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刁薇 《海外英语》2022,(16):18-19+2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目前中国权威的外宣时政材料之一,其中一些“金句”体现了外宣时政文本的文学性。通过案例分析,从文学语言的自指性、曲指性和虚指性三个方面分析了该书第三卷的文学性再现及其英文译文。从文学性角度探讨外宣时政文本的文学性再现及其翻译策略,以期为外宣时政文本的翻译研究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系统是译入语文化对翻译操纵的三种基本力量,其中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制约和影响力度更为显著。应从意识形态对文本选择、待译文本的解读及对翻译策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系统是译入语文化对翻译操纵的三种基本力量,其中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制约和影响力度更为显著。应从意识形态对文本选择、待译文本的解读及对翻译策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翻译目的,翻译文本,翻译策略的选择三个方面分析阐述了翻译的根本属性是翻译文化。首先,翻译的目的就是透过一种语言忠实、准确地再现另一种语言所反映的思想和文化,这一根本目的决定了翻译的任务就是实现原语和译入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完成文化传递。其次,拟翻译文本的选择是受文化影响和制约的,文本翻译本身就是对文化的翻译,文化又借文本得以体现。最后,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之争实则为一场文化之争。  相似文献   

5.
正确翻译各种时政词语对于正确传达中国声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提高时政新词翻译效度的有效策略是在政治内涵、语言表达、文化形象等方面追求目的语与源语的最佳关联,从而保证时政新词的翻译效度。  相似文献   

6.
本组笔谈文章试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探讨诗歌翻译的价值功用以及所应采取的原则和策略。傅浩通过梳理人类历史上诗歌翻译活动对世界诗歌艺术的贡献,揭示出诗歌翻译所创造的全球文化链接现实和指向的使命。魏家海则以当代美国翻译家的唐诗翻译为例,认为诗歌翻译必须将诗歌中最根本的“世界价值”通过译入语进行准确有效的重构、传播。王柏华以艾米莉·狄金森为例,揭示了诗歌文本所蕴含的诗学观念即是诗歌的独特价值所在和诗歌翻译的中心所在。曾巍认为诗歌翻译的动力与目的是诗歌翻译实现“同一性”的根本所在,从侧面凸显了诗学观念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性。罗良功从诗歌翻译本体研究和文化自信的视角正面提出诗歌翻译的原则,即“翻译诗学观念”,认为诗歌翻译必须将诗歌蕴含的作为地方性知识的诗学观念世界化。  相似文献   

7.
傅浩 《中学生英语》2022,(3):4-5+1-2
本组笔谈文章试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探讨诗歌翻译的价值功用以及所应采取的原则和策略。傅浩通过梳理人类历史上诗歌翻译活动对世界诗歌艺术的贡献,揭示出诗歌翻译所创造的全球文化链接现实和指向的使命。魏家海则以当代美国翻译家的唐诗翻译为例,认为诗歌翻译必须将诗歌中最根本的“世界价值”通过译入语进行准确有效的重构、传播。王柏华以艾米莉·狄金森为例,揭示了诗歌文本所蕴含的诗学观念即是诗歌的独特价值所在和诗歌翻译的中心所在。曾巍认为诗歌翻译的动力与目的是诗歌翻译实现“同一性”的根本所在,从侧面凸显了诗学观念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性。罗良功从诗歌翻译本体研究和文化自信的视角正面提出诗歌翻译的原则,即“翻译诗学观念”,认为诗歌翻译必须将诗歌蕴含的作为地方性知识的诗学观念世界化。  相似文献   

8.
罗良功 《中学生英语》2022,(3):11-14+1-2
本组笔谈文章试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探讨诗歌翻译的价值功用以及所应采取的原则和策略。傅浩通过梳理人类历史上诗歌翻译活动对世界诗歌艺术的贡献,揭示出诗歌翻译所创造的全球文化链接现实和指向的使命。魏家海则以当代美国翻译家的唐诗翻译为例,认为诗歌翻译必须将诗歌中最根本的“世界价值”通过译入语进行准确有效的重构、传播。王柏华以艾米莉·狄金森为例,揭示了诗歌文本所蕴含的诗学观念即是诗歌的独特价值所在和诗歌翻译的中心所在。曾巍认为诗歌翻译的动力与目的是诗歌翻译实现“同一性”的根本所在,从侧面凸显了诗学观念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性。罗良功从诗歌翻译本体研究和文化自信的视角正面提出诗歌翻译的原则,即“翻译诗学观念”,认为诗歌翻译必须将诗歌蕴含的作为地方性知识的诗学观念世界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批评是翻译批评中的热门之一,传统的以文本为中心的语言学和诗学批评路径维度单一,纯文本分析多,描述性弱。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批评应该打破文本的束缚,在传统的以文本批评为主的语言学、诗学批评基础上,充分参照基于不同翻译目的、不同诗学理念、不同翻译策略、不同目标读者群的译者,不同阅读目的的读者,以及产生不同社会文化价值的社会等超文本因素,探究文本批评与超文本批评相结合的多维批评路径,发挥翻译批评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趋向良性循环的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10.
旅游文本翻译有时会受到译者所处时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诗学观的操纵。文章从勒菲弗尔的操纵理论入手,探讨了意识形态和诗学观对旅游翻译的影响。在旅游外宣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操纵策略,以消除中西方语言文化上的隔阂,确保翻译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1.
周志光 《培训与研究》2011,28(1):120-122
本文从译者的民族文化意识方面着手,对林纾翻译的《黑奴吁天录》进行了文本分析,从文本中发现译者在翻译的多个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指出翻译过程是译者进行选择的过程,译文文本中体现了译者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以功能翻译的主导理论——翻译的"目的论"为依据,从文学翻译、时政翻译、应用翻译三个方面,通过大量实例的分析探讨,证明翻译的策略和方法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时政翻译是一种很重要的应用文体翻译。本文旨在从隐喻的理解和翻译角度入手,对时政翻译中隐喻的几种译法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以便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更好地指导时政文本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4.
诗学是文艺批评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特定时代?特定文化中的诗学规范和译者个人的诗学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本文以庞德《华夏集》中的一首译诗《江上别》为个案,分析总结出译者诗学上中国化?语言上现代化和文化上淡化的翻译策略,结合庞德时代的诗学规范以及他本人的诗学追求,探究他作出以上翻译策略选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以翻译目的论为依据,分析了香溪洞景点介绍汉英翻译文本在语用、文化、语言三方面的翻译失误,提出应采用意译、归化和交际等翻译策略,以减少旅游翻译文本在传递源语文化过程中的翻译失误,提高旅游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张慧茹 《海外英语》2011,(5):185-186,191
译文文字本身或是对原文的忠实程度不能完全决定译作的"再生",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必须使译文顺应时代要求,符合主流的诗学要求。并且在主流诗学与译者个人诗学中做出协调。该文通过对张若谷上世纪三十年代对《德伯家的苔丝》的译本和孙法理译本进行比较分析。主要从诗学方面探讨诗学的操纵对译者策略的选择,文本表达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时政翻译教学中,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往往缺乏足够的领域知识和实践经验,无法有效地理解和翻译时政文本。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也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本研究从建构主义视角出发,构建了“读研译一体化”教学模式。该模式提出将自主阅读、研究与翻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并在时政翻译教学中进行了实践。本研究阐述了“读研译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时政翻译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和效果,期望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时政文本翻译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时政翻译是一种难度较大的双语艺术。要真正做好时政翻译,需要以翻译理论为指导,讲究翻译方法和技巧,并勤学苦练,潜心实践。文章以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托,分析了时政翻译的文本类型,指出时政汉法翻译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用丰富的实例探讨了时政汉法翻译常用的技巧与手法,希望对时政汉法翻译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30):16-17
将翻译的文化操纵学派提出的诗学理论引入翻译研究这一行为为译者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本文利用描述性的研究方式,探讨了翻译诗学如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通过社会的主流诗学和个体诗学两个线路对文学翻译进行操纵,从而使读者理解文学作品翻译在不同历史时期多样性的原因,以及对翻译中的"对等"和"不可译性"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旅游景点文本的外宣翻译是城市对外宣传的重要方面,它不仅向游客传递旅游文化信息,还激发他们的旅游兴趣。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旅游景点文本的外宣翻译模式,有助于译者寻求适当的翻译策略,实现文本的信息功能,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