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主问题是引领学生英语阅读的指南针,是融入语篇、揣摩写意和升华情感的导火索。主问题依据阅读表达核心与要义,需要学生在把握语境中对话作者,感受意境与情感,学会读思结合,为获得语言文化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心为画魂     
绘画创作的真谛是用心作画。创作要有技巧 ,但更要有感情。情感体察生活 ,选取题材 ,构思创作 ,引发灵感 ;情感与生活、自然对话 ,升华其内涵意蕴 ,营造作品意境 ;情感塑造形象 ,创造具有个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绘画语言。心思、心意、心形 ,是情感绘画创作的三部曲 ,是作品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石评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优秀的散文家,她的感伤体散文在现代文坛别树一帜。其作品不局限于个人情感的宣泄,不醉心于生活表象的图解,不沉溺于庸常悲切的哀诉,而具有博大的情感内涵,深邃的艺术意境,诗化的话语风格。这些作品在情感抒发、意境营造和语言组织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抒情哀婉缠绵,意境凄幽淡美,语言冷艳清绮。石评梅散文独特的文学品位和审美价值也正得益于此。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有声的表现形态,用声音之美演唱出动听的旋律,传递着动人的情感。而舞蹈是无声的艺术语言,用优美的肢体动作融入在音乐的情感和意境中,用身体演绎出作品的内涵、表达情感。在音乐课教学中融入舞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感受和理解音乐。音乐课堂上融合舞蹈律动,对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语境对理解原文不可或缺.因此要了解语境的因素和功能。在语境参照系下对比两个《简·爱》译本可以看出其优劣。语境包括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语言因素包括微观语境和宏观语境,非语言因素包括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作品中人物所处的特殊情景。译者只有把自己融入原文语境中,才能传达文学作品的真谛。  相似文献   

6.
叠字,作为汉语语言运用的一种特殊手段,创造了新奇的艺术境界,使人们在阅读的过程获得审美的愉悦。在文艺作品中,运用丰富多彩的叠字绘声绘色,拟物状景,叙事写人,可以增强作品的形象性;而运用叠字给语言营造的特别音响,又增强了作品的音乐美、形式美,情感美,意境美。  相似文献   

7.
在文学作品中,意境是一种抒发感情的方式,它的运用充分融合了主观情感和客观情感。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意境的营造可以陶冶读者的情操,让读者身临其境般地沉浸在作者创设的意境里,深刻体会到作品中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8.
语用学是语言学中以语境为依托、以动态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语境是语用学的一个关键因素,它深刻影响着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理解,相同的语句在不同语境下意义各不相同。语境融入要求我们动态地研究分析语言,语用学视角下研究语境融入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这种研究由来已久,根据语言学界对语境的定义,它的融入与应用体现在英语词义、语义、修辞、翻译四个方面。本文将从上述四个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
《舌尖上的中国(一)》是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通过中华美食的很多侧面,呈现出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在这部充满了艺术美感的记录片中,经过导演独到的叙事方式,配合唯美的画面,创造性地根据表现的内容融入艺术语言精髓,营造出具有浓郁人文风格的美学意境。该记录片中语言的美感主要包括节奏美、跳跃美、情感美、雕刻美、意境美。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现代性批判角度反思林纾的英国文学翻译在中国文学现代性发轫之处发挥的独特的跨文化选择作用。这首先表征为林纾以小说文类为参照的英国文学翻译与中国现代民族文化身份建构之间的契合;其次是跨文化选择过程中围绕林纾而形成的跨文化知识提供群体对英国乃至西方文学知识的意图性选择;第三是林纾的英国文学翻译对中国现代知识群体的影响。林纾的英国文学翻译标示了一种独特的与"五四"模式背离的中国文学现代性设计——以中国文化中大众期待的文学类型为参照,以现代大学为体制性依托,建构中西语言文化系统之间创造性转化的跨文化选择机制,促成中国古典语言文化系统的重生。  相似文献   

11.
张少峰 《作文》2023,(44):25-26
<正>古诗词用极简的语言描绘了形态各异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情感,营造了优美的意境,蕴含独特的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的学科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部分。教师要带领学生对诗词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意境,灵活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赏析和创作诗词。本文对学科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2.
魏菱 《海外英语》2013,(2X):194-195
莎士比亚不仅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富盛名的文学巨匠,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光彩夺目的文学大师,对世界文化发展以及文明交融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文学家,其作品的表达和创作的语言特色紧密相连。在研究作品中既需要考虑到其所处的英国伊丽莎白统治时期的时代背景,并且通过对其作品的深刻剖析,分析语言构架、修辞手法以及语义、语境,和现代英语进行类比分析,分析莎翁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进而全方位的研究其作品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3.
杜燕 《教师》2010,(29)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认为,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促进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效发展.英语作为以交际性运用为主要特点的语言,语境创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中借助语境的推动,不仅能够达到新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还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境教学方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创设平等交流语境,体现信任和尊重;创设自由交流语境,彰显融洽和轻松;创设和谐交流语境,突出人文和情感.这些方法为课程教学注人新鲜的活力因子.  相似文献   

14.
诗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蕴含了丰富民族文化,通过具体的形象,含蓄的语言,营造出了唯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情感和思想。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可以学会欣赏诗歌,融入到诗歌的情境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和态度,进而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实现文化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语境是语言交际所依赖的环境,外语教师能否建构充分的语境,是词汇教学成败的关键。大学英语词汇电子教案设计应遵循相关理论原则,因词施教,使用多样化的呈现形式,营造和谐多彩的输入和输出语境,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歌唱是人们以歌声为媒介进行传情达意的过程。它传达的是一种感情、一种意境。在声乐学习中,如何正确把握声乐作品的意境是非常关键的,它是声乐表演的前提,是再现意境的基础,也是进行二度创作的依据。更是评判声乐艺术的标准。因此,声乐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意境感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可从强调学生立足对歌名及歌词的细致分析,了解“象”,抓住“志”,从而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通过与词曲作者换位思考,深入剖析,真实感悟作品的意境;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积极营造作品所需的意境;借助形体语言增强所造意境的真实感四个方面入手,使学生的意境感得到不断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大学语文教学要追求诗意效果,要努力营造极具艺术魅力的“教学意境”。要营造“教学意境”,语文教师应该美化课堂语言,催生学生审美情趣;假借空灵艺术,引发学生深层感悟;强化文本对话,唤醒学生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8.
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越在于给学生以直观的立体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直接快捷地接受知识、发展能力。但语文更强调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想象力的发展;语文教学最讲究个性化,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地调动自己的情绪,进入文本所营造的意境氛围之中,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情感。因而语文教学更重视在阅读过程中唤起以往的情感体验,融入新的乃至突发的情感体验,从而完成对文本意境、形象、情感的再创造或再体验。而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爱好将文本中的景物、人物乃至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都一一呈现给学生。但学生对人物景的印象都固定在了那特定的人物景上,自身的创造性形象思维就遭到了扼杀。  相似文献   

19.
例谈文本细读的两重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是一个享受美的过程。阅读之美,在于透过语言文字的表面所享受到的意境美、情感美。文本细读首先就要求教师以"阅读者"的身份进入文本,以愉悦的情态欣赏品味作品,在文本所营造的特定环境中发现细节之美,感受语言之灵性,从而获得最为自然真切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20.
张菁蓓 《文教资料》2009,(33):140-141
文章作者从语言学科的本质出发.从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个方面分别谈了教学语言的重要性:教师运用丰富的教学语言的表现力,建构多功能的语言运用平台,培养自身浓厚的文化底蕴.使语文教学的语言呈现出感情与理性完美结合的质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情感的语言特色营造理想的教学语境;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课堂教学语言的优化是学生最好的学习资源;富有特色的教学语言是成功的语文课堂的必备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