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传媒反映和表现先进模范人物的一种重要报道形式,是对一定时期出现的最具代表性的人进行的重点报道。典型人物报道中渗透着时代的精神,是时代的旗帜和象征。社会需要有体现时代精神和崇高理想的典型。作为报道张志旺的记者,对如何采写重大典型有了更深的体会。本文以全国道德模范张志旺报道为例,剖析如何找准典型人物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点。  相似文献   

2.
戴欣 《军事记者》2006,(2):20-20
先进典型是人民大众的榜样;出色的典型报道,是新闻传媒的旗帜。传媒应该加强典型报道,但更应注重典型人物的宣传绩效。什么是宣传绩效?宣传绩效就是典型人物报道在一段时间内宣传效果和成绩的综合评测。当今,一个典型人物的宣传绩效,往往是衡量一次典型报道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如何让受众知晓典型人物,关注典型人物,理解典型人物,喜爱典型人物,使典型报道更能吸引人、更具生命力、更有时代意义,是我们新闻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我们如果留心就可以发现,让典型人物报道充满“诗情画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诗情画意”写典型真实情…  相似文献   

3.
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宣传典型,依靠典型的先进模范作用来推动现阶段的工作,是我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我们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曾先后树立了一大批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先进模范人物典型.这些典型曾经激励和鼓舞了无数的人们,投身革命和建设并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准确地发现典型并及时将其报道出去,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的综合体现.我认为,采写典型人物应当从时代发展的要求上去把握,站在与时俱进的高度上及时捕捉典型人物的显著时代特征,把典型人物的时代特征生动鲜明地体现出来.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起典型,才能真正体现典型人物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4.
时代需要典型,时代造就典型。典型报道是媒体不可放弃的优势,然而,许多媒体报道的典型人物却给人留下一本正经、一尘不染、一鸣惊人、千人一面的印象,多数观众对这种近乎神化的典型产生了心理的排斥。那么,如何让典型人物可亲、可信、可敬,让观众对典型人物产生亲切感和追随感,笔者认为应该用平民的视角来写典型人物,用真实吸引观众,用真情打动观众。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时代必然孕育着伟大精神,而先进人物就是践行伟大时代精神的典型代表.要准确把握与时代同频同向共振的脉搏,用心用情用力地挖掘到典型人物体现时代精神的切合点,让典型人物彰显出力透纸背的时代"大格局";同时,通过生动细节、鲜活语言和内心世界的描写,映衬出典型人物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实现催人奋进、鼓舞人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田田 《军事记者》2002,(12):18-20
可敬、可信、可学,常常作为衡量典型人物报道是否成功的尺度。从一定意义上讲,可敬,是典型人物的闪光点;可信,是典型报道的立足点;可学,是典型宣传的落脚点。三者兼备,典型人物报道便具备了一定的感召力。而典型人物报道的感召力,则是典型人物报道的生命力之所在。如何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感召力?我认为要做到以下3点:找准典型人物的先进性,确保典型报道的真实性,力求典型宣传的贴近性。找准典型人物的先进性实践证明,凡是能够叫得响、立得住、产生巨大社会效应的典型人物,比如,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等,无…  相似文献   

7.
优秀典型人物的影响是深远的,宣传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弘扬时代主旋律,是党的事业的需要,是广大民众的呼唤,也是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但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不好写,把人物写成高大全,读者不爱看,认为是假大空;写得太平了,读者又会认为很平常,没有什么可学之处。要写好典型人物的报道,就要抓住时代兴奋点,从真、细、快、平等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典型人物报道对弘扬时代主流价值、塑造民族文化精神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如何使报道更有传播效果、使典型更富感染力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论题,也是业界报道手法创新的永久命题。本文试图以文化认同为切入点,以《感动中国》为例,分析其典型人物报道中体现出的传统伦理道德、政治文化、民族/国家文化认同取向,借以深入探讨典型人物报道变革的前景及方式。  相似文献   

9.
郭峰 《新闻世界》2014,(6):14-15
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报道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典型人物报道具有教育价值和导向作用。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典型人物报道呈现出了典型人物平民化、报道内容新闻化、传受点评互动化、跟踪报道深入化、宣传报道全景化、多媒体融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谢礼 《新闻前哨》2011,(3):72-73
时代需要典型,时代造就典型。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已然成为一种民族精神的高度凝聚,一段难忘历史的精彩浓缩。作为新闻宣传中的重要形式,典型人物报道对一段时期里社会各界中最具代表性的先进人物进行重点聚焦,用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来打动人、感染人、激励人,让典型人物在受众心中引起共鸣,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11.
人是社会的产物,任何人都会受到他所处时代的影响,从而打上时代的烙印。因此,新闻宣传在树立典型人物时要注意把握好典型人物的时代精神,使典型人物体现出所处的时代风格。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不能否认宣传那些事迹“惊天地、泣鬼神”的已牺牲、殉职或病故的典型人物给社会所带来的良好效应,但我们也得承认如果我们宣传的是一个活着的典型人物,其感召力更大些。因为典型人物是时代的精神模特儿,宣传典型就是为社会公众树立楷模,让人学有榜样。如果这个典型人物是活生生的,人们从他的一言一行中就会吸取精神力量。现代的追星族们,追的总是那些引领社会时尚的人,却很少去追故人。因此,我们宣传典型人物,要尽可能地多宣传活着的典型人物。  相似文献   

13.
典型是时代的标识,我军历来重视发挥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但在传媒事业日益发达、信息爆炸和受众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典型宣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沈阳军区在典型人物发现挖掘、提炼把握、宣传推介和教育培养等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由于种种原因,典型人物报道中出现了“人情味”缺失的现象。为了表现典型人物的与众不同并树立典型人物高大光辉的形象,追赶潮流“编”典型、移花接木“凑”典型、杀鸡取卵“挖”典型、依靠政策“喂”典型,把典型搞成脱离实际的“客里空”、“高大全”,把典型塑造为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这样的典型报道是把“三棱刀”,对新闻媒体、广大受众和典型人物都是有自‘害而无一利的。  相似文献   

15.
董凤龙  陈辰 《新闻前哨》2022,(21):12-13
典型人物报道是媒体主旋律报道的重要内容。新媒体时代,如何利用全媒体报道手段,提升典型人物影响力,是各媒体需要探讨的课题。本文以极目新闻“溶溶妈妈传声天使”系列报道为例,探析典型人物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任何时代都需要有代表那个时代的先进典型,需要有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展示出那个时代的风采。而报道出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不仅是新闻工作自身特性的基本要求和体现出新闻媒体的社会价值以赢得观众,也是今天信息化时代广大读者和观众对媒体的期望。特别是作为主流媒体的地方党报,它所拥有的新闻和信息资源,又远远少于中央和省级媒体。因此,如何用足用好现有新闻资源做好新闻的典型报道,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朱清河  李靖 《当代传播》2008,(6):106-107
《南方人物周刊》的成功,不但给人物类期刊带来了勃勃生机,而且也给传统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板。它的“典型”人物报道不同于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因此称之为非典型性典型人物报道。本文从该刊“典型”人物报道的人物选取多元化、文本表述多样性、专题报道整合性等的角度来阐释这种非传统典型人物报道方式的新景观,力图为传统典型报道改进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是弘扬时代精神和时代主旋律的重要表现形式,但新时代典型人物宣传报道的信息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媒体传播使得典型人物宣传增强了报道的影响力,拓展了报道的深度,但也迫使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需要克服过去平面化、样板化、单一化的问题,追求人性化、多元化、丰富化,因此要更加注重挖掘内容、创新形式、丰富手段。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新时代医学界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特点,探究在全媒体传播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创新医学界典型人物的报道形式、内容和路径,不断扩大典型人物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助力医学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为医学生传播正能量。  相似文献   

19.
张艳  李卉 《新闻前哨》2023,(7):54-55
典型人物的报道,是以典型或先进人物为报道主体,聚焦人物身上新近发生的行为或事件,本质是通过典型人物来唱响主旋律、引领正能量的人物通讯。它在写作上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与精神世界,是最常见的新闻通讯题材和主流媒体的拳头产品。本文以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7年来跟踪报道盲人女大学生黄莺勤奋进取的故事、树立当代中国青年奋发有为的励志典范为例,浅析典型人物时代意义的诠释时机和时效。  相似文献   

20.
林晨 《视听纵横》2006,(5):115-116
典型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的重头戏。采访好典型人物,完成出色的报道,尽可能地产生好的社会效果是一个记者的毕生追求。本文试以采访典型人物中的点滴体会求教行家、同仁。一、不能用“高大”苛求典型谈到典型人物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刘胡兰的“英勇无畏”、董存瑞的“舍身炸暗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