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问题解答吴丹问:贵刊1994年第10期登载的《英语表示“材料”、“工具”的介饲用法辨析》一文,文中第(七)部分最后这样提到:“介词in和with极易混淆,因两者都可表示‘用(以)’之意,须特别注意。其主要区别是,in构成的词组表示抽象意义,用不可...  相似文献   

2.
“in”与“on”在英语学习中是运用较多的两个词,即可用于表示时间,也可表示地点。一般来说,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指地点时,“in”表示“在…里面”,常指有一定的空间范围。如:intheroom,intbottle,inthebox等;“on”表示“在……的上面”,常与某物相接触的表面上,如:onthefloor,onthetablonthehill等。然而,在某些地点,人们常常将二者混淆,如:1.Somebirdsaresinginginthetree.Therearemanyapplesonthetree.(apples是树上长出来的,用介词“on”,birds是来的,而用“in”。)2.There'sabigwindowinthewall.T…  相似文献   

3.
bring、take、get、fetch和carry都有“携带”、“搬运”之意,但是,它们却表示动作的方向不同,同学们用起来极易混淆,先就它们各词的用法归纳如下: 1.take一般指携带或搬运的东西离说话的人而去。如:  相似文献   

4.
一、“知人”才能“善任”优化组合教师,做到人尽其才,首先就要了解每一位教师,这应该是园长的基本功。知人者智,只有“知人”才能“善任”。知人是优化组合的前提。作为领导者,园长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要花功夫对教师的思想状况、工作状况、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比如,某一位教师是擅长计算教学还是语言教学:是性格开朗还是内向的:是长于教学还是善于班级管理等等。还要了解教师近期的家庭情况、个人精力等。如某位老师要结婚,某位老师要临产,某位老师近期身体不太好等。另外,还必须了解教师  相似文献   

5.
田旭中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7,21(11):F0002-F0002
田旭中(1953-),四川成都人,当代书画家、作家、艺术评论家,成都画院院长,擅长国画、书法。绘画擅长水墨骏马和人物,作品形、神、趣兼备,卷气横生。书法诸体兼擅,尤精连绵草书,曾创作迄今为止全国最长的“毛泽东诗词草书长卷”。[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热学中有一些物理量,如:温度、热量、内能,由于概念相近,极易混淆.日常生活中,“热”字又具有多种含义,不但可以表示温度,还可以表示热量和内能。如“天气很热”的“热”表示温度;“冰融化要吸热”的“热”表示热量;“摩擦生  相似文献   

7.
能言善辩、能说会道都有善于说话、口才好的意思。前者表示“善于讲话,长于言辩”,多含褒义。如:“在辩论会上,他能言善辩,才思敏捷,赢得了阵阵掌声。”后者指很会说话,有时含贬义。如:“就凭她那能说会道的劲儿,死人都能说话了。”  相似文献   

8.
复句中的关联词,连接各分句,表示某种逻辑关系。关联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表达特定的语境中使用,表达特定的语义。由于对关联词的搭配及其意义了解不够,常常会造成使用上的混乱,从而产生病句,引起误解。现将几组容易混淆的关联词分述于下,以便辨别。一、“不管……也……”和“尽管……还……”“不管…也…”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不管…”分句表示无条件,“也…”表示由此而产生的结果。“尽管…也…”表示转折关系,前一分句和后一分句意思不一致。这两组关联词如果混淆了,就会出现病句。如:1、不管山路十分曲折艰险,…  相似文献   

9.
“+-×÷”符号第一次在数学书中出现是1498年,是一位德国数学家在他所写的数学书中首先使用的。在横线加一竖,表示增加;在“+”上减去一竖表示减少。但作为加减运算符号正式被公认,是从1514年荷兰数学家伊克开始的。“×”是在“+”的基础上发展的,它也表示增加的意思,所以是倾斜的“+”号,它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在1631年提出的。由于“×”与“x”很相似,在数学运算内容易混淆,数学家赫锐奥提出也可以用“·”表示相乘。“÷”也是奥屈特提出的,他用“:”表示除或比。也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如“-”。后来,把这两个符号…  相似文献   

10.
have和therebe是初学英语者必须掌握的一个语言点。它们都可译为“有”,但两者的用法极易混淆。现将两者的用法作些简要的归纳和比较,以便同学们能正确使用。一、have作“有”讲时,表示一种所属关系,即“某人有某物”,主语是第一、二人称单复数形式和第三人称复数形式时用  相似文献   

11.
so和such都可以用来表示程度,意为“这样”,“如此”。但在实际使用时,容易将两混淆。它们的主要区别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2.
王妍玮 《甘肃教育》2011,(11):53-53
“度”和“渡”是两个同音字,都有表示“过……”的意思,难免混淆,下面作一讲解。“度”是从时间上表示“过……”的意思,如“度假”、“欢度春节”。“渡”是从空间上表示“过……”的意思,它是形声字,“氵”表意,与“水”有关,表示“这一岸到那一岸”和“通过(江河等)”的意思,如“远渡重洋”、  相似文献   

13.
黄超 《高中生》2010,(4):34-35
常见容易混淆的名词 1.family, house, home home表示“家”。包括住处和家人,是比较抽象的概念;house表示“房子,住宅”,指建筑的房屋;family表示“家庭成员”,指家里的人。如:  相似文献   

14.
田旭中(1953—),四川成都人,当代书画家、作家、艺术评论家,成都画院院长,擅长国画、书法。绘画擅长水墨骏马和人物,作品形、神、趣兼备,卷气横生。书法诸体兼擅,尤精连绵草书,曾创作迄今为止全国最长的“毛泽东诗词草书长卷”。写作长于散文,尤精评论。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事并获奖,并被多个国际机构收藏。被国际十六个艺术机构联合授予“世界书画名人”称号。2004年至2007年曾五次赴美国纽约、洛杉机、旧金山、丹佛成功举办个人画展并进行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美国《世界日报》、《中美世报》、《侨报》、《新岛日报》及美国中文电视台曾…  相似文献   

15.
一、备至——倍至这是两个极易互用的词,常被人混淆使用。若组成短语“关怀备至”和“关怀倍至”,则这两个短语的结构相同,都是主谓关系;语义相近,都有“很受关怀”的意思;感情色彩一样,都是褒义。然而两者又有一些细微差别;首先,语义各有侧重。“备”说明“至”所涉及的对象和范围的广泛性、多样性,有“完全”、“全都”、“尽”的意思。如“备尝艰辛”表示所有的艰辛之苦都尝过。而“倍”表示“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no与not都有“不,没”的意思,而且两者只有一个字母之差,初学者极易混淆,现将两者用法区别如下: no可作形容词和副词。1)当它用于对疑问句作否定回答时,是副词,表示“不”的意思。如:  相似文献   

17.
﹃以至﹄与﹃以致﹄广东\周维芳关联词“以至”和“以致”都含有词素“以”,且读音相同,写法相似,往往容易混淆。就连报刊也时有误用。如:①该厂平时不重视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以至发生了这场严重火灾。②我们决不能容忍贪污、腐化、受贿以致索贿的现象存在。显然,...  相似文献   

18.
“度”和“渡”有时容易混淆,这里试作一辨析。“度”有两种读音。一读du:①表示长短的标准。如《书·舜典》: “同律度量衡。”郑玄注:“度,丈,尺也。”由此引申出“程度”、“限度”、“强度”、“适度”、“制度”、“法度”等;②表示有气量,有胸襟。如《汉  相似文献   

19.
“能”字在古今汉语中表示“能够”的意义,是大家都熟悉的。不过,由此引申开去,“能”还可以表示“善于”、“长于”的意义。尽管内涵和“能够”近似,但程度上显而易见是加深了。不少人对“能”的这一用法较为陌生。《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曾同韩信一块谈论将领们的才能:“上问曰:  相似文献   

20.
张瑾 《现代教育》2005,(11):63-66
被动语态是动词的一种特殊形式,表示句子中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汉语往往用“被”、“受”、“给”等词来表示被动意义。尽管教材中介绍了英语被动语态的构成、基本句型以及用法,但在实际运用中仍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形式容易引起混淆,对此,本文作一些概括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