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昊 《科教导刊》2024,(8):56-58
新文科背景下,培养具备全球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批判思维的优秀人才是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重任。然而,鉴于学科的特殊性,商务英语专业采用英文授课,介绍西方文化的课程占据主导,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因此,课程思政建设势在必行。文章以核心课程综合商务英语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其在课程设置、学生、教学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尝试从文化自信视角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实施路径,旨在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群的思政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学生应具备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这与课程思政的育人思想是高度一致的。商务综合英语作为英语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本文基于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以《体验商务英语(第三版)综合教程3》第七单元Culture为例,从明确课程思政目标、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创新课程思政实施方法和践行课程思政评价四个方面探索了在商务综合英语课程中实施思政教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地方文化具有深刻的思政教育内涵和宝贵的文化育人价值,在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地方文化不但可以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还能增强学生未来在本地产业和企业求职就业的意愿,提升学生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针对地方文化在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的融入问题,探讨将地方文化融入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意义,分析地方文化融入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介绍淮安市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及相关产业,同时以淮安市的地方文化及相关产业为例进一步阐述高职院校将地方文化融入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是在非思政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教育形式,在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的过程中要始终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充分挖掘所有课程的课程思政特点,构建全课程、全过程、全员育人的格局。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本身传授的就是人文精神、道德情操和哲理思想。本文基于课程思政的视角,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具有的课程思政优势,从教学现状出发探究了如何运用体演文化教学法提升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周艳艳 《教师》2023,(12):3-5
在新时期课程思政和文化强国的战略背景下,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和爱国情怀,在多元文化和谐并存中将中华优秀文化不断发扬光大。文章通过试题测试和问卷调查剖析了当前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从培养方案、教材选用、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四个方面加强商务英语专业与中华优秀文化融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结合高职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以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建设为例,通过构建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的高职智慧思政育人模式,带动并提升商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实效,实现协同育人格局。基于“一体两翼,三驱四化”模型进行智慧课堂改革,明确了智慧思政教学模式构建路径,可为商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课程思政政策、理论和实践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当前商务英语课程思政难点。针对现存问题,围绕“立德树人”目标构建商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体系,重点从课程设计、师资培养、资源建设和教法革新四个方面开展思政融合,形成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模式。通过一年试点运行,课程思政建设成果丰富,人才培养效果良好,具有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8.
廖文萌 《海外英语》2022,(13):92-94
立德树人始终是教育之本,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全国的课程思政建设已开展一年,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思政也进入内容优化和质量提高的新阶段。基于此,该文在厘清世界经济新格局对商务英语课程思政的特殊要求的基础上,以《商务英语阅读》课程为例,探讨基于“主渠道”课堂教学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学生的各项素养,文章在论述相关背景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师范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然后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师范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精神源泉。桂林市作为党的重要革命阵地,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但桂林市各高校对于红色文化的内涵挖掘力度还有待提升,将其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也有待拓展。通过深挖桂林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结合本地红色文化特色和课程思政现状,构建科学有效的红色文化教学体系和保障机制,才能切实提高高校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中国文化教学现状为切入点,论述了提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素养的必要性,探讨了从课程设置、日常教学、学生测评体系三个方面来强化中国文化课程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中国文化涵养,真正实现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中国文化与西方英语文化的对等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化润疆是我们党立足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经长期实践而创造性提出的引领新疆社会治理的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发展战略。课程思政是高校践行文化润疆的重要平台和途径。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挖掘和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就要使微观叙事与宏观目标有机结合,丰富教师文化生活、增强教师文化底蕴,彰显课程思政内容柔性与隐性,加强教师交流沟通、均衡化课程思政内容建设质量,加大学术研究,为课程思政服务文化润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3.
姜欢 《林区教学》2024,(3):28-31
文化自信与课程思政同根同源,增强文化自信是课程思政的重要任务。分析文化自信与课程思政的辩证关系,研究文化自信引领高职英语教材课程思政配套资源的建设过程和建设内容,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丰富资源,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独具一格,是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来源,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内涵。因此,以肇庆特色文化资源为背景,以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为研究对象,从而展开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发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的融合路径,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创新教学。  相似文献   

15.
将黄河文化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地域特色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然而,现有课程思政在顶层设计、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中都缺少对包括黄河文化在内的地域文化的引入和重视。基于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现状和困境,以一所地处黄河流域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为依托,探讨将以黄河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思政育人价值和途径,旨在加快黄河流域高等院校将黄河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步伐,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效能,进而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英汉翻译基础”课程为例,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课例探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具体实施路径、评价方法等,并结合问卷结果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后学生“文化自信”思政目标达成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学习的关系及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期望与要求等,以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升青年学生文化自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的行业特性决定其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依赖于行业文化的有效支撑和互为融通。当前行业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存在因素泛化、要素主观、选择盲目等现实困境,必须通过打造文化承载载体、打通文化彰显路径、构建文化传播机制以提高课程思政可视性、渗透性和深度广度,提升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高质量成效。  相似文献   

18.
福建红色文化与在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融合发展既有逻辑必要性,也有现实可能性。福建红色文化融入在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课程思政建设资源,这符合在闽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同时福建红色文化的开发利用工作、在闽高校对福建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均为福建红色文化融入在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传承发展福建红色文化的需要。福建红色文化融入在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这一“主力军”,课程建设这一“主战场”,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全面融入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课程体系建设,融入课堂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大学课程思政建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是发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课程思政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探究了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精华融入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并提出了具体的路径,旨在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大学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20.
张莉莉  张瑶 《英语教师》2022,(16):12-14
阐述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从西方文化、学生、教材和教师等四个方面分析高校英语课程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途径,即完善课程体系的建设,增加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重视师资力量建设,提高英语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课程思政意识;调整教学评价体系的结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第二课堂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