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各方主体(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的法律责任分配是不同的。法律责任的清晰界定不仅有助于解决此类纠纷,而且有利于构建一个权责明确的社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发展体育运动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