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7岁那年,他应征入伍。到部队后,被分到一个大山里的连队。因为他个小干体力活不行,像出黑板报跑腿送个信之类的活就让他干了。嘿,他居然把小板报办得有声有色。当兵第二年秋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生的命运。那天指导员找到他说:“听说团里办了个新闻骨干培训班,你想不想去?”他一听兴奋极了,拿着指导员的“保举信”就到政治处找新闻干事自荐,人家看他热情挺高就收下了。在这里他知道了一些写稿投稿的初步知识,结果2个月后就在军区报上了一篇题为“黑板报‘主编’见闻”的小稿,接着又在解放军报登了一篇,这两篇小稿对他…  相似文献   

2.
一 不久前,生活日报转载了关于长沙内涝的两篇稿件.由于编者选择、处理得好,产生了特殊的效果. 一篇是6月25日长沙一份报纸的报道<几经暴雨,长沙为何免于内涝>.该报道开头先是指出北京、武汉因暴雨造成内涝,给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然后对长沙城市下水道建设及清淤工作大加赞赏,说长沙不会发生内涝.另一篇是两天后新华社的报道:从6月28日中午开始的一场大雨,使长沙主要街道积水成河,不少地方交通阻断.网友嘲笑:"世界领先的水陆两用公交车在长沙诞生".两者巧妙对照,简直像一幅讽刺漫画,暴露了地方媒体报道中的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远攻近交".  相似文献   

3.
今年湖北日报抗洪救灾宣传有声有色,突出特点之一是在人水搏击的两个多月里,头版发表了近30篇抗洪言论。仅以“全力以赴决战决胜”为主题的系列社论就连续发表了18篇。围绕抗洪这一主题,一家报纸连续发表如此多的社论,这在新闻史上是空前的。 对于这些言论,无论是党政领导同志、新闻界同行还是普通读者,都给予了热情鼓励和充分肯定。认为它们像号角,像战鼓,极大地鼓舞了前线军民的斗志,激励人们勇敢地迎接洪水的挑战。因其及时准确,短小精悍,富有激情,战斗力强,被同行们誉为言论宣传中的“抗洪体”。 作为本报今年抗洪社论的主要撰稿人,回首那连续奋战的数十个日日夜夜,我想只能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一点切身感受,这就是:用“情”写就抗洪篇。  相似文献   

4.
爱那个地方,就像爱我的情人;想那个地方,就像想我的家人;去那个地方,是去见那些也同样爱我、想我的康巴人.想念玉树,和玉树所有的人、所有的牦牛、所有的石头……  相似文献   

5.
有的通讯员经常抱怨自己抓不到重大题材,写不出有分量有影响的新闻。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通讯员大都工作、生活在基层,地处一隅,抓重大题材的机会毕竟很少,不可能像记者那样“满天飞”。但是身在基层也有优势,完全可以写一些以小见大的新闻报道。只要做有心人,采写小题材,同样可以写出重量级的好新闻。近些年来,在地方以至全国获奖新闻中,有些以小见大的作品就出自基层通讯员之手。这里举两个例子。有十位司令员到一个先进连队参观,连队领导本想好好招待一番,不料首长们只让做顿炸酱面,并交了饭钱。有一个通讯员感到这是一个以小见大的好题材,便写了一篇《一顿炸酱面招待  相似文献   

6.
2009年11月4日,重庆晚报刊登了一篇题为《高压水泵灌污水 牛儿胀得像河马》的监督报道,报道以两个整版的内容揭露了重庆市沙坪坝区杨家沟两家无证屠宰场,引来排污沟的污水,用高压水泵加压后往活牛的肚子、死牛的血管注水的不法事件。该报道震惊了社会。报道中大量触目惊心场面,竟然能够毫无阻拦的拍摄到,我们在想,除了偶然因素外,能这样光明正大地搞暗访,或许更多的得益于记者成功地演了一出没有剧本的戏。  相似文献   

7.
7月上中旬,我随本报国内政治部主任吴昊和青年记者罗盘,到内蒙古边防部队采访。15天行程,印象深刻,收获甚丰。回京数日,《内蒙古边防部队纪事》五篇稿子陆续见报,我们还带来了数篇“计划外项目”。有同志问我此行感想,我说:“还想再去!”边防部队欢迎我们内蒙古边防线4000公里,时间不多,我们只选择了中段比较容易去的两个团。就是这两个团,一些连长、指导员告诉我们,别说是人民日报记者,就是地方小报记者,他们也从没接待过。外面来人对多数连队是极稀罕的事。在那荒无人烟的地方,偶尔有个骑马的牧民路过,大伙儿都抻长了脖子看,希望他能拐  相似文献   

8.
难忘莫斯科     
沈在群 《新闻知识》2001,(10):25-26
集团新闻研究所《报刊业务探索》嘱我写一篇采访手记,讲讲赴莫斯科采访北京申奥的甘苦,并介绍一些没有披露过的新闻背景。说来惭愧,就是这么一篇很宽松的命题作文,都让我挠头不已。这次采访时间紧、任务重,在莫斯科7天,我情绪激昂,四处奔忙,时间像旋风一样过去,回来之后,又一直没能静下心理理头绪,现在要条分缕析地谈甘苦甲乙丙、新闻背景ABC实所不能。想了想,还是文分两块,第一部分记叙北京申奥成功前后,我在莫斯科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所见所感;第二部分是整个采访过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个细节。一相信大家都从电视里…  相似文献   

9.
在报社编辑部学习两个多月所见所感颇多,尤其有两件不为人知的小事让我“刻骨铭心”,也许这两件小事将会影响我在新闻道路上所走的每一步。编了一篇言论稿下楼找不到“北” 分到理论部学习的第二天,负责带我的编辑就交给我一篇500字的言论,让我编成一篇400字左右的“星火小集”。这是我编发的第一篇稿件。过去总以为编稿子要比写稿子容易,改个标题,删除一些文字就可以了。然而,事实并非自己想的  相似文献   

10.
江乃武 《河北科技图苑》2009,22(3):96-96,63
这篇短文连同前两篇,都以核心期刊为题,明眼人可能从前两篇中已经看出,笔者想说的主要不是核心期刊,而是只有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才能作为评职称的材料这一问题。这一篇只说想说的。  相似文献   

11.
通讯员大都工作、生活在基层,地处一隅,抓重大题材的机会很少。但是,身在基层也有优势,完全可以写一些以小见大的新闻报道。近些年来,在地方以至全国获奖新闻中,有些以小见大的作品就出自基层通讯员之手。这里举两个例子。有十位司令员到一个先进连队参观,连队领导本想好好招待一番,不料首长们只让做顿炸酱面,并交了饭钱。有一位通讯员感到这是一个以小见大的好题材,便写了一篇《一顿炸酱面招待了十位司令员》。这篇短新闻获得了全军好新闻奖。小通讯《深情》,写的是江苏准安一女村民的麦  相似文献   

12.
很多时候,搬到一个新的地方就像打开圣诞礼物,拆开包装,豁然发现一些过去收集的美好的东西,或,有时是很多年前写的东西。我可以想起来打开一本1960年代早些时候,在圣地亚哥州立大学选修的一门晚间的MBA课程时,使用的一本宏观经济学的书,找出央插在里面的曾经写过的一篇论,这篇章任课教授曾给了我一个“A”的评价。我必须承认:20年或更久以后,当我读到这篇论,发现当年写的东西如今一个字都不能理解了。这就证明:不是所有的你学过的东西都是有用的和用得上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四十年前,我刚踏进新闻界门槛,写作情绪旺盛,见什么都想写。一天看了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颇受感动,连夜写了一篇评论送到报社文艺部。编辑同志看后把稿子退还给我,说:这不像篇评论,以后多练习写吧。  相似文献   

14.
1978年元旦前后,还是空军工程兵某部班长的我,正面临人生的一次抉择:是到陕西省公路学院洞库系上学,还是直接提干当干事。干部科派人来找我谈话,说宣传科要配一个人,陈科长看了我在报纸副刊上发表的一篇作品,执意要我,但考虑到直属队已推荐我参加了地方高考(“文革”后的首次高考),部队生属定向培养,无法选择专业,想征求一下我本人的意见。我从小就反感数理化,也不是那么想成为一名在山沟里为飞机设计藏身之洞的工程技术人员。我倒是很渴望尽快穿上四个兜的干部服,拿上工资,像机关的那些小军官一样把黑皮鞋擦得锋亮。于是我…  相似文献   

15.
翻开4月10日《新民晚报》综合新闻版,发现连发了两篇新闻随笔(平时每天一篇),也许是补4月8日没发表的缘故吧。两篇随笔谈的都是前不久发生的昆明某酒店“女体盛”之事,写得都不错,在理,而我似乎更喜欢《一次性爆破效应》一文,因为它言人之未言,想人之未想,确实不错。比如在抨击  相似文献   

16.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看到<出了矿井开着咱的车回家>这篇通讯的第一时间,我就想起杜甫的<春夜喜雨>. 这篇通讯就像杜甫诗句那样,拿捏准了两个最关键的要素:一个是"雨"(即人物),一个是"时节"(即时机).  相似文献   

17.
前些时候,听说《索引编制规则(总则)》已作为国家标准正式颁布,自然十分高兴,便想一睹为快,不料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于是引发了作一点比较的念头,也就有了这样一篇小文。  相似文献   

18.
一月六日《经济日报》在《星期话题》栏中刊登的一篇评论:《话说“两毛六洗个够”》(见附稿),读着如听人拉家常,句句讲到人们的心坎上。这篇评论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了自己深有体会的星期日的生活环境里。忙碌了一周的城镇职工,想洗个澡么?“最少得提前半小时到(澡堂子)门口去排队。冬天在冷  相似文献   

19.
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一次,我们几个在新闻战线上蹒跚学步的新兵。随一位老记者下基层采访。几天过去,材料记了一本子。研究写作时,我们觉得都挺不错,这也想抓,那也想写,但那位老记者深思熟虑之后,舍弃了大量的素材,只写了两篇稿子。结果这两篇稿子均被报纸刊出。当时,那位老记者曾经说过一句发人深思的话:“一个具有新闻敏感的报道人员,不仅要知道应该抓些什么,还要知道不应该抓些什么。”老记者的这番话,曾经使我们受到不小的启示。后  相似文献   

20.
我从多年的新闻报道工作中,深切体会到采写新闻要深入生活实际,不能搞“合理想象”。记得我初编厂内《好人好事》专刊时,自己写过一篇人物通讯。所采写的主体事实是准确的,但在行文中想描写一下主人翁的肖像,在采访中我却忽略了他的眼睛的大小,于是来了个“合理想象”。把他写成“中等身体,大眼睛……”。专刊印发下去,这个同志所在车间一片哗然,竟拿他开起玩笑。原来他长的是一双细长的小眼睛。还有一次,我在处理一篇稿件时,也犯了“合理想象”的毛病。文中一人名,看起来像个女同志的名字,我就挥笔在文中添了个“她”字,而事实上,这位同志却是个男同志,报纸刚刚发至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