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理念 消除习作的神秘感,使初次接触习作的学生感到习作并不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激发习作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拥有放松的习作心态,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中,针对学生习作自信心不足的情况,教师可通过自编习作小报、班编习作选集、校编文学社刊等形式,给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增强学生的习作信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一、激发写作兴趣激发写作兴趣,消除畏难情绪,增强自信心是提高习作能力的重要因素。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4.
郭义才 《云南教育》2007,(10S):48-48
一、激发写作兴趣 激发写作兴趣,消除畏难情绪.增强自信心是提高习作能力的重要因素。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5.
三、四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如何让学生赢在习作的起跑线上,关系到高年级的习作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提出中段习作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点击其中的关键词:兴趣、观察、积累,谈我校在探索中段习作教学时几点成功的做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轻松地踏入习作的大门。  相似文献   

6.
中年级语文教学的最大难题就是习作指导,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特别强调了“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由此可见,中年级习作重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重在让学生有话可说,无话不说。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我从小就坚持写日记,语文成绩一直很好。”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这重头戏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习作内容空洞乏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应该激发学生的习作自信心,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为有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师应当抓好以下四  相似文献   

8.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指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为了贯彻新的课程理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感受并尝试习作的愉悦,轻松快乐地踏入习作的大门,我着重采取了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9.
此次习作指导的目标主要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以小动物的身份做自荐演说,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增强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通过为小动物做自荐,引导学生清楚表达自己有什么本领、会怎么做、能把自己的工作干成什么样,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想象,注意清楚地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小学中年级学生习作刚刚起步,如何在起步阶段正确指导学生进行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我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收效甚好。一、激发兴趣,想说敢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再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写作方法、写作技巧,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激发兴趣,要不断告诉学生,作文并不困难,无非是“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作文不过是在纸上用笔说话而已。激发习作兴趣首先要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营造浓厚的说话氛围,千方百计让学生想说敢说,教师相机帮扶,力求把想说的说得具体、说得有条理,习作自然就能水到渠成。激发说…  相似文献   

11.
一、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自由表达 "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自由表达"是新课标对中年段习作所提出的重要思想.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最为关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培养学生习作的自信心.不能一开始就使学生感到习作很难,习作很神秘,而要使学生感到习作不难,对习作有浓厚的兴趣,而且拿起笔来就觉得有很多内容可以写.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增强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乐于表达好习惯。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从巧妙导入,活用课件,鼓励质疑,趣味习作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中年级的语文习作阶段性的目标,明确指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觉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促进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应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出发,科学引导、合理评价,帮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4.
一、赏识激励评价。树立学生自信心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生习作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习作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15.
《课标》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指导学生进行习作修改,要顺应学生心理、激发他们修改兴趣,增强其修改的自信心。同时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多种方法,培养他们修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即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相似文献   

18.
王洁 《考试周刊》2011,(27):63-63
一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相似文献   

20.
一、赏识激励评价,树立学生自信心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生习作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习作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