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初中课本中占有很大的篇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文言文的学习,对于刚步人中学的同学来说是很难的,文中的“之乎者也”让他们望而却步。那么如何引导他们学好文言文,为他们更好地继承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呢?下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初中课本中占有很大的篇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文言文的学习,对于刚步人中学的同学来说是很难的,文中的“之乎者也”让他们望而却步。那么如何引导他们学好文言文,为他们更好地继承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呢?下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介质。但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许多教师的难题,大多数学生认为文言文晦涩难懂,枯燥无味,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又不广泛。因此,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学文言文无用,故而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文言文的学习。究竟怎样才能使文言文课堂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让学生真正地会学乐学,便成为文言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的学生,他们见多识广,思维活跃,又加之网络、电视帮助他们拓宽视野,这势必要求我们教师也要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近几年,笔者对文言文课堂教学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点环节,同时也是公认的难点.对在“白话”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初中生来说,文言文学习无疑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在学习的时候难免会觉得枯燥和乏味.在这个背景下,若想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水平,良好的鉴赏能力便成为了关键.初中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他们才会更加有信心地学习文言文,并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那么,该如何培养初中生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教学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因为初中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学生在小学接触了比较简单的《揠苗助长》《刻舟求剑》等文章,对文言文有一定的好奇心,初中阶段既要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同时又要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继续学习一些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历久不衰的经典文言文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中学生之所以不爱学文言文,是因为他们阅读有障碍、有困难。那么,如何使学生克服困难,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成为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从而提高阅读水平,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改进文言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学习,而真正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呢? 新课标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改进文言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学习,而真正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呢? 新课标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  相似文献   

9.
如何消除学生对文言文望而却步的恐惧心理.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呢?根据自己平时在教学中的一些积累.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一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多数学生不爱学文言文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们认为文言文难懂、难学,在现实生活中早就被白话文所取代,根本没有学习的必要。应该如何认识文言文呢?于漪老师认为:“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累和积淀,作为炎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说:“当教师像是那小孩走路,扶他一把是随时准备放手的。能放手就放手。所以教,要准备不教。”这的确是经验之谈,对语文教学实践很有指导意义。最近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根据叶老的指示作了一些探索,有一点体会。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困难,主要是语言隔阂问题。过去由于“四人帮”的捣乱,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被取消了,学生没有接触的机会,因此他们对“之乎也者”几乎一无所知。如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过去文言文的教学是用讲解和翻译法,也就是逐字逐句的讲解和翻译成现代汉语。叶老  相似文献   

12.
陈福海 《语文天地》2014,(29):40-41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帮助学生消弭文言与现代汉语的距离感并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率是不少语文教师关心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策略,即鼓励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文言文,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一、整合知识点初中生认为文言文难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言语言复杂多变,许多学生对文言文中的生词、一词多义、抽象语法等现象感到头疼。一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困扰教师和学生的拦路虎。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相当的普遍,他们对文言文的恐惧远远超过外语。在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执行新大纲,使用新教材的今天,如何进行文言文的有效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教学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因为初中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学生在小学接触了比较简单的《揠苗助长》《刻舟求剑》等文章,对文言文有一定的好奇心,初中阶段既要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同时又要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继续学习一些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历久不衰的经典文言文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所以,承上启下的重任让初中阶段文言文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而在现实的文言文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翻译"还是文言文学习的"八字宪法",逐词逐句的串讲至今仍是文言文教学中的普遍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板块,许多优秀的一线教师给予文言文教学很高的重视,但结果有时却是收效不高,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古至今,许许多多的人对如何有效地进行文言文教学进行了探索。其中一部分人认为,将拓展阅读应用于文言文教学中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值得提倡。本文是对拓展阅读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的相关研究作以整理与归纳。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融合了几千年来的文学精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提到文言文,学生满是谈虎色变,文言文在学生的眼中是"天书",是他们永远无法到达的彼岸。然而作为占据了初中课文篇幅四分之一数量的文言文,却是学生不得不接触的内容,也是他们不得不克服的难题。本文就以初中文言文教学为主要切入点,对如何帮助学生迈过文言文这道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不少学生怯于文言文的晦涩难懂,缺乏学习的兴趣与深入探究的热情,他们选择了逃避与放弃。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怎么办?是听之任之,让学生不断逃避文言文学习吗?当然不行,那么如何让学生重新燃起对文言文的学习热情呢!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学会关注文言文本细节,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是有效提高文言教学的方法。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不少学生怯于文言文的晦涩难懂,缺乏学习的兴趣与深入探究的热情,他们选择了逃避与放弃。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怎么办?是听之任之,让学生不断逃避文言文学习吗?当然不行,那么如何让学生重新燃起对文言文的学习热情呢!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学会关注文言文本细节,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是有效提高文言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教育难就难在枯燥上,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是众多中学教师一直关注并致力的方向。一个偶然机会,发现汉字造字法对文言文的翻译有很好的支持作用,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文言文教学的枯燥难题。本文简议了一些笔者的想法,希望能够推而广之,对语文老师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小学生来说,文言文是他们学习中的一个难点。读起来拗口,理解起来更是不容易,尤其是文言文中那些与我们生活相距很遥远的词汇,学生一片茫然,无从下手。其实,这很正常,因为白话文已经成为生活的主体,不仅是小学生,就是成年人,读起那些"之乎者也",恐怕也会头疼。但是,文言文是我国古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让学生有兴趣、有能力去学习文言文。如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究,学会正确学习文言  相似文献   

20.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几乎不太涉及,进入初中后,学生才开始正式接触文言文。这对初中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尤其对农村初中的孩子来说更是一个挑战。有些文言句子晦涩拗口,很难读懂,不易理解,使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就产生了畏惧心理,又因为他们受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平时生活中几乎不大能接触到文言文,而仅仅依靠课堂来学习文言相关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让农村初中学生喜欢上文言文,特别是初学文言文者,从而更有效地学好文言文,能从文言文的学习中汲取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精华,这是每个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所要思考关注的问题。主要从"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文言文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策略"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