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书·艺文志》的《诗赋略·歌诗》著录了"歌诗二十八部,三百一十四篇。"《诗赋略·歌诗》中著录的歌诗,"基本都是乐府诗",可按其民歌性质进行分类。第一类诗既有郊祀乐,又有文人诗。第二类是被冠以地名的无主名歌诗,即乐府民歌。班固《汉志》开始将文学从史学和经学中分离出来,将"歌诗"专列一类,但是,不像其他五略的各个种类,《诗赋略·歌诗》并无叙论,班固未曾对"赋"及"歌诗"各个种类作出阐释。儒家正统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对文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强烈是其未作阐释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一、玛丽亚·卡拉斯生平 玛丽亚·卡拉斯(Maria Callas)(1923—1977)。著名的美籍希腊女高音歌唱家,真名为茜茜莉亚·索菲亚·安娜·玛丽亚·卡罗盖洛波乌罗斯(Cecilia Sophia Ann Maria Kalogeropoulos)。生于纽约,8岁学习钢琴,10岁开始唱佧门》(《Carmen》)中的咏叹调,13岁入希腊雅典音乐学院从西班牙裔歌唱家艾维拉·德·希达歌(Elvira de Hidalgo)学习声乐,  相似文献   

3.
内容简介: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姊妹篇,故事几乎是接着《汤姆·索亚历险记》叙述下去的。故事一开篇,主人公哈克贝利·芬就跳出来作了一番自我介绍.并申明了他和汤姆·索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杰克·伦敦一生奋斗不息、辛勤耕耘,功成名就之后因看破人生而英年早逝。其代表作品《马丁·伊登》中的同名主人公马丁·伊登,无论在生活经历、思想观念,还是在人物命运、社会背景等方面都深深地折射出作者杰克·伦敦的影子,可以说《马丁·伊登》即是杰克·伦敦深沉的自我写照。  相似文献   

5.
一 读《冬阳·童年·骆驼队》,有淡淡的伤感味道,有英子纯真纯净的面孔,但文字却给我很“散”的感觉,文字内部的“气”始终寻觅不见。每每拾起英子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又放下,放下又拾起,当我看见很多人演绎这堂课后,我曾经想彻底放弃她,在心里告诉自己:你与英子的《冬阳·童年·骆驼队》没有缘分。  相似文献   

6.
J·K·罗琳是在20世纪末登上文学舞台并且大放异彩的英国女作家。1997年,罗琳在英国出版了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很快就登上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位。她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在英美各国甚至世界范围内迅速风靡,不仅吸引了众多儿童,而且也令无数成年人废寝忘食地沉迷其中。J·K·罗琳的小说《哈利·波特》系列小说通过在传统的哥特式小说的基础上加入儿童文学的幽默和温暖,给哥特式小说添加了新的时代特征。本文从传统哥特小说的构成要素入手。解读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对传统的哥特式小说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在维登堡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批判美因兹大主教向信徒兜售赎罪券的行为,由此一石激起千层浪,掀起了席卷整个西欧的宗教改革运动,并将矛头直指教会的腐化堕落。因此,马丁·路德本人也成为宗教改革中无可置疑的导师和领路人,而且得到了时人的拥戴。但随着改革的深入,马丁·路德却成了整个宗教改革运动中最受争议的一个宗教改革人物。  相似文献   

8.
《尚书·周书·无逸》篇与《国语·鲁语下·公父文伯之母论劳逸》篇从内容到形式颇有共同点,可对读比较。两文均富含文化意蕴,包括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儒家传统思想内容,文中“不逸”对历代君民的无奢、勤劳是很好的规范,可从中管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9.
艺术幻象理论是苏珊·朗格构建艺术符号理论大厦的重要支柱,而音乐幻象论,即时间意象论又是艺术幻想理论的核心内容。苏珊·朗格在《艺术与情感》一书中,不惜笔墨地对“时间意象”进行大篇幅的论述,其目的不仅是竭尽全力地阐述音乐艺术幻象性本质的特点,也是重在以音乐艺术为切入点,更鲜明、透彻、明晰地阐述整个艺术幻象理论。由此可见,音乐幻象理论在苏珊·朗格艺术符号理论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题目是《冬阳·童年·骆驼队》,在英子心中,难忘的只是冬阳和骆驼队吗?值得探究。有时候,最深的怀念,反倒是最难描述的,也许只是淡淡的几笔,而正是这淡淡的几笔,却最动人。从两次对话谈起:  相似文献   

11.
对曹丕《典论·论文》的评价,鲁迅先生在其《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丕著有《典论》,现已散无全本,那里面说:‘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他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当时那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用近代的文学眼光看来,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由此可见,鲁迅虽然是在论述《典论·论文》时,用了“文学的自觉”这样一个概念,但在他  相似文献   

12.
曹丕《典论·论文》是魏晋时期文艺理论的发轫之作,也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文章学专论的开山鼻祖。曹丕“文气说”是文学创作“才性论”批评的核心命题。自曹丕首揭“文气说”伊始。中国文学界无论是评诗论文或是探讨创作和鉴赏的一般规律皆是从“文气”着眼。故而古代文论纷繁复杂的理论范畴实质上就是由“文气”说承续展拓,从而形成了别具匠心的文艺学批评的价值风范和审美情韵。  相似文献   

13.
王玉莲 《现代语文》2010,(4):106-107
《瑞普·凡·温克尔》是美国短篇小说之父华盛顿·欧文的代表作,其主人公的名字瑞普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本文从瑞普·凡·温克尔与妻子的矛盾探讨家庭矛盾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解决,首先相互沟通、相互谅解,其次相互宽容,最后指出对方缺点时注意艺术性。  相似文献   

14.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创刊于1997年,是扬州大学主办的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综合性学术期刊,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在广大作者、读者的关爱、支持下,《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创刊十多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和进步。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期刊信息检索中心信息检索报告,通过对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107种社科经济类专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北京大学学报(文科学报概览)》、《光明日报》、《经济研究参考·经济学文摘》、《报刊文摘》、《教育文摘周报》等12种文摘报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摘卡14种,共计133条途径检索,《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104位,2008年排第73位。另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影响因子0·396,在“大学学报/教育统合类/高校教育研究版”中排名第二;2007年影响因子0·550,排名第二;2008年影响因子0·677,排名第三。十多年来,《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一级期刊、第二届江苏省期刊方阵优秀提名期刊、第二届...  相似文献   

15.
电影《澳大利亚》剧照最近曝光,晋升为辣妈的妮可·基德曼身穿红色旗袍,颇具东方神韵。《澳大利亚》由妮可·基德曼和“金刚狼”休·杰克曼出演,被誉为“澳洲版《乱世佳人》”。该片故事发生在“二战”前夕,英国贵族小姐萨拉(妮可·基德曼饰)继承了一大片牧场。因为有权贵耍阴谋想夺取她的土地,萨拉随后不得不和粗野的农场工人(休·杰克曼饰)一起赶着上千头牛横穿澳大利亚大陆。  相似文献   

16.
朱寰先生,1926年1月生于辽宁省瓦房店市。1951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任教至今,现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中古史研究所所长;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组成员,现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世界历史学科评审委员,中国世界上古史中古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等职。主编新中国第一部世界中古史教材——《世界通史·中古分册》和若干高校文科通用教材《世界中古史》,《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与马克矗合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主编《亚欧封建经济形态比较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1998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和《简明俄国史》(上海外国语出版社1987年版)等十余部著作。译著有苏联著名史学家科斯敏斯基《中世纪史》、斯卡兹金《中世纪史》(第二卷)、谢缅诺夫《世界中世纪史》和历史文献资料、历史地图等。发表论文百余篇。  相似文献   

17.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长篇小说《押沙龙,押沙龙!》头绪繁多,人物众多,杂乱纠纷,是福克纳最为晦涩难解的作品。拔开浓雾,撩开面纱,萨德本与查尔斯·邦的矛盾冲突构成作品的主要情节,是贯穿作品始终的主线。萨德本与查尔斯·邦执著地追求身份的认同,一个取得阶段性成果,一个屡战屡败,他们都是种族主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8.
在《论法国》一书中,约瑟夫·德·梅斯特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法国大革命观。梅斯特从保守主义的立场出发,以“神意”来解释法国大革命,强调大革命是神意对法国的严惩和重塑法国的手段。同时,他还力图证明法兰西共和国的无效的旧制度下君主制的良好,以此为波旁王朝的复壁提供理论基础。对梅斯特法国大革命观的探讨,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梅斯特的政治思想,也可以为我们全面评价法国大革命提供一些不同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莱昂纳多·达·芬奇(1452-1519)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位卓越的国家。他以《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而著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重点阐述11世纪维吾尔族人民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改革家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在他的长诗《福乐智慧》中论述的用公正的法律和优良的道德管理国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文治和武功平等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