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语料库文体学的方法,对《西厢记》的许渊冲译本和West&Idema译本的译者风格进行研究。以由同时期英语原创戏曲所构成的对比语料库为参考,对所建立的两个英译本平行语料库进行数据统计,并在此基础上对译者的翻译风格进行定性分析。研究发现,West&Idema译本以散文体翻译为主,译本归化程度高,而许译本更加注重戏曲的音乐性,译本异化程度高。这个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读者更加客观和直接地了解译者风格,而且对解读该译者其他译作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语》作为中国文化史及哲学史上最具权威性的文献典籍之一,至今已被译成英语60余次,译者身份多样,既有西方传教士、汉学家、哲学家,也有国内学者。哲学家刘殿爵翻译的《论语》有着其它译本难以企及的销量。本研究立足于刘殿爵《论语》英译本,基于自建平行语料库用Wordsmith5.0软件对译者风格进行数据统计和定性分析,以探讨刘殿爵有别于其他译者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以汪榕培教授的英译本《牡丹亭》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选取书中的典故翻译为例证进行研究分析。从三维转换的角度,分析汪榕培教授是如何做到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和转换的,并对汪教授使用的翻译方法及策略进行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4.
《庄子》作为中国经典名著的重要组成部分,被金圣叹赞誉为“天下第一奇书”。自19世纪末其英译本问世以来,现已有20多种译本。该文选取著名学者汪榕培教授的英译本进行分析;强调典籍英译应该重视:词汇增译法,阐释法,灵活多样法和风格神似法。  相似文献   

5.
夏春鸽  武娜 《海外英语》2013,(15):152-153
《庄子》作为中国经典名著的重要组成部分,被金圣叹赞誉为"天下第一奇书"。自19世纪末其英译本问世以来,现已有20多种译本。该文选取著名学者汪榕培教授的英译本进行分析;强调典籍英译应该重视:词汇增译法,阐释法,灵活多样法和风格神似法。  相似文献   

6.
结合汪榕培先生的《牡丹亭》英译本,以其对具有特定汉文化词及典故的处理为例,分析了英译汉文化词及典故的三种策略:意译、音译、直译。  相似文献   

7.
以林语堂译本及白伦和江素惠的合译本的前四卷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两个英译本语料库和一个中文原文对比语料库,运用了Wordsmith Tools 8.0及Antconc3.5.8等语料库辅助软件,基于《浮生六记》的两个英译本自建语料库,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词汇、句子和篇章三个层面对比分析了两个译本的译者风格,探讨了风格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海雪 《英语广场》2022,(21):23-26
本文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选取《宋词三百首》中六首李清照词的英译本为语料,自建语料库比较分析了中国译者许渊冲、曾培慈和西方译者王红公的三种不同英译本。利用语料库语言学检索软件Antwordprofiler1.200w和在线文本分析软件Textalyser从类符形符比、词汇密度、平均词长、平均句长等一些基本数据进行统计和量化分析。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从而对译者风格和翻译策略进行有效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9.
王宏印将汪榕培英译中国古典诗歌实践识解与认定为“新格律派”。本文通过梳理汪榕培英译本《诗经》中“典故淡化”“主题革新”属性的译介实务,具体探析王宏印关于汪榕培英译中国古代经典诗歌具有“新格律派”翻译特质的研究观点,以期深度体会汪榕培在英译中国古典诗歌实务中,超越阅读认知理性、变通解读行为规范的跨文化译介与交际的核心视点与对应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理雅各、林语堂和汪榕培三译者的《庄子》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根据阐释学的翻译理论,以语言为视角,从词汇层面,对三译本尤其是理氏译本中的误译进行剖析并修正。这些误译要么因为只理解词的字面意义,要么因为不谙通假字,要么由于一词多义而取义不当等引起。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茅盾文学奖作品汉英平行语料库和英语国家语料库(BNC)中的小说库,对茅盾文学奖作品英译本的翻译共性进行研究。文章采用语内对比模式,以罕用词和高频词为检索项,考察茅盾文学奖作品英译本范化特征的存在情况,并从译者因素进行了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魏晋山水诗人谢灵运的《登池上楼》一诗及其英译本进行及物性分析来探讨诗人的生态观,从而展现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生态话语分析方面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登池上楼》及其英译本主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来体现诗人尊重自然、亲和自然的自然生态观;通过行为者的拟人化来展现世间万物各司其职、各得其所的社会生态观;通过关系过程来表达诗人顺从性情,归隐山水以期追求"自我"的精神生态观。研究发现,汪榕培译本和许渊冲译本的及物性分布于原诗差距较大,但生态观和原诗相近,汪榕培译本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取语料库的研究方法,通过自建小型语料库,对韩愈的《师说》三个英译本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包括词汇层面与语篇连接层面来考察译者风格。运用语料库检索分析软件WordSmith,将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就三个英译本的类符/形符比、词长、词性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个译本都有其特殊的风格:杨宪益译本词汇丰富,句式精炼符合汉语源语意合的语言特征;罗经国译本平均句长较长,句式复杂,更遵从译语的语言习惯和篇章习惯;刘师舜译本语体较正式,阅读较难懂,平均句长接近原文。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语料库的发展,语料库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已经成了重要课题。基于语料库,聚焦词汇层面,对《我若为王》三种英译本的翻译风格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三种译本在选词上各有侧重,例如张译选词更加正式,刘译选词趋于平实,而蔡译选词注重多样性,长词较多,三种译本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5.
张红燕 《海外英语》2022,(13):77-78
文章将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元功能理论即概念功能对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一)的两个英译本汪榕培译文和Cyril Birch译文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分析发现两个英译本从经验功能角度,两个译文各有千秋;从逻辑功能角度汪译比Birch译更贴合原诗,更能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对田园生活的渴望之情。  相似文献   

16.
蔡华 《九江师专学报》2007,26(1):17-19,25
翻译家汪榕培的陶诗英译本是距离当下读者最近的陶诗英译本。他通览陶学研究成果,研究陶诗前译,有所创造地将原诗的音韵翻译出来,既尊重了原作,发掘了原作潜能,又满足并拓展了陶诗英语读者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7.
周珊 《海外英语》2024,(2):82-84+87
语料库文体学基于语言学实证研究的方法,降低了定性分析的主观任意性,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文章将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将《泄密的心》语料与Brown中的子语料库,小说语料库进行对比,利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理论和范式从语相层和词汇层对文本特征进行分析以探索叙述者的思维风格,为叙述者思维风格研究提供实证支撑,为文学评论提供一个崭新的研究角度。  相似文献   

18.
基于自建的《岳阳楼记》译文语料库,应用语料库检索软件Wordsmith,对《岳阳楼记》三种代表性英译本的译者风格,进行基于语料库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词汇、句子、篇章三个层面的分析发现,三个版本的译者风格迥异。杨译多使用复杂的长句,阅读难度较大;戴译与原文相近,较易阅读;罗译用词丰富,句式简洁,词汇简短,阅读容易。  相似文献   

19.
文章理论为汪榕培先生的“传神达意”理论,这一理论源自他三十多年的翻译实践,并且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丰富的意蕴。“传神达意”是一个偏正短语,即以达意为基础,翻译出典籍的精神内涵。在第八届中国典籍翻译研讨会上,“传神达意”理论提升到了整个中国典籍翻译领域的高度。在典籍翻译的实践中,汪榕培先生很好地运用了“传神达意”的翻译原则,完美结合神似与形似两个标准,不仅传达了原作的内容意蕴,也突出了原作的精神内涵。文章将以《桃花源记》为例,结合林语堂、杨宪益先生的《桃花源记》英译本,对比汪榕培先生的英译本进行鉴赏分析,并进一步体现“传神达意”理论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牡丹亭》最为著名的白之和汪榕培的两英译本,对比其在两译本中的翻译方式,提出日后推介汉籍英译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