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从会话含义理论出发,选取了电视剧《奋斗》中五个片断分析会话含义理论的运用并解释其语用功能。这有助于全面理解剧中对白的含义,欣赏其喜剧效果。  相似文献   

2.
陶莉 《海外英语》2011,(2):202-203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最后一部,也是最为阴暗和血腥的一部。整部剧充满了叛逆、谋杀、野心和权欲。女巫在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试图运用Grice会话含义理论分析女巫会话并重新审视女巫在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会话含义理论和合作原则为理论框架,分析美剧《绯闻女孩》对白中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通过对影视剧对白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中违反合作原则的研究,使读者和观众能够从隐含的会话含义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剧中人物的个性特征和人物之间隐含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王钰  王澍 《教育教学论坛》2013,(38):150-151
本文利用会话含义理论和合作原则为理论框架,分析美剧《绯闻女孩》对白中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通过对影视剧对白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中违反合作原则的研究,使读者和观众能够从隐含的会话含义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剧中人物的个性特征和人物之间隐含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曾经的电视剧《甄嬛传》红遍大江南北,除了剧中华美的服装、精致的妆容以及充满质感的画面,剧中人物的话语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主人公甄嬛的话语。本文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运用会话含义理论,从甄嬛的话语本身入手,分析了违反各种准则的情况下产生的会话含义和甄嬛语言艺术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会话含义最早是由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莱斯(Paul Grice)提出来的。会话含义分析现已成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该文从合作原则出发,对《绝望的主妇》中的对话进行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剧中的人物对话,揣摩说话人的会话意图,探讨会话含义产生的原因和目的。这不仅有助于观众更加理解剧中的人物形象,而且有助于观众感受语言的独特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H.P.Grice的会话含义为理论基础,试图从"合作原则"视角对莎士比亚的经典名著《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对话进行赏析,从而了解剧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莎士比亚戏剧独特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8.
含义是Grice意义理论的核心,包括规约含义和会话含义。由于Grice在界定规约含义时语焉不详,因此如何区分规约含义和会话含义一直存在争议。文章基于Grice意义理论的基本哲学精神,并以近些年来中外含义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为依据,探讨了规约含义和会话含义的本质和特征,进而以可鉴别特征为标准区分了规约含义和会话含义,从言者意图的基本事实出发,阐释了二者的共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语用测试、会话含义理论、会话含义测试的发展进行了探讨,论述了会话含义测试所取得的成果与会话含义测试所面临的问题,并指出传统会话含义测试应结合和借鉴实验语用学的方法和成果,从而使会话含义测试取得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0.
以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为理论依据,以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中的人物对白为实例,分析剧中人物对白对合作原则各项准则的违反所表达的会话含义.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建议中存在着概念含混的地方,导致指向不明,教学中容易造成混乱。应把握阅读“对话”与阅读教学“对话”的不同,阅读“对话”与教学“对话”的不同。真正在阅读教学中落实阅读教学“对话”的理论和实质。  相似文献   

12.
喜剧小品能否达到高境界,幽默技巧是关键性条件,而构成幽默的主要元素是语言。对于考察当下小品中的语言幽默,每年一度的春节晚会一直是一个绝妙的样本,赵本三的幽默小品也不例外。以赵本山的小品中的精彩对话为例,用隐喻观中原型范畴理论、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观和图式理论(SchemaTheory)分析其中的语言幽默。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aims to highlight how a scientific and critical approach is used in assessment dialogues during the last period of a practical, school-based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 The result is based on 13 assessment dialogues conducted in a course at a Swedish university, where one of the course objectives is to, ‘in a scientific way, analyse teaching situations based on learning theories’. The assessment dialogues were analysed drawing from Bernstein’s concepts of ‘classification’, ‘framing’, ‘horizontal knowledge’ and ‘vertical knowledge’. The result shows that only in a minority of the assessment dialogues are students expected to use theory as an analytical tool and to critically examine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The theory is used in a more instrumental way to legitimize what is considered the ‘right way’ to teach. On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critical tradition of academia is seldom observed despite being clearly stated in the learning goals. The link between general academic knowledge and more school-based contextual knowledge is often missing or not made visible by the students or the teacher educators, and normative content is still clearly prominent.  相似文献   

14.
电影对白的字幕翻译,若为佳译,则能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冯小刚执导的贺岁片《大腕》中的对白翻译是佳译的典范,因此,将其作为个案,进行描述性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以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为指导,分析了该片中八段对白的字幕翻译,从中发现了四种可行的翻译技巧,即直译、补译、套译和换译。经论证,灵活运用这些翻译技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再现原对白中的“会话含义”。  相似文献   

15.
间性理论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即文化间性理论.这一理论的一个特征就是多元主体的相互作用和对话交流.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多元文化主体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是交际活动的重要内容.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必然离不开文化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更加完善的文化间性理论将促进跨文化交际更加顺利地进行.  相似文献   

16.
非英雄化是纳博科夫长篇小说主人公的特点,“另类小人物”构成其作品主人公形象系列。纳博科夫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旨在与俄罗斯经典作家对话,颠覆传统的价值观,确立一种新的话语:在荒诞的20世纪,上帝死了,一切价值需要重估,失去了信仰和精神家园的人们陷入了“无家可归”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以杰生与其他角色的五个典型对话为语料,综合运用话轮转换策略、不礼貌策略及会话含意理论进行文学语用分析,从对话中的细枝末节揭示杰生的邪恶性格,如他对旁人的咒骂与怨恨,他的自怜和自我膨胀,以及其唯利是图的本性等。同时通过杰生与他人的对话动态揭示人物间的矛盾关系,尤其是他与迪尔西作为恶与善的极端代表所反映出来的人性的博弈,阐释了作品最深刻的主题,即唯有爱与坚忍才能拯救人类。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文学启蒙活动的对话既有一般教学活动中的对话,如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又有文学活动的特殊对话,包括文本自身内部的对话、文本之间的对话(文本间性)、文本与教师的对话、文本与学生的对话等.教学主体与文本的对话是文学阅读、鉴赏得以最终形成的关键.教育者必须研究这种特殊对话,在教学活动中正确、恰当地利用它.  相似文献   

19.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揭示了复调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复调小说理论史上一个创造性的发展.以此理论分析《名利场》这本小说中主人公、读者和作者之间以及自身的对话,不仅使作品本身折射出丰富的思想内涵,也使得我们对该作品中复调存在的可能性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石艳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4):109-110,112
2011年播出的电视剧《家,N次方》的台词中有很多对合作原则的违反,但并不影响交际的进行,通过从合作原则的违反角度分析电视剧《家,N次方》的经典台词,发现此原则同样适用于对电视剧台词的赏析,这部电视剧也正是通过对合作原则的违反使台词幽默经典,使电视剧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更加饱满,从而更加生动地体现了电视剧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