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以人为本,少年司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行少年司法,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理论界和司法实务部门关注的焦点。为了有效地治理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开始在探索建立自己的少年司法制度。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我国少年司法在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犯罪,促进和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少年司法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立法、司法及机构建设等方面都还有待发展。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工作被认为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建立独立的少年司法制度对于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阐述了在我国建立独立的少年司法制度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发展的现状和不足,结合实际提出了积极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适当地运用法律方法有助于法官实现对违法未成年人的教育功效。在少年司法活动中,司法者要在"司法者"思维与"社会工作者"思维之间进行转换,同时,法官应注意法庭语言对未成年人审判对象的影响。基于此,通过普法使社会群体对犯罪少年的轻刑化、缓刑化给予理解与支持,建立健全"法官社会化"的支持系统,强化法官语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相似文献   

4.
适当地运用法律方法有助于法官实现对违法未成年人的教育功效。在少年司法活动中,司法者要在“司法者”思维与“社会工作者”思维之间进行转换,同时,法官应注意法庭语言对未成年人审判对象的影响。基于此,通过普法使社会群体对犯罪少年的轻刑化、缓刑化给予理解与支持,建立健全“法官社会化”的支持系统,强化法官语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相似文献   

5.
少年分级处遇机制之构建不仅契合了少年罪错行为发展的规律,也顺应了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要求,是实现少年犯罪预防与特殊保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构建科学的少年分级处遇机制当务之急是:破除思维窠臼,厘清价值体系;完善处遇机制,规范适用程序;健全社会支持体系,形成长效机制.由此不断提升少年法律制度整体的适...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一文中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少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未成年人,是一个国家的希望,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未来。正是因为这样,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未成年人的培养,注重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少年司法领域,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有其特定的司法职能与价值定位。与新刑诉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相衔接,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适用"新未成年人规定",明确提出"合适成年人"概念、赋予未成年人针对该主体的选择权、拓宽合适成年人行使权利途径等,进步意义显著。但它作为一项新生制度,在法律规定层面出现相关概念界定模糊、权利行使与救济制度设计不当、主体产生与奖惩规则缺失等,在实务操作层面则有律师能否担任该角色等争议,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均须细致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谋生,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少年。农村“留守少年”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由长辈抚养、教育、管理的未成年人。由于长期的家庭缺陷,“留守少年”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使他们在生活和教育上都存在着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比较法角度看,法国以少年法官为核心的未成年刑事司法制度一直颇具特色。但21世纪以来,法国的青少年犯罪活动却愈发严重,引起了国家对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浪潮。在改革中,传统的"教育优于惩罚"原则被立法者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教育与惩罚并重"原则。少年法官也随之转变身份,其重心从未成年人保护者向传统审判者进行偏移。  相似文献   

10.
当前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制度性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是近代学者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未成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为了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方针政策,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然而,新世纪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并非如我们所期待的一样。究其原因,以往的研究者们已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教育理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了论证分析。本文则试图从政治学的视角.从制度体制的角度,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做一些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我校于2005年4月联合宜兴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共同创办了无锡市首家少年城管学校,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当初春意昂然的少年城管学校,如今已硕果累累。少年城管学校的创建和发展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倾注了新的活力,在学校德育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虽然已经开始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但是目前的制度实验仍然属于过渡性措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仍然缺乏整体上的过渡性和试错性。具体来说,表现为判定封存的适用标准过于机械化,封存记录调取留有"后门",程序性规定不够具体以及并未与其他法律规范形成良好的衔接。从法律制度的完善上讲,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的过程,就必须恢复期作为实验性制度的广泛性、过渡性和试错性。  相似文献   

13.
目前指导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运作的仅仅是一些为数不多的司法解释、通知、意见和刑事政策.只是在现有成人刑法理论框架之下附带研究未成年人问题,这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十分不利。国外在关于未成年人保护问题上已形成一整套系统完整值得我们借鉴的体系制度。今后应结合未成年人的特点加快未成年人刑事立法进程,构建完整的未成年人法律体系,并着力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少年法院,打造职业化的未成年人司法队伍。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的独立性是相对于普通刑事审判制度而言的.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应独立自成体系,在制度设计理念、审判组织、具体程序安排和处理方式等方面,均应不同于成年人制度,独立发挥自身特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网瘾少年”到底有多少?大约4000万未成年网民中“网瘾少年”占10%左右。也就是说,我国目前有将近400万网瘾少年,庞大的数字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李建国8月28日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作关于检查《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提到的。  相似文献   

16.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一)团伙犯罪突出。近年来,未成年人拉帮结伙进行团伙犯罪的情况明显加剧,帮会色彩日趋浓厚。据某省高级人民法院统计,去年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中,共同犯罪的案件占犯罪总数的一半以上。而且现在的少年犯罪大多数是以侵害财产、人身伤害为主要犯罪动机和目的,以结伙抢劫、盗窃、绑架、敲诈为作案手段。有的团伙有自己的帮规、有会徽、有纪律有分工,已具有黑社会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丰富了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它给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它不同于成人刑事司法制度,含而不露,隐而不发,对于打破现阶段刑事司法体系,形成独立的模式具有导向作用。然而现阶段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实践操作中面临着很多问题,既有制度设计层面的硬伤,也有不符合现实的情况。因此,通过借鉴国外成熟少年司法制度的做法,结合我国具体实践,完善现阶段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以便更好地推动我国少年司法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中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司法保护制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属于特殊的法律主体,在处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时须依据司法保护制度进行。中日两国都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司法保护制度。中国的司法保护制度有两项重要内容:一是收容教养制度;二是不起诉制度。以上两项制度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均起了积极作用。日本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也有两项重要内容:一是实验观察制度,它有两种形式:(一)在宅实验观察,(二)委托辅导实验观察;二是少年司法审判前的保护程序。从主体界定和实施效果上说,中国的收容教养制度略显严格,日本的实验观察制度则较为宽和;中国的不起诉制度略显疏阔,日本的司法审判前保护程序则较为细密。这与两国司法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和传统有关。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现有的以一元化刑罚体系为核心的少年司法制度中,刑事责任年龄为司法干预的唯一标准。近年频发的低龄少年的恶性犯罪案件,暴露出我国司法在应对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少年犯罪问题上的失灵。而就目前的应对措施而言,家庭教育效果不佳、工读学校运行障碍重重、收容教养制度适用含糊,都成为制约矫治效果的现实桎梏。基于国家亲权及儿童福利理论,我国理应通过司法的有效介入实现对触法行为的干预。该干预手段并非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为前提,而是应改变过于倚重刑罚手段的既有模式,型构独立的刑罚替代手段,由专门的少年法官做出保护处分决定,参照触法少年的人身危险性、悔罪情况等因素进行分级处遇,并可借助临界干预措施,对具有触法可能的少年予以事前干预。  相似文献   

20.
据每日电讯报道,我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李建国近日说,目前我国约4000万未成年网民中“网瘾少年”占10%左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引发诸多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对网络游戏和网吧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