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尼·莫里森小说的历史背景多为美国历史尤其是美国黑人历史,其中的历史主体常常是社会生活中的边缘人物,体现了她的新历史主义创作思想。在《秀拉》中,莫里森将历史与文本相融合,以边缘人物的视角再现了20世纪前后的美国历史,揭开了被主流话语掩盖的黑人历史的面纱,通过戏仿历史来颠覆白人统治阶级的主流话语,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和霸权,并以边缘性创作策略和挑战权力话语的形式建构起黑人的主体身份,体现了莫里森对黑人生存困境及悲惨命运的关怀。  相似文献   

2.
20世纪20年代英国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在其长篇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深入探讨了两性关系、等级制度以及工业文明与人性的关系,以深刻的历史意识关注了作为边缘群体的女性和下层民众,揭露了他们被压抑扭曲的处境,用边缘的声音质疑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同时,通过描述女性和下层民众婉转表达自己意志的方式,曲折展现了边缘话语重塑社会秩序的愿望。  相似文献   

3.
在抗战时期的某些战争叙事中有一类所谓的"落后女性",她们远离民族主义,置身于主流话语的边缘,恪守着自己的生存状态。她们身上体现出浓厚的家庭性特征,即女性通常通过把握日常生活和对琐碎、细微、切己东西的占有而获得对生命的感觉,从而试图实现其个人性、情感性和私密性的满足,虽然这种满足在战时环境中很难实现。家庭性构成了抗战时期战争文学中另类女性书写样式,她们所携带的话语最大可能地挑战了主流意识形态,呈现出一定的革命性、自主性和话语自足性,显示历史的复杂多重面向,也提示我们注意历史主流叙述旁边的边缘声音。  相似文献   

4.
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是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以“三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深刻地影响着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机制,“去中心化”的传播趋势导致“把关人”机制弱化,“裂变式”的传播形式导致舆论控制难度大幅提高。新的传播环境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创新势在必行。以新文明理念引导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变革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由“灌输式”转向“互动交流”;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内容,在提升公信力的同时增强吸引力和说服力;改变传统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话语表达方式,打破主流意识形态与青年学生之间的隔阂,提高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守好意识形态安全“生命线”。  相似文献   

5.
以全媒体语境构建中学意识形态安全机制,是提高中学意识形态安全水平的内在要求。全媒体语境下,中学意识形态工作既存在官媒主流话语与中学生个人“麦克风”共存、官媒话语整体性与个人话语“断章取义”共生的情况,又存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导力消解、“泛娱乐化”削弱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威性、主流意识形态实践功利化明显等动态博弈。全媒体语境建构中学系统意识形态安全防范体制机制,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投放精细化、在社会实践中增强中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意识形态管控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性追求的背景下,“革”后小说经历了由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言人到作为民间意识形态的精英话语和民间话语的演变,在理性层面上,反映为从历史批判到现实关注与历史虚元的并行。这一演变既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深刻的结构性裂变,同时也昭示了中国现代小说乃至全部学艺术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多次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在不断回应政治经济环境的一系列变化中,采取了诸如以民生关切为基础,加强主流意识形态价值理念的说服力;推进理论创新,增加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力和解释力等一系列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举措,并取得巨大成就。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仍须在主流意识形态真正融入到民众日常生活、研究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规律加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进一步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让“主流意识形态”转化为社会大众普遍认可的“主导意识形态”等方面作出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学术著作的翻译中,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通过赞助人对译者与译本进行不同形式的严密操纵;同时,译者也通过对翻译对象与翻译方法的精心选择,引进新的理论观点与材料,某种程度上颠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朱光潜翻译黑格尔《美学》的坎坷历程与巨大成功,体现了处于边缘的美学著作的翻译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中心制约与边缘渗透的复杂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刘士林认为在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 ,讲“中国话” ,应特别注意关照现存的边缘话语和非主流话语 ;丁少伦从当代性、文化的具体性、文化的解构和创造等方面阐释了其出版理念 ;张强认为新的人文话语的选择的关键是人文知识分子的主体性和思想的先锋性 ;朱国华分析了中西方两种诗学叙事话语方式的优长和缺失 ;骆冬青认为主流之外的“边缘”、“正统”之外的“异端”是重新发现中国文化话语的灵魂的源地 ;刘墨分析了 2 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位置话语空间和类型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将自己学的目光投向了“软弱”和“不彻底”的凡人,关注他们被忽略和被压抑的人性的常态,更加贴近了历史化的主体及其精神世界。她对小说故事性的高度重视,摆脱了当时主流意识形态和启蒙话语强加在小说身上的重荷,体现了对小说这种体的充分尊重。她探讨了现代表现技巧和形式与传统通俗小说融通的可能性,并以其卓越的才华为“雅俗共赏”做了可贵且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铁凝是一位有着“大众文化的欢迎者,主流意识形态的支持者”盛誉的当代著名作家,她以女性成长为主题的系列创作向人们展现了各种思想、性情、命运迥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她的代表作品《永远有多远》《玫瑰门》《大浴女》等以对照性的方式形塑了“白天鹅”与“黑天鹅”两类道德选择截然不同的女性人物,通过对她们道德与伦理的探索,揭示了女性精神成长的内在动因,同时也引发了人们深层次的道德思考。  相似文献   

12.
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全球化背景下西方话语霸权的强势渗透、马列基础理论研究创新滞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体责任缺失等严峻问题,同时新出现的自媒体话语传播模式更削弱了传统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权威性。为此,高校要积极发挥党委作用,坚持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的政治性;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思想觉悟,增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的实践性;与时俱进理论创新,增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阐释力;全方位构建符合大学生特点的自媒体表达平台,增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国内发展建设目标不断推进,中国国内意识形态领域态势根本转变,世界各国密切关注中国发展、世界“西强我弱”话语态势开始松动,这是新时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创新的重要变量机遇。而抓住变量机遇不断推动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创新,不仅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语、中国共产党人实践话语、西方话语资源要素中合理成分的多元存量中甄鉴、糅合、出新;还需着力新概念拓宽中国话语的国际辩论空间、采用新形态推动中国话语的增量传播、厚植青年力量推进中国话语的在场交流。  相似文献   

14.
逃逸是萧红对现实世界所做出的一种叛逆姿态,也是她躲避苦难的程式.为了反抗父权的钳制,她离家出走;为了逃脱男权的樊篱,她选择离异;为了逸出主流创作话语的制约,她主动将自己放逐到边缘.萧红通过富有女性特征的书写,言说独特的生命感悟,并以此来打开自我救赎的通道.  相似文献   

15.
蒋韵是当代特立独行的女作家,她以悲情书写表达对女性的思考,但她不依附于既有的主流话语的变迁,而是对社会宏大主题、女权主义以及个人化写作的自觉疏离。不寻常的个人生命史、文学阅读史,是蒋韵切入“悲情”的内在动因。本着对女性个体生命的尊重和关怀,以女性的视野展现了独特的历史场景,以不可化约的生命体验,写出了复杂、矛盾、富有张力的女性生存结构,蒋韵用文学构筑女性生命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6.
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认同是建构和维系民族国家精神生活秩序,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关卡。融媒体时代,高校面临着西方强势话语冲击、话语供给意识萎靡、主体话语表达业余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认同的现实困境,在分析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认同薄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创新话语生产机制、巩固话语发展机制、提升话语表达机制,实现和提升高校主流意识话语认同。  相似文献   

17.
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微博、微信、抖音为主的自媒体平台越来越重视娱乐性,导致“娱乐泛化”现象严重,这给自媒体场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要提升自媒体场域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就必须从构建权威话语主体、丰富话语内容、创新话语方式、持续优化话语环境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8.
“男性视角”、“女性意识中心”是亨利·詹姆斯“美国女孩”小说系列常用的叙事策略。以女性主义切入叙事技巧层面为探讨小说的社会意识形态提供了别一有效阅读立场;以此,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探讨“男性视角”、“女性意识中心”两个叙事模式,“美国女孩”文本之性别政治即浮出水面:在“他”的眼光中,“她”是欲望的对象化,是物的存在;而其自身意识深处,“她”们已内化男权文化而认同自身的客体身份和边缘状态。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社会性信息资源分发的支撑技术,算法推荐已经成为影响或改变社会价值取向的新兴权力,这把“双刃剑”正在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产生不容忽视的重大影响。算法推荐带来的相关挑战有不利于社会共识生成、解构主流话语权威、引发公众信任危机以及资本逻辑冲击主流价值观等;同时,也应抓住算法推荐赋能主流意识形态的机遇,通过技术规范、法治监管、主体自律、价值引领的策略,充分发挥算法推荐的积极作用,有效避免和抑制其负面影响,助推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  相似文献   

20.
以电视为主要传播媒介的广告,使当今女性走上了绚烂多彩的舞台,拥有了无可比拟的绝对优势.电视广告反映并影响着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是一种被观看的客体,这些形象依男权话语而塑造,是以男性话语为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对女性身份建构的期待,同时也为女性提供了维护男权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参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