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高计划”将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地方高职院校缺少高水平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并存在平台缺乏领军人物及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水平不高、平台管理机制不完善、技术技能创新动力不足、科技创新“反哺”教育机制未确立、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国家级生产实训基地、省级科研平台协同构建校级技术技能创新服务中心,打造技术创新服务师资团队、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完善平台管理机制、开拓校企合作渠道,并通过社会服务、企业资助、科技项目资助等多渠道解决平台建设与运营经费。目前,初步形成以校内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日前,全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启动大会在杭州隆重举行。我校作为核心成员单位参与“浙江省五金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浙江省软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两个新建平台的建设签约。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参与建设的“浙江省五金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向永康及浙江五金产业,以我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机械电子工程、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两个“重中之重”学科为技术支撑。在该平台中,我校主要承担“五金产品工业设计与产品验证实验室”、“五金产品现代制造实验室”等建设任务。软件学院参与建设的“浙江省软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强化责任担当,勇担服务乡村振兴重任。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农业现代化,明确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攻方向和主要战场,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培育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推进横向合作、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完善联络沟通机制、管理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多策略推进科技创新与服务,引领和支撑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提升质量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高职院校只有通过科技协同创新,才能促进自身快速发展,并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建设.针对高职院校科技服务能力较低,“协同”意识不足,师资队伍不能有效支撑科技协同创新等现实困境,探究制约因素,提出应正确认识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不仅可能且可为,明确科技协同创新的定位,打造一支科研素质高、市场意识强、富有创新活力的团队,建立各协同创新主体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科技特派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三农”工作中作用凸显,但作为新生事物,科技特派员管理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通过建立、创新和完善科技特派员管理机制,有利于打造一支热爱“三农”、献身“三农”的科技特派员队伍,为当前形势下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打造技术创新能力服务平台是“双高计划”建设任务之一,而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基于此,依据完整性、科学性和可比性原则,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的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福建省5所“双高计划”院校为研究样本,运用熵值法对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指标进行赋权重,代入2016-2018年数据对研究样本进行评价比较研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提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路径: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创新“产学研用”服务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人才—团队—平台”模式,夯实科技创新基础。  相似文献   

7.
河南大学十分重视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提出了“科研强校”的发展战略,明确了“以重点实验室建设为龙头,带动学校的科技创新,为社会服务”的指导思想。学校现有特种功能材料实验室和植物逆  相似文献   

8.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3,(4):F0002-F0002,F0003
辽宁科技学院坐落于“中国药都(本溪)”。学校以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立足本溪,服务行业,以切实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人员培训等实际问题为目标,努力搭建技术研发平台,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起到重要的支撑功能,工科高校在发展科技服务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工科高校应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为目标,创新科技服务激励机制,在完善科技服务业态中发展服务特色,加快科技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坚持科技服务的系统化、专业化建设思路,促进全社会科技服务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多平台互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创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平台互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主要体现为“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校园文化”三个平台有机结合。该模式以学科竞赛为牵引,着力提高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为抓手,着力开发创新成果;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着力营造创新氛围。三者相辅相存,互为促进,形成一种探索研究、竞争进取、普遍提高、个性发展的培养氛围,其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生命健康产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而中药产业是我国生命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系统梳理了湖北省中药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包括湖北省中药产业创新发展的自然基础、中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概况、湖北省中药科技创新产出等方面,分析了湖北省中药产业科技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药科技创新相关政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待加强,中药科技创新产出不够突出、中医药创新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队伍规模不够。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创新中医药科技发展政策,厚植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政策基础;强化中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中药科技创新体系;发挥湖北省中药资源特色,促进优势领域科技创新;强化产学研医结合,促进中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坚持“立德为本、文化为魂、学术为基、实践为源”的人才培养理念,建立“文化润育、科学教育、创新实践”三位一体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是中俄协同育人共同体中的典范。该校坚持建设独具特色、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打造中俄人才高地以及科技创新重要平台,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等院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批高水平研究基地和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已经建立,对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国高等院校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仍然无法满足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求,逐渐成为制约我国高等院校科技创新的“瓶颈”,因而学习和借鉴国外高等院校科技平台建设经验,提高高等院校科技平台建设水平成为摆在我国政府和高等院校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4.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是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工程,旨在通过资源整合与共享,为社会发展和企业创新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支撑。北京大学首批入围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建设,5年来循序渐进,内外兼修,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科技管理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要满足政府科技部门的科技资源管理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建立可以提高科技创新服务资源整合,完善机制建立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通过对鸡西市科技管理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内容、必要性、任务目标、服务社会的功能和科技部门主要职能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鸡西市科技管理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思路和模式架构,力求构建基于科技成果共享和科技技术、市场、信息、知识、人才、政策、管理一体化的创新科技管理共享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6.
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特色创业服务机构,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二五”时期,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独立的经济社会组织将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科技企业孵化器未来发展要顺应历史潮流,并有所创新突破,强力推进孵化产品多样化,全力打造孵化服务品牌化,致力追求孵化项目高端化,着力营造孵化空间势场化,驰力建设孵化团队高质化,确保在日益激烈的竞争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产学研融合发展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同时高校产学研融合发展也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了发展基础和外部环境,为大学生科技能力培养搭建起一座创新实践新平台。然而,当前高校大学生科技能力培育平台建设在软硬件、保障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应从体制机制入手,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科技能力培育平台建设的软硬件投入力度,提升平台建设水平,为大学生创新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基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开展“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探索及实践经验,探讨了借助“协同创新”多项资源,推动高职院校科技研发能力提升的途径,重点围绕机制建设、条件优化、人才及团队培育和研发机构的自我发展等方面展开讨论,为其它高职院校构建科研平台、实施“协同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作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高职院校,如何开展科技创新,主动适应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是其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高职院校应针对自身在科技创新体系、科研定位、教师科技创新意识等方面的不足,明确科技定位、创新科研成果管理、建立导向型机制、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以有效开展科技创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生产、传播和应用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阵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应当以“育人为本”,促进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协调发展。科技创新服务,特别是科技产业化,经成为高校越来越重要的育人渠道。当前,必须进一步明确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加大对高校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形成高校科技创新的新的体制和机制,进一步调动高校师生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充分发挥高校的科技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