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黄粱梦”引出在我国古代和这一故事相关联的文学作品,并通过对唐代《枕中记》、明代《邯郸记》和清代《续黄粱》三部作品的分析及对比,揭示“黄粱梦”的故事流变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邯郸记》这部戏剧一方面极力渲染了邯郸之地的人杰地灵,另一方面又通过卢生的波折命运,表现出赵文化中勇武任侠、放荡游冶的特点。因此,《邯郸记》不仅是黄粱梦故事的精华所在,同时也是一部彰显地域文化的杰作。  相似文献   

3.
元代道教传播在民间较为发达,道教的美学思想的影响也见诸于元杂剧的戏文中。马致远创造的杂剧大都带有道教的影子,《邯郸道省悟黄粱梦》就是明显的神仙道化剧。本文抓住剧中较为典型的道教美学思想:"清静"和"生即美"的观点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黄粱梦是一个流传了一千多年的故事系统,在不同的作家笔下得以演化、发展。这种发展与变化是一个不断丰富、异化的过程。通过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枕中记》、《邯郸记》、《续黄粱》在动机、艺术手法、主题上的演变,辨析作为文学题材的梦幻故事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5.
黄粱梦是一个流传了一千多年的故事系统,在不同的作家笔下得以演化、发展。这种发展与变化是一个不断丰富、异化的过程。通过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枕中记》、《邯郸记》、《续黄粱》在动机、艺术手法、主题上的演变,辨析作为文学题材的梦幻故事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6.
邯郸成语典故是我国成员典故当中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黄粱梦》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在叙述各方改编中对这个故事意涵的发掘,从对梦情节的诠释和梦醒来后的哲理指出这个故事反映的经典涵义是作者对于自己精神世界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7.
黄粱梦诗歌美学是研究邯郸黄粱梦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对黄粱梦诗歌旷达美学特质的研究首先论述了旷达这一美学范畴内在的独特品质,进而从深层次解析了黄粱梦诗歌表现出的人生彻悟美、梦的形态、精神超越和现实态度,第一次提出了黄粱梦诗人群的概念,对黄粱梦诗人群中王安石、范成大、王世贞的代表作品进行了深入探索,推测了作品的创作年代,分析了诗人们在面对人生中重大事件、失败、痛苦时的情感态度,指出了作品中的美学特质与作者人生经历、人生态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元明杂剧中神仙道化剧所占比例很大 ,而八仙戏又是神仙道化剧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元明八仙戏的情节结构与叙事意向受到唐传奇《枕中记》很大影响 ,但由于时代精神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艺术风貌。元代八仙戏以马致远的创作为代表 ,他与李时中等人合作的《开坛阐教黄粱梦》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明代汤显祖创作的《邯郸记》是八仙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相似文献   

9.
莫言的近作《檀香刑》被认为是体现其努力转向民间立场的一次重大尝试,但是其民间立场因为带有鲜明的个性而引起了关于小说中历史、刑罚和爱欲的争论。本文认为《檀香刑》实际上体现的是莫言带有强烈知识分子批判眼光的民间立场,是莫言一贯的民族悲剧、民族根性和民族生命力主题的重申,是一种莫言式的民间立场。  相似文献   

10.
在小说《蛙》中,莫言延续了《檀香刑》中的民间立场与知识分子立场的对话,借此凸显出民间叙事的优势。小说民间叙事的特点表现为:提供另一种历史文本;展现文化的多元性。但是在面对政治意识形态和消费主义时,民间叙事有时显得力不从心、左右为难,这正是莫言的民间叙事无法规避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萧红的作品近年来很受关注,《呼兰河传》作为萧红的代表作,它是一部散文体的诗化小说。《呼兰河传》体现了启蒙与民间的双重立场。启蒙与民间的双重立场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使得《呼兰河传》刚柔并济,既有批判的力量,又有对民间、对故乡的柔情。  相似文献   

12.
《长恨歌》是王安忆20世纪90年代的代表作,文章从其民间立场出发,对《长恨歌》中"民间历史意识"的书写角度加以研究,主要从叙述方式、叙述策略和叙述语言三个方面来探讨民间历史意识在《长恨歌》文本操作层面的落实。  相似文献   

13.
《太原大学学报》2016,(3):44-47
从表象看,《生死疲劳》故事情节的展开,伴随着主流意识形态下政治事件的推进。揭开表象,从写作立场来看,莫言一如既往地站在了老百姓的立场上,坚定了对生长于民间土壤之上的生命力的关注。无论是对民间语言的融入,还是对民间传统的承续以及民间意识的渗透,《生死疲劳》都是莫言构建起民间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鸿篇巨制。  相似文献   

14.
莫言的小说创作最初是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保持高度一致,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莫言开始以民间立场的姿态进行小说创作,这一时期莫言的小说在恪守民间立场的同时,并未和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传统和批判精神发生对立。《檀香刑》是莫言小说民间立场的一次大的转折,莫言站在了民间消极性的一面,站在民间和知识分子传统对立的一面,结果使莫言追求的民间立场写作因为道德的缺失而显得暧昧含混。  相似文献   

15.
怀化市作家向本贵创作了一系列农村题材的作品,如长篇小说《凤凰台》、《苍山如海》、《盘龙埠》、《乡村档案》等,反映了民间社会的生存状态。作者站在民间立场言说着乡村、农民的生存、情感等,书写民间的生存境遇,揭示民间的情感世界,描绘民间的风俗民情,挖掘民间的精神亮点,表达了作家对乡村民间社会的热爱和对农民命运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村夫情》是衡水作家李祝尧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作品中作家自觉坚持民间立场,用农民的立场和视角来写作,把农村写成真正的农村,农民塑造成真正的农民,用农民鲜活的语言为我们创造出一批活生生的农民形象。作家对民间立场的坚守使这些人物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对农村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赵树理的合作化小说中,民间隐形结构完美接纳了被主流意识形态排斥的中间人物,而中间人物往往也成为民间隐形结构的载体,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被压抑的民间立场。这个特点在他的短篇小说《锻炼锻炼》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民间隐形结构下的“小腿疼”“吃不饱”“糊涂涂”等中间人物,在民间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中大放异彩,呈现着公私观念混沌的生存状态,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介质曲折表达出作者为农民发声的民间立场,留下了独特的审美趣味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余华是当代文坛上一个很有才华的作家。在《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中,他的创作风格和价值尺度有了明显转向。他采用的是民间的叙事立场,通过福贵、许三观凡俗卑微的生存方式展示出民间自在的历史发展方式,表达了一种朴素的民间理想,闪耀着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启蒙和民间的双重视角来分析萧红的《生死场》,作者在对乡村女性以及乡村整体的生存状态的描绘中,体现了她的启蒙批判态度。而对乡村民间的伦理情感的认同和顽强的生命力的书写,表现了作者的民间立场。  相似文献   

20.
贾平凹长篇小说创作从题材、主题到叙事手法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文章通过探讨贾平凹最新长篇《山本》的叙事艺术,揭示了贾平凹民间立场的历史叙事的最新特色,并把贾平凹的这种历史叙事的创新置于中国当代乃至历史上的文学叙事视域中去考量,力求彰显贾平凹民间立场的历史叙事的价值和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