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720名26~55岁的上海市居民的调查研究,发现上海市居民体育活动的运动量偏少;同时发现,在原有不良心理症状的居民中间,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活动,有的居民症状有所缓解,有的居民没有缓解,而有缓解居民的运动量显著高于无缓解者:还发现运动量大的居民更能从体育锻炼中获得愉快感。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层抽样法调查了我国上海市、天津市、成都市、武汉市和福州市5城市的2187名18~69岁的居民,主要调查了他们的运动愉快感产生情况,以及居民运动愉快感的产生与他们的体育锻炼方式和运动量的关系,并研究了有、无运动愉快感居民的心境状态、健康状况的区别。结果表明:有63.74%的居民体验到了运动愉快感,这部分居民大多是2人或2人以上结伴或集体进行体育锻炼,而且他们的运动量显著大于无运动愉快感的居民。有、无运动愉快感的居民其心境状态和健康状况也有差异,有运动愉快感的居民其心境状态显著性地好于无运动愉快感的居民,并且他们的总体健康状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也显著性地好于无运动愉快感的居民,说明运动愉快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达到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的中间变量。因此,建议我国城市居民通过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适宜的运动量,并采取结伴锻炼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3.
对成都市 10 4 0名 18~ 6 9岁居民体育锻炼愉快感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 :78.5 4 %的男性和 6 9.82 %的女性居民能够体验到体育锻炼的愉快感 ;他 (她 )们体育锻炼的运动量显著高于无愉快感居民 ,心境和健康状况均优于后者 ,尤其女性差异明显 ;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进行体育锻炼更容易获得愉快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与焦虑、抑郁的现实状况,寻找大学生体育锻炼与焦虑、抑郁之间的联系并找到科学的解决方式。方法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与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中北大学本科生600人的体育锻炼情况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 1)大学生总体焦虑、抑郁检出率分别为48.33%和42.58%,男大学生抑郁率、焦虑率均高于女大学生;2)大学生做小运动量体育锻炼的占74.17%、中等运动量的占16.67%、大运动量的占9.16%,其中中等运动量焦虑、抑郁的检出率最低,其次为大运量和小运动量;3)大学生焦虑、抑郁标准总分与年龄、年级呈正比,与性别、运动量呈反比。结论体育锻炼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缓解其焦虑、抑郁的情绪,运动量的选择对降低抑郁、焦虑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以及积极心理资本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方法 采用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对57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余暇体育锻炼能正向预测大学生生命意义感(β=0.065,p<0.05),也能正向预测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β=0.314,p<0.001);2)积极心理资本在余暇体育锻炼与生命意义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273,95%CI[0.164,0.379]);3)多群组分析发现,男生余暇体育锻炼对积极心理资本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大于女生(男β=0.409,p<0.001;女β=0.232,p<0.001),男生余暇体育锻炼对生命意义感的直接预测作用显著(β=0.100,p<0.05),女生余暇体育锻炼对生命意义感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β=0.054,p>0.05)。结论积极心理资本在余暇体育锻炼与生命意义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对男生群组起部分中介作用,对女生群组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POMS指数评价我国城市成年居民心境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POMS指数作为《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中心理因素评价指标的可能性,采用分层抽样法,随机抽取上海市、福州市、成都市、武汉市和天津市等5个城市,从中随机抽取年龄为18—69岁的2187居民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和结论:(1)中老年男性居民的心境状态好于青年男性居民的心境状态;青年和中老年女性居民的心境状态好于中年居民的心境状态。(2)体育锻炼的运动量与居民的心境有看直接的关系,体育锻炼有助于其建立精力感和自尊感,有助于其消除紧张、愤怒、疲劳、抑郁及慌乱等消极情绪。参加体育锻炼多的居民其心境状态显著性地好于参加体育锻炼少的居民。(3)研究建立了我国城市不同年龄段男、女居民的《心境状态量表》常模,可用以评价体育锻炼之后.居民的心境状态改善情况,建议在我国成年人体质的测定评价中使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武汉市第16中学高二年级两个班级学生家长的抽样问卷调查,从体育锻炼与高中生家长焦虑心理状态的关系这一视角,分析体育锻炼对高中生家长焦虑心理的影响。调查表明,体育锻炼对焦虑心理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根据调查结果,从家长、家庭、学校、社会四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武汉市小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武汉市小区居民体育锻炼的目的、方式、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便了解武汉市小区居民体育锻炼现状,为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与实施,为促进小区体育化建设和群众体育锻炼活动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体育锻炼对心理缺陷症的影响和改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列举了七种常见的心理缺陷类型,通过分析这七种心理缺陷类型的表现形式和特征,阐述了体育锻炼对改善这些心理缺陷所起到的作用,并介绍了如何针对不同的心理缺陷类型来选择和确定体育锻炼的项目,在具体的锻炼方法、运动量安排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等方面也提出了原则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体育锻炼对大一新生人际交往、心理弹性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在体育锻炼对大一新生人际交往的中介效应。方法:在江苏省扬州市某高校发放381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42份;问卷包括体育锻炼量表测量、心理弹性量表测量、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测量三方面的内容;采用数理统计法进行分析,通过Bootstrap置信区间检验,探讨体育锻炼对大一新生人际关系和心理弹性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结果:对于大一新生,体育锻炼的性别差异显著(P<0.01)。不同体育锻炼水平对心理弹性(F=3.99,P<0.02)存在显著作用,而对人际关系困扰(F=2.42,P<0.09)不存在显著作用;体育锻炼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r=0.179,P<0.01),体育锻炼与人际关系呈负相关(r=-0.125,P<0.05),心理弹性与人际关系呈负相关(r=-0.514,P<0.01);体育锻炼可以通过心理弹性间接作用影响大一新生的人际关系困扰,间接效应占比为69%。结论:体育锻炼不能直接预测人际困扰关系,但是心理弹性在体育锻炼与人际关系困扰之间起到完全的中介作用。体育锻炼与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