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沉默权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承认的一项基本诉讼权利。我国现有的制度和传统的司法观念对于沉默权的建立有一定的障碍。我们必须从观念上、制度上和立法上进行改革,以利于我国沉默权制度的建立,适应国际人权制度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沉默权起源于西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从其提出并得到法律的确认和广泛适用,经历了漫长的道路。"米兰达"规则使沉默权制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在对沉默权的历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沉默权制度的利与弊,并对中国的沉默权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应该引入沉默权制度及其价值取向和规则设计,以及我们对引入沉默权制度所应持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沉默权起源于西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从其提出并得到法律的确认和广泛适用,经历了漫长的道路。"米兰达"规则使沉默权制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在对沉默权的历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沉默权制度的利与弊,并对中国的沉默权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应该引入沉默权制度及其价值取向和规则设计,以及我们对引入沉默权制度所应持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沉默权的中国化是一个把根源于西方文化传统的法律制度“移植”到中国并和中国的现实相结合且良性运行的过程。因此,沉默权的实行一定要和中国现实“对接”,否则盲目引进就会“水土不服”,甚至“南橘北枳”。沉默权的中国化会在立法、司法及其人们观念方面产生问题,并且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沉默权制度是保障人权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目前在许多国家得到普遍确立。随着我国签署加入了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由此引发了有关沉默权的争论,而且讨论日趋激烈。在沸沸扬扬中,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那么到底什么是沉默权?我国现行法律有没有规定沉默权?我国要不要引入沉默权?这些问题都急需解决。本文从沉默权制度的概念、沉默权制度在中国面临的情况、沉默权的限制及构建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力图通过本文来表达一种关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在中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阐述中国需要确立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7.
叶亿培 《贺州学院学报》2011,27(4):54-56,71
沉默权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于来自警察和法庭的讯问,有拒绝回答和保持沉默的权利。在中国是否赋予犯罪嫌疑人以沉默权仍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其争议为"肯定说"、"否定说"、"折衷说"。结合国际环境与本土国情,我们认为采取"折衷说"可以促进侦查程序的公正和文明执法。  相似文献   

8.
沉默权即“不被迫自证其罪的权利”。沉默权制度是世界刑事程序制度发展的方向 ,是走向文明的标志。确立沉默权 ,有利于民主和人权 ;有利于社会公正 ;有利于揭示全面案情。我国现在应该确立沉默权 ,而且也有一定的条件能够确立之。  相似文献   

9.
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是一个国家诉讼民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在阐述我国设置沉默权制度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设置沉默权保障程序的相关配套机制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沉默权的中国化是一个把根源于西方文化传统的法律制度“移植”到中国并和中国的现实相结合且良性运行的过程。因此,沉默权的实行一定要和中国现实“对接”,否则盲目引进就会“水土不服”,甚至“南橘北枳”。沉默权的中国化会在立法、司法及其人们观念方面产生问题,并且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沉默权涉及问题复杂,其形成有特定的历史根源与制度根基,牵一发而动全身。对英美沉默权规则界定不清会导致认识的不足。当前理论界对沉默权的理解存在一些误区。沉默权是针对讯问采取拒绝回答的方式而享有对抗讯问的特殊权利。在沉默权语境中,沉默的自由与沉默的权利不分,沉默权的立法概念、性质、意义特殊,权利的正当性亦显特殊。其不科学之处在于缺乏立法与实践的来源依据,因之沉默权制度不应设立。  相似文献   

12.
沉默是诉讼程序中人们保护自我的消极言论方式,具有法律意义。沉默权是一种特殊的权利。沉默权问题涉及证据规则的告知,涉及沉默与沉默权之间的区别。国家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应当履行被追诉人行为后果的告知义务,使涉嫌其中的人了解影响其重大利益的相关法律规定,使其充分知悉相关情况后,选择沉默还是作出言辞陈述,形成证据意义上的口供。当前,沉默权争议的焦点在于“有权沉默”的赋予与是否进行“有权沉默”的司法告知。基于法律的精神,我国不应确立沉默权制度,但应当告知口供证据的法律意义及言辞陈述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3.
沉默是诉讼程序中人们保护自我的消极言论方式,具有法律意义.沉默权是一种特殊的权利.沉默权问题涉及证据规则的告知,涉及沉默与沉默权之间的区别.国家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应当履行被追诉人行为后果的告知义务,使涉嫌其中的人了解影响其重大利益的相关法律规定,使其充分知悉相关情况后,选择沉默还是作出言辞陈述,形成证据意义上的口供.当前,沉默权争议的焦点在于"有权沉默"的赋予与是否进行"有权沉默"的司法告知.基于法律的精神,我国不应确立沉默权制度,但应当告知口供证据的法律意义及言辞陈述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诉讼民主化、科学化的深入,拒绝强迫自证其罪和沉默权已引起法学界的关注。但理论上对两的关系存在模糊的认识。本就二的内容,不同学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以期弥补理论上的不足,更好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5.
沉默权制度的确立在当代中国面临着种种难题,主要表现为沉默权自身的矛盾,法制运动的理念先导与实践滞后的矛盾,沉默权与我国文化差异的矛盾,制度创新中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沉默权与诉讼模式传统影响的矛盾等。这些矛盾的存在使得我国在确立沉默权制度上步履蹒跚,我们对此应充分认识并努力创造主客观条件解决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诉讼民主进程的推进和人权保障力度的加强,移植沉默权,根本克服刑讯逼供问题变得刻不容缓。沉默权制度的确立有正面的价值,又有负面影响,我们应兴利除弊,从制度上保证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在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权两个方面尽可能做到平衡。  相似文献   

17.
现代法治国家刑事诉讼民主化不断发展 ,逐渐成为世界趋势 ,赋予被刑事指控人沉默就是一个重要内容。任何一项法律原则或制度的建立 ,必须有其理论依据 ,否则 ,就成了无源之水 ,缺乏其赖以存在的根基。沉默权的法理基础是 :法律面前平等 ,人权至上 ,程序公正  相似文献   

18.
论沉默权     
沉默权,是指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警方讯问时保持沉默不语的权利。沉默权有利于保护人权,遏制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然从各方面情况看,我国目前尚不具备立即引入沉默权的条件,但从现在开始我国就应该着手创造条件,争取尽早引入沉默权以从根本上杜绝刑讯逼供,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沉默权即反对自我归罪特权,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立法中均有规定,而我国对这一制度的立法选择争论已久。本文在总结我国现行法对沉默权态度的基础上,提出设立沉默权是适合我国现实国情、适应法治建设实际需要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