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盈余管理在企业财务报告中较为普遍,本文讨论了盈余管理的几种常见动机,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和其他动机.资本市场动机又可以分为获取上市资格动机、配股和增发新股动机、避免退市动机、虚抬股价动机、管理层收购动机.契约动机包括基于债务契约的盈余管理动机、管理报酬契约动机.契约动机包括政治动机、税收动机.  相似文献   

2.
盈余管理一直是我国会计实证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文中介绍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制和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可能途径。并提出正确规范、运行盈余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盈余管理日渐成为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对盈余管理的概念、动机、利弊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盈余管理已成为财务会计研究的新课题。首先阐述盈余管理的涵艾。再剖析产生盈余管理行为的客观原因和内在动机,最后就如何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出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对盈余管理的概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了盈余管理实质上是其主体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一个行为。从两个方面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动机,得出盈余管理其实存在两面性,应该正确对待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对盈余管理的概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了盈余管理实质上是其主体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一个行为。然后从几个方面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动机,最后得出盈余管理其实存在两面性:应该正确对待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7.
公允价值会计和盈余管理两个话题一直是会计界研究的焦点问题,随着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兴的计量属性在新会计准则的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对我国企业的盈余管理产生的正负双面影响,本文通过针对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分析,帮助投资者清晰识别投资对象如何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手段进行盈余管理,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盈余管理已经成为公司金融领域最活跃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我国学者对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还不足10年的历史。本文对几年来中外学者在盈余管理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回顾。本文的述评主要集中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做出的会计选择。文章首先对盈余管理的涵义进行界定,然后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行为动机,最后结合我国新会计准则下上市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提出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许多上市公司存在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不排除盈余管理存在有益的一面,但多数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是出于粉饰报表、虚增利润,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盈余管理通常是企业管理者精心策划的行为,具有隐蔽性,而企业盈余管理的结果可能会严重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市场秩序.我们选取了40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经过数据整理,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以及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并为注册会计师进行盈余管理审计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从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限制和新会计准则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留下的弹性空间两个方面阐述了新会计准则与企业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认为我国新会计准则一方面堵塞了我国原会计准则的一些漏洞,另一方面又为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留下了更大的弹性空间。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动力,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教师的管理,多年来我国在高校教师的管理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而借鉴国外高校教师管理的模式和经验,构建我国高校教师管理的模式,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创造办学的最佳效益,正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2001年正式加入WTO之后,我国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此过程中,我国对外贸易顺差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贸易摩擦也日趋频繁。2010年中国贸易顺差为1 831亿美元,贸易顺差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突出特征。持续的贸易顺差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应制定对我国持续贸易顺差有效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4.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系统内其他改革因素的影响.又反作用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经济领域、社会领域的改革开放,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也带来了压力与动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只有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只有贴紧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社会组织之间、企业之间以及个人之间的相互竞争必然日益加剧。本文阐述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根本动力——竞争力,并从人才的竞争,创新能力蹬竞争,信息时代带来的学习力的竞争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竞争力构成学习型社会的根本动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村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制度、社会环境、农民自身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缓慢,结构不合理。本文对阻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相应从教育培训、战略思想、企业发展、制度创新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产业化的最终实现要依赖中国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而农民素质的提高除正规学历教育外,更需依赖农村继续教育体系的完善。为此,需要从推广农业科技的继续教育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协作的继续教育体系、农村治理机制的科学引导体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以及以"农民大学"为代表的普及型继续教育体系几个方面来实现对农村继续教育体系的整体完善。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农民工大量返乡,各级政府应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从观念、管理、培训、组织等方面进行反思和制度重建,教育引导返乡农民工和谐融入家乡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产业结构的劳动力模型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首先分析了我国三大产业间的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统计数据建立劳动力模型,然后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对未来我国劳动力的流动趋势进行预测,进而得出了在今后几年内我国仍将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流出,并针对这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合理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着受教育水平较低、转移就业缺乏稳定性和有序性等困境。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技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有效转移的重要渠道。要顺利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因此,提出以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对策,实现职业教育和劳动转移的双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