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7 毫秒
1.
19世纪上半叶是俄国文艺思潮、美学运动态势等诸多方面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精英知识分子特别是艺术家和艺术批评家们开始了在俄国和西欧双重文化交流、碰撞的条件下对本民族审美意识、民族文学发展前途的百年思考。这种紧张思考的大方向是在充分认识和学习西方文艺、美学思想的前提下,确立俄罗斯文学在欧洲乃至世界的独特文化身份,因此建立与民族文化身份相适应的民族审美意识就成为这一时期不同流派艺术家和批评家们的核心诉求。  相似文献   

2.
作为左翼革命知识分子和党的文化领导人,夏衍的电影创作承担无产阶级争夺文化领导权的重任。这种身份要求其电影创作必然蕴涵强烈的意识形态诉求,同时艺术家的身份使他注重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该文从文化身份的视角指出夏衍电影创作和理论的核心是力求在意识形态和审美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并探求由于其身份内在的困境导致主观的平衡诉求与艺术实践的裂隙。  相似文献   

3.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展现了主人公寻找黑人民族文化,确立自我身份的过程。主人公对文化身份的探寻经历了迷惘、觉醒、顿悟三个阶段,他对黑人文化的态度从排斥、逃离到最终接受并融入其中。这一艰辛的身份追寻之旅充分说明建构黑人文化身份的关键在于接受本民族文化,自我身份认证的本质就寓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中。  相似文献   

4.
卓勤 《考试周刊》2008,(50):233-234
文章探索了在中韩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主体从文化身份认知、文化移情到文化整合的心路历程。文化身份认知为文化移情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文化整合要求文化移情坚持适度原则。  相似文献   

5.
陈凤珍 《天中学刊》2009,24(4):53-55
当今世界,由于一些人对西方文化全盘照搬式的追随,女性身份仍然处于日益"肉身化"的状态,女性艺术家和批评家的声音仍处于边缘状态.女性艺术家要注重再造女性艺术的精神生态,从性别文化"冲突"和身体写作"失语"的困境中走出来,最终走向"和谐"共生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从政治信仰破灭、丧失家园,到流亡异邦、身份和作品遭遇双重误读,昆德拉面对的始终是一个不断扩大的异质文化空间。为了弥合差异、从边缘走向中心,昆德拉努力为自我构建合法的文化身份。从对塞万提斯以来欧洲小说传统的皈依,到建构中欧文化身份以及对法国文化的依恋和守护,昆德拉一直力图在精神上回归欧洲,为自我构建合法的欧洲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先秦至今支配阶级、普通社会民众、教育思想家和教师眼中教师身份认同流变的系统历史考察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历史流变在因素维度上,大致呈现出如下特征:支配阶级眼中的教师身份认同流变经历了一个由尊宠依赖到控制依赖再到协商依赖、由单一取向到两极取向再到多维取向的演变过程;普通社会民众眼中的教师身份认同经历了一个由支配阶级到支配阶级中的被支配阶级再到普通民众、由自决生成到官方派生再到自我确证的演变过程;教育思想家眼中的教师身份认同经历了一个由自负任我到自主利他再到自由为我、由普世观照至系统关注再到局关爱的演变过程;教师自身眼中的教师身份认同经历了一个由社会代表者到职业工作者再到日常生活者、由文化符号到文化中介再到文化交换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黑人文化身份的自我建构是托尼.莫里森作品的重要主题,其早期作品展示了美国黑人文化与白人文化从单向依附、二元对立到和解对话的历程,探讨了双重意识下黑人寻求自我文化独立时与白人文化从对立到和解并相融合的可能性以及实现其独立完整的文化身份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中的文化研究关键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文学艺术家、文化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对于西方文化中"疾病隐喻"的分析表现出了发微见著的洞察力,言语犀利,不乏睿智,但散文化的风格使其缺乏深层的理论分析和论证.桑塔格的批评实践中隐含着几个重要的文化研究关键词--意义与话语、身体与身份、隐喻与修辞,这些概念和术语有助于对"疾病隐喻"中涉及的一些文化研究问题进行更加理论化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由于宗教、文化、社会、性格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林语堂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经历了从信仰到反叛再到重新信仰的迂回反复,也相应地造成了他文化身份的多样性和混杂性。现从林语堂的基督教信仰之旅这一视角出发,探讨林语堂在不断更迭的文化场域中的文化身份变迁。  相似文献   

11.
属性是事物的归属性及其与他事物的关联性的统一,是事物的遗传性属性与获得性属性的统一。德育脱胎于文化,德育具有文化属性。德育的文化属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当下属性,一个是未来属性。前者涉及到德育的文化身份问题,后者涉及到德育的文化使命问题。德育是文化的构成、内核和灵魂,其身份定位自然是文化身份;德育承负着认同、整合、提升、引领文化的使命,这些文化使命规定着德育的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2.
属性是事物的归属性及其与他事物的关联性的统一,是事物的遗传性属性与获得性属性的统一。德育脱胎于文化,德育具有文化属性。德育的文化属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当下属性,一个是未来属性。前者涉及到德育的文化身份问题,后者涉及到德育的文化使命问题。德育是文化的构成、内核和灵魂,其身份定位自然是文化身份;德育承负着认同、整合、提升、引领文化的使命,这些文化使命规定着德育的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3.
农村教师的身份认同状况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教师的身份经历了由政治身份向专业身份的演变。文化资本与超负荷的工作承载使农村教师的自我认同度和社会认同度不高,直接影响到教师职业文化的继承与传递。政府要采取措施,实施均权的身份政策,尤其要通过提升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来提升农村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大量的外来农民工子女进入到城市公立学校就读,使得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不同社会阶层的身份文化、不同社会群体的身份文化共存、交融与碰撞。农民工子女的身份文化差异更多地体现在其在学校所表现出的日常行为、课堂纪律、语言表达及自我身份认同等方面。为此,借助于青岛市Y小学的个案研究,针对这些身份文化差异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学校、家庭、社会在特色学校文化、家校合作、社会制度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引导这些学生的身份文化重塑,以促进其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相似文献   

15.
《太原大学学报》2021,(1):96-101
美国越南裔作家阮清越的小说《同情者》以越南战争为背景,从一个"双面"间谍的视角呈现了殖民历史、越南战争与身份诉求之间的复杂关系。法国的殖民侵略与文化渗透冲击了越南文化与越南身份的纯粹性,对个体身份带来了排斥与边缘化。越南战争结束后,大批越南人以难民身份逃难到美国,导致越南人集体身份的放逐。从个体到集体,越南人的身份诉求在历史与战争的影响下变得异常坎坷。这体现了阮清越对越南历史的反思、对越南战争的探问以及对美国越南身份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伊丽莎白·乔利的短篇小说《王子的又一假期》中的三位主人公在英国宗主国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碰撞下经历了从身份迷失,到身份的构建过程。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探讨文化的混杂为文化碰撞中身份的构建提供有效的途径。文化碰撞下对单一文化片面接受或摒弃会导致个体陷入困境和边缘化,只有突破二元对立接受文化的混杂才能化解身份危机。  相似文献   

17.
杨期存 《考试周刊》2010,(18):35-36
拉尔夫·埃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描写了一位在不断寻找身份中成长的黑人青年,展现了主人公寻找黑人民族文化、确立自我身份的过程。主人公对文化身份的探寻经历了迷惘、觉醒、顿悟三个阶段.他对黑人文化的态度从排斥、逃离到最终接受并融入其中。经历种种波折以后.主人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可见性,这是他走向完整人格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8.
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英语中国剧与原汁原味的戏曲作品一样,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自上世纪初以来,夏威夷的几代华人和非华裔艺术家们搬演了许多中国剧。历史上影响最大、制作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剧作《黄马褂》,堪称中国剧的经典。这部剧作使许多非华裔人士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为彰显华人身份、传承中国文化传统、丰富夏威夷的多元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就中国民族唱法的本质来讲,其在国家意识主导下的身份认同是一种政治认同。文化观念传统驱使身份认同是一种文化认同。从中国民族唱法诞生后的国家-政治身份认同与群体-阶级身份认同的功能,中国民族唱法在发展中的自我身份认同,到中国民族唱法多元风格的多重身份认同,再到新世纪民族音乐的以文化-民族身份认同为主的多元身份认同。中国民族唱法的每一次风格转嬗,其背后所潜藏的正是中国社会特殊意识形态规约与社会文化宰制下主体追寻自我身份的历史。因而对于中国民族唱法的身份认同阐释本质上也是对中国民族唱法主体性成长的有声解读。  相似文献   

20.
乔伊斯的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主要讲述了忧郁多思的主人公斯蒂芬从儿童到青年的成长历程,是现代成长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斯蒂芬逐渐从一个敏感不合群的小男孩,成长为一个有自己独特见解的青年艺术家,在这期间,他对自己在宗教方面,艺术方面的身份逐渐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也经历了伴随成长的欢笑与眼泪,最终,他的性格慢慢成熟,对自己的未来做出了选择,即放弃神职,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