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以及“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加之“两会”前夕“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提出,使得今年的“平年两会”依旧受到国际舆论高度关注。 一、世界媒体全方位聚焦 历年全国“两会”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发展的重要窗口。今年,世界媒体同样表现活跃,关注程度和报道基调等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看似平年例会,却因2009年的不平凡而承载着特殊的意义。从国内来看,这一年,金融危机的蔓延进一步增添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目标与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社会环境压力相叠加,改革如何深化,如何把握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时机与节奏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从国际来看,这一年,作为世界经济主要引擎的美日欧经济体已经明显放缓,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很可能滑向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3.
3月3日至13日,全国“两会”在北京举行。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后,境外媒体对此次“两会”将如何落实改革决定充满期待,并据此观察中国未来发展及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事关未来十年中国的发展,并将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海外主流媒体纷纷刊发报道评论,进行立体全景展示。总体上看,外媒的十八大报道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年终报道"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可能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不要以为只有国内的主编们会催年终策划,外媒也在做年终报道。2014年,中国在反腐领域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成绩。新年之际,国内外媒体不约而同地就这一话题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展望,但是路径、立场、视角各异,效果也千差万别。今天,就让我们从几个问  相似文献   

6.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2010年的中国给世界留下了什么样的第一印象?外国记者是如何描述中国形象的?涉华报道在国际舆论中占据什么位置?新华社中国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对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德新社、共同社、美国《纽约时报》、美国《新闻周刊》、英国《金融时报》等国际主流媒体1月份的涉华报道进行了综合分析,勾勒出境外媒体关注的涉华热点领域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7.
本期我们选取英国《卫报》的《从毛到市场的30年历程》和新华社播发的《1959及以后的西藏:纪念与"争议"》作为案例。作者分别总结了境外媒体经济报道的一些经验,涉藏报道在借鉴西方媒体写作技巧及在语境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本期以英国《金融时报》的《东莞的“民工荒”》和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中国给医疗制度开出药方》两篇文章为实例进行点评,通过分析外媒作者的视角和写作手法,启发中国媒体如何做好对外经济报道,以及宏观题材的对外报道。  相似文献   

9.
中国列居全球四大经济体之一,其经济状况、发展与走向对世界经济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有着160多年历史的英国杂志《经济学人》(又译《经济学家》)是一份被西方世界认为较为专业和高端、以时评和新闻分析为主的周刊。分析《经济学人》的对华报道,可以管窥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经济的评价,探寻西方主流媒体的对华报道框架。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之中,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疫情全球风险级别上调至"非常高"。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导致媒体对其的关注和报道远远超过埃博拉病毒。西方媒体的报道中,恐惧和恐慌是主要特点之一。同时,西方媒体报道中对中国和华人群体的歧视与偏见,值得引起足够关注与警惕。  相似文献   

11.
《文化学刊》2012,(1):133-133
郭志仪、马丹丹在《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撰文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国力的重要表现,先进文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学界共识。本文研究发现。满足一定条件时,不同的文化形态对于人们的消费水平有重要的影响,当一种文化形态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时候,国民消费水平和居民效用会得到提高,整体社会福利会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2.
正"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哦耶,十三五""要了解中国的下一步,你最好关注十三五、十三五、十三五……"2015年10月27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召开次日,这首描述中国怎样制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英文音乐视频《十三五之歌》就在新华社推特(Twitter)、脸谱(Facebook)、优兔(Youtube)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首发。朗朗上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