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科书学术话语体系体现着研究者对教科书问题的理论自觉,承载着我国社会发展的价值诉求,是获取教材建设话语权和发挥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科书研究在话语体系建设方面经历了教科书解读话语的形成、教科书研究话语的深化、教科书学的话语建构等阶段,在话语主体、话语主题、话语传播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特征。当代教科书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应坚持正确价值导向,打造特色鲜明的教科书研究共同体,形成世界眼光和中国风格兼具的话语体系,提升中国教科书学术话语体系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历史认识是历史学家通过运用历史认识工具、历史认知图式和史料、历史遗存物去实现客观历史实在的重构,是史学主体通过史料中介对史学客体的能动反映.探讨史学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批判地汲取实证主义、主观主义等传统史学的精华,对史学认识过程中坚持唯物史观,并在唯物史观指导之下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充分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考察了实证主义、主观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历史认识论,阐明了唯物史观科学地处理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真正做到认识主体与客体的能动统一.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各国关系日益密切,中国越来越需要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这就要求新时期政治话语英译工作紧贴国家大政方针,更加精细、准确地将中国声音传达给世界。在这之中主体意识几乎贯穿政治话语英译工作的全过程。因此,抓好主体意识对新时期政治话语翻译工作意义重大。本文将基于新时代中国和平崛起的现状,从政治话语英译工作中涉及到的不同主体入手,浅谈新时期政治话语英译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4.
5.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社会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史学工作者不断增强主体意识,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的同时,不断吸纳国外经验和成果,积极探索史学自身规律,努力建构史学自身的理论体系,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历史认识论,尤其是历史认识主体性问题一直是史学理论界关注的焦点。20多年来,学术界对历史认识主体的性质、内涵、结构、功能及其与历史认识的客观性、真理性、科学性的关系等各方面的问题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对史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6.
7.
8.
以实践为切入点来研究人和人类历史,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予以往一切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正是通过对人和历史的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推翻了以往哲学对历史主体和历史本质的抽象理解模式,揭示出历史主体是"现实的人",历史的本质是人的实践活动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历史主体和历史本质的实践解读,完成了对历史主体与历史本质的一体化的双重揭示过程.  相似文献   

9.
作为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最为活跃的话语场域,早期新诗话语场域的主体构成具有一种颇为突出的复杂性.其中,胡适系诗人群占据了早期新诗话语场域的优势位置,《学衡》派文人以早期新诗反对者的角色发出了有力的批评与质疑,以郭沫若为首的创造社诗人作为"闯入者"既支持了早期新诗的合法性又构成了对胡适系诗人的挑战,而胡怀琛则试图在新旧攻防的...  相似文献   

10.
试析史家历史思维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家进行历史研究活动过程也就是进行历史思维的过程。在历史思维过程中,史家既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又是富有当代群体意识特征的主体存在。史家在进行思维时,必须面对具有特殊存在的客体,其思维的形式是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思维的方法是批判与还原、分析与解释、比较与再认的综合。  相似文献   

11.
面对知识经济的冲击,现代财务管理必须适应潮流而改革。网络化,知识化和人本化要求现代财务管理由资金的管理为主转向对知识的管理为主,由对物的管理为主转向对人的管理为主,由按“劳”分配转向按经济要素分配,以实现管理理念,管理组织和方法,管理内容和重点等方面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More than a decade ago, as the end of mandatory retirement for faculty approached, many academic administrators were concerned about its negative impact on their institutions. With the assistance of a variety of incentives put in place to encourage voluntary retirement,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senior faculty retired during the 1990s. Now, the looming loss of millions of “baby boomer” faculty requires rethinking faculty retirement. Administrators have two urgent issues to address: defining and maintaining a balance of junior and senior faculty, and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effective retirement programs for this new generation of aging faculty. Important differences between previous and future generations of faculty suggest that retirement programs that worked in the past may no longer be effective for the institution—and may not appeal to the faculty. Federal and state governments, businesses, and organizations are preparing to respond to the forthcoming biggest wave of retirement in our country's history. Academic administrators, who pioneered phased-retirement programs, will want to stay on top of this wave too.  相似文献   

13.
论课堂社会的话语场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学处于一个话语场域中,教学话语具有精制编码和话语霸权的特征。话语权是课堂权力资源最核心的部分;教师通过宣讲、问答、命令和说教等方式掌握着话语的主动权。表情、体态和课堂的各种空间语言并不沉默,亦彰显着丰富的话语意蕴。  相似文献   

14.
九丹用《乌鸦》打破了一段时间以来文坛的沉寂,以“身体写作”为卖点主动迎合所谓的“时尚”,九丹和《乌鸦》的走俏既不体现文学的价值,也不代表女性话语权力的增强,却恰恰证明了网络时代文学魅力的衰落,文学传统功能的降低以及男性话语霸权的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说明。正确认识和区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个别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问题。毛泽东便是按照这一原则和途径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并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是,建国以后,他在某些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问题上,误把马克思主义的个别原理当作基本原理,犯了新的教条主义错误。鉴于上述经验与教训,有必要澄清和阐明有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个别原理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宏观上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眼光考察了广义意义上西方教育目的演进的主要历程,阐释了每一演进历程中西方教育目的主要特征和思想内容,并从西方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中理性探索了西方教育目的的三种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蒙古族神话研究伊始已有近百年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蒙古神话的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期间国内外有关学者从蒙古族居住的各个地区搜集整理了大量的神话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取得令世人注目的成就,不但有专著问世,而且有不少学术论文发表于各种学术刊物上。回顾30年来蒙古神话研究史,是搜集整理与学术研究并存的历史,是基础研究与理论研究并重的历史,也是专题研究与综合研究并驾齐驱的历史。今后蒙古神话研究的任务还很重,新资料的不断挖掘发现,理论借鉴和研究方法的更新和研究领域的拓展,加强比较研究或综合研究等方面都需要完成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三十年中国蒙古史诗的研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起步,在与国际学术交流中不断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批少教学者走出国门,带来了国外史诗研究的理论成果,带动了中国蒙古史诗研究的恢复和发展;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人员交往的深入,蒙古史诗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为新世纪中国蒙古史诗研究的转轨奠定了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30年中国蒙古史诗研究事业在搜集、整理、出版、研究诸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9.
20.
十月革命距离我们已近一个世纪,但它留给人类的宝贵经验,它所产生的重大意义,直至当代仍有的重要价值,并不因苏联解体而大打折扣,也不因为资本主义仍在发展和社会主义运动受到一时挫折而黯然失色。探讨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对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