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冯美 《东南传播》2013,(8):98-100
"他者"的解读源自于雅克.拉康的"镜像"心理分析,主要研究"他者"的多重阐释和"他者"与言说主体之间的构建关系。电影《我11》是第六代导演王小帅,继《青红》之后又一部以儿童视角来反映某个特殊的时代问题和人民所肩负的沉重。本文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电影的小主人公王憨置身于时代背景的"大他者"中、受父母朋友"小他者"的环绕和影响,如何完成其自我的认同构建过程,从而在"他者"之镜中成长,实现其对社会现实和整个人生的真正理解。  相似文献   

2.
电影《芳华》的女主人公何小萍从来到文工团的第一天就注定成为大家眼中的笑话。她自小生活在一个破裂的家庭,难以融入集体,误打误撞当上英雄却罹患精神障碍,痊愈后渐渐过起了朴素知足的生活,最后与刘峰没有结婚但彼此相爱相守。电影作为反映社会的影像,有太多对雅克·拉康理论的投射。本文从拉康的镜像阶段入手,并结合他者、自我、三界认知理论、缝合等精神分析概念,重点探讨《芳华》女主人公何小萍置身于他者的环绕和影响,如何完成其自我的认同与建构,从而达成自我对社会现实和整个人生的和解。  相似文献   

3.
李常叶 《东南传播》2012,(12):157-159
2009年上映的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获孟买电影博览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配角(波曼·伊拉尼)、最佳剧本等六项大奖,并获国际印度电影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情、最佳摄影等十六项大奖。对于当代西方的解构主义学派和精神分析学派来说,拉康的这一理论成果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文章将用此"镜像理论"分析影片中三位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以及关系变化。  相似文献   

4.
电影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塑造、传播国家形象的作用日益突出。然而,在西方文化强势输入下,影视中中国国家形象在自我构建与顺从他者视域中博弈。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视角,分析新世纪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华语电影中构建的多种中国形象,研究反"他者"与"自我他者化"的倾向,探讨电影创作在解构或建构西方既定权力话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部战争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八佰》较为成功地构建了两个复杂的空间系统——上海租界与四行仓库.对于这两个空间系统,既要将它们看作是战时中国意识形态的微缩模型,又要看到两个系统语言学意义上彼此间复杂的相互指涉.文章以精神分析三界结构理论出发,将研究的目光投入影像空间的运作机制,具体分析两个空间系统在欲望结构中担任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当前,各地的档案编研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只编不研和相对封闭的状态。之所以出现这种思想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地档案部门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档案编研过程中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将他者片面地理解为自己的对立面,而不是合作者。  相似文献   

7.
8.
卓娜 《传媒》2019,(13):94-96
自2018年,Vlog在国内借助各大社交平台迅速发展,一方面是普通人记录美好生活的视频日志,一方面也成为明星、网红等公众人物博取关注,跨越圈层的工具。本文围绕Vlog这一媒介形式的出现,透过受众制作个人Vlog作品、参与他者Vlog互动与传播的行为,探讨Vlog与当代社会受众视频社交的情绪诉求,以及自我呈现与他者认同,并对Vlog的发展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9.
丁旭 《东南传播》2016,(5):32-36
本文主要是以华莱坞为语境,讨论纪实电影中对边缘化的异质群体中的"他者"的建构。首先对华莱坞、纪实电影和"他者"进行界定;然后选取了《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和《小武》两部电影作为分析对象或者文本;用表征的视角来讨论纪实电影中建构的"他者"的意义以及相应的知识/权力问题。本文的重点也是创新点在于,用批判的视角,从符号学和话语理论出发,将电影、纪实电影看做一个表征体系,讨论纪实电影作为一种文本,在华莱坞语境中是怎样建构关于"他者"的形象的。本文认为纪实电影作为一个表征体系,在建构"他者"时主要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即使电影对于"他者"形象的建构。一方面,符号学层面即诗学层面,主要运用罗兰·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分析纪实电影中怎样使用纪实电影中的实景拍摄、非专业演员以及地方方言几个层面的文本和具体语境来表现符号权力。另一方面,从话语层面即政治学层面,主要运用米歇尔·福柯的话语理论,分析纪实电影在建构"他者"的意义时,这个意义包含了怎样的权力问题,并从电影制作者、影评人和观众几个层面的权力机构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汪彩艳 《今传媒》2014,(3):15-16
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和约书亚·格林(Joshua Green)提出了扩散性媒体(Spread Media)的概念,另译作传播性媒体。他们认为,受众可以在虚拟网络空间里创造特定的价值和意义。普通大众可以利用新媒体的这种扩散性增强自己传播信息的能力(spreadability)[1]。本文认为,这种新媒体使得受众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信息的发布、生产以及随后的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受众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传受角色双方处于不断的身份转换之中。社交媒体无疑是一种典型的扩散性媒体。  相似文献   

11.
李娟 《现代传播》2023,(12):55-65
国际传播已在中国的对外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获得战略主动,再审视“自我与他者”这个核心概念十分必要。自文艺复兴始,西方中心主义逐渐成为国际交往中“自我与他者”的主要内容,并对国际传播格局产生决定性和持久性影响。随着新兴国家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国际以往的“自我与他者”理念和实践出现一定变化,为更具建设性的国际传播创造了可能。当前,中国国际传播的指导思想应聚焦“自我与他者”的共同利益和价值,在软硬实力匹配原则下通过理念更新与顶层设计、汉语推广与受众为本、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技术投入与渠道建设等完善对外话语体系,树立美好国家形象,科学提升软硬实力,不断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2.
卢迎安 《新闻界》2007,(3):57-58,51
本文运用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克赛尔·霍耐特的承认理论,分析了当前媒介对他者负面建构的几种模式,并从承认理论三种蔑视形式的角度分析了这种负面建构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大众传播媒介等新技术的发展使传统文化的传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为适应时代需要,传统文化积极寻找与大众传播媒介相契之处,但是由于传统文化自身的特点,在寻求合作的过程中产生了如"哗众取宠"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朗读者》为例,分析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合作的现象与产生的问题,以期找到它们未来合作更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谢培 《东南传播》2013,(6):92-93
电影中的叙事是电影和观众交流的一种方式,这种叙事不单单是影片情节的介绍,其中隐含了很多的信息,这些隐性的存在是一种现实的细节,也是电影人物形象饱满之所在。电影叙事学中的某种内在的东西在《听风者》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不乏一种局限和过激,电影中存在的一致性和复杂性都于无形之中穿插在各种细节之中。  相似文献   

15.
陈晗航 《声屏世界》2021,(1):123-124
文章以《你好,之华》《情书》为分析对象,试图从镜像-主体理论互文理论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这两部影片,从电影的叙事结构中梳理出主要人物的行为活动及其深层心理原因,在爱情的表层结构下发掘出自我与他者的深刻命题.  相似文献   

16.
17.
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和约书亚·格林(Joshua Green)提出了扩散性媒体(Spread Media)的概念,另译作传播性媒体。他们认为,受众可以在虚拟网络空间里创造特定的价值和意义。普通大众可以利用新媒体的这种扩散性增强自己传播信息的能力(spreadability)[1]。本文认为,这种新媒体使得受众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信息的发布、生产以及随后的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受众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传受角色双方处于不断的身份转换之中。社交媒体无疑是一种典型的扩散性媒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农民工与市民在城市生活中信息传播关系,以及对自我身份以及对方身份的认知与想象为出发点,指出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身份是他者,市民对农民工的想象也是作为他者的想象,农民工的自我体验使得他们在乡村生活和城市生活中均有了他者的感党.因此,建构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理应从农民工群体和市民群体的社会心理建构出发,从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由于它的特殊性,国内外对它的关注远远超出了一个水利工程应有的范围,甚至与中国的国际形象联系在了一起.对外输出的三峡工程的"他者形象",明显地带有国家性、政治倾向性、功利性和意识形态色彩.本文以三峡工程纪实影像的文本为研究对象探讨他者形象传播中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文化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平台,带给观众耳目一新之感.其中,《朗读者》节目自开播以来获得很多现象级的成功,成为文化类电视节目制作的优秀典范.因此,本文从节目理念、朗读内容、环节设计和节目嘉宾四个方面入手,深入剖析《朗读者》节目的价值坚守和模式创新,以期为文化类电视节目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