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近日,雅思考试的评分标准、分数报告解释及口语、阅读、听力、写作等级评分细则首次通过媒体发布,同时刊登在其官方网站www.ielt.sorg上,随时供考生查询。按照《IELTS评分标准、分数报告和解释》,考生成绩共分为九个等级。成绩报告单上有听、说、读、写四个部分的分项得分,也有  相似文献   

2.
黄牧航 《历史学习》2006,(11):42-44
在近二十多年的高考命题历史中,历史科主观题的评分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采点评分,二是层次评分。采点评分大家都很熟悉,其原理就是把参考答案细分为若干个落分点,然后以落分点为标准对照考生的答案,如果考生写出的字句与落分点相同或相近就可得分,否则就丢分。层次评分就是把参考答案从低到高分为若干个思维层次,阅卷教师不太在乎考生是否答对了相关的字、句,而是着重判断考生是否回答出与某个层次相近的意  相似文献   

3.
评分标准是测试构念的可操作化体现。本文介绍了EBB评分标准的定义和优势,尝试了如何基于考生真实的测试表现数据,为一项低风险的大规模初中英语口语测试制定EBB评分标准,并基于项目反应理论,利用多面Rasch模型对其进行效度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包含语音语调、准确性、交际有效性和任务完成度四个评分维度的EBB评分标准符合分割指数、平均测量值和未加权均方拟合指数等关键测量指标要求,具有较好的效度,并且分数段划分合理,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中各科试题均由客观题及主观题组成,客观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选择题已完全采用光标阅读机(OMR)进行阅读。快速、准确,其评分误差几乎等于零,而主观题部分则由评判老师对考生的纸答卷进行评卷。由于主观题部分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论证分析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该部分的答案也必然是活答案,其评分标准的掌握也相应是灵活的,再加上不同的评卷老师个人思维定向的  相似文献   

5.
丁卫东 《学语文》2004,(1):1-32
从2000年开始,高考作文的评分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发展等级虽然只有10分,但从评卷结果看,此项拿到平均分值的考生仅占11%。所以强化发展等级的训练,成了高考作文教学的重点。笔者对近两年百余篇高分卷进行了分析,发现发展等级得高分的最关键之处是“有文采”。在发展等级的四个评分项中,广大考生最易理解和接受的也是“有文采”这项,他们认为通过努力最能见效的也是此项。根据以往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评分标准,“有文采”这项有明确的三个评分点:(1)用词生动,词语丰富,句式灵活;(2)善于运用修辞手法;(3)文句有意蕴。其实,“有文…  相似文献   

6.
CEF-4(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写作部分是对考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测试。应试者要在30分钟内写出一篇不少于100字的高分文章,并非易事,要解决这个难题我们首先要了解CET-4作文的有关评分准则。四级作文满分为15分,评分标准分为六个等级:  相似文献   

7.
对于文综合而言,较难把握的是主观题的解答,考生要认真研读《评分标准》,把“踩点”和“踩意”结合起来进行解答。“踩点”是指答的要点是否全面,一般来讲,每一个材料解析题都有若干个采分点,触到采分点就可得一部分的分,未触到也不倒扣分。“踩意”是指意思与参考答案相似,评卷老师不会“死抠”参考答案,只要表达的意思比较接近参考答案,表述清楚明确就可以适当得分。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的江苏省政治高考考试说明中主观题的评分方式有重大调整,"突破了常规的评分方式,采用综合等级评分"。从考试说明提供的具体评分方式来看,这种综合等级评分运用了SOLO分类评价理论。一、SOLO分类评价理论SOLO分类评价理论是香港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比格斯首创的学生学业评价方法,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根据SOLO分类评价法,比格斯把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划分为5个层次:第一层次,  相似文献   

9.
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从试题的类型和评分标准看,重视了现代文,重视了阅读能力,突出了写作;从若干题目的内容来看,注重了考生的比较、分析和综合等实际运用能力;从作文的评分标准来看,  相似文献   

10.
IELTS总分及单项评分标准细则公布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公布了最新的《IELTS评分标准、分数报告和解释》,内容包括雅思(IELTS)考试评分标准、分数报告解释及口语、阅读、听力、写作等级的评分细则。按照《IELTS评分标准、分数报告和解释》,考生成绩从1~9分为九个等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逐步更新,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但沿用多年的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评分标准并没有与时俱进,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笔者认为,与《课程标准》相对照,它存在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要求偏低的问题;与托福等考试的写作评分标准相比较,其整体评分方式不确定度相对较大,分项式描述不尽合理。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良的整体评分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启动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的"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这是我国证书制度建设的一次重要探索,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具有重要的影响,其成功实施的基础是高质量的技能考试。世界技能大赛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技能考试。分析发现,"世赛"试题具有采用反映典型工作任务的竞赛题目、真实性评价考试模式、分析性量规,以及主、客观评分相补充的评分标准等特点。这启发我们,在"1+X"技能考试的设计中,应全面理解当代社会"技能"的涵义,采用真实性评价设计策略,关注行动能力,并借鉴能力测评理论开发高质量情境性考试题目。  相似文献   

13.
批判性思维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所必备的高阶思维,在线交互活动是发展学习者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对在线交互活动中批判性思维的行为特征及其发展轨迹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故基于“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课程,采用滞后行为序列和认知网络分析对学习者批判性思维发展轨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学习者批判性思维行为模式呈现多元化态势,批判性思维深度在不同阶段的表现有所不同;(2)核心参与者批判性思维行为在“创造”层级占据首位,边缘参与者批判性思维行为在“分析”层级占据首位;(3)学习者可分为优秀型、被动型、问题型和跟随型四种类型;(4)提问次数、被教师回复次数、被同伴回复次数与“评价”和“创造”层级的批判性思维显著相关,被点赞次数与“评价”层级的批判性思维显著相关,回复他人次数与“理解”和“分析”层级的批判性思维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周群 《考试研究》2012,(6):3-19
学业水平考试中学科能力内涵及其结构居于核心地位,也是考试有效性或效度的核心内容。本文以教育考试设计的理论框架模型为指导,提出了建立高中学业水平学生模型与课程内容标准的关系,指出应当依据课程内容标准确立学业水平考试学科能力内涵及其结构,提出了确定学业水平考试学科能力内涵及其结构的程序和方法,并以上海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为例,呈现了该学科考试的学科能力内涵及其结构。同时,命题、组卷和评分标准的制定是学业水平考试的中心环节,根据教育考试设计理论框架模型中的任务模型及评分模型,命题阶段必须保证命制的每一道试题要考查一定的学科知识和认知技能;试题考查的认知技能应该与考试大纲或课程内容标准相应知识内容的认知要求保持基本一致;每道试题的评分标准的评分准则应该与试题考查的认知技能的认知要素保持一致,且评分的等级应该能够真实地反映考生在相应认知技能上的实质差异。高质量的试卷还要求其考查的认知结构和知识内容结构与课程内容标准的认知结构和知识内容结构保持基本一致;整卷试题考查的认知能力与课程内容标准相应知识内容认知要求的一致性也应达到一定的指标。在我国当前的考试实践下,知识内容结构与课程内容标准的知识内容结构保持一致存在一定的难度。目前可行的操作方法是试卷考查的知识内容领域(或一级主题)及其权重必须与课程内容标准保持基本一致;每个内容领域(或一级主题)内尽可能覆盖比较多的知识内容主题(或二级知识内容主题);每个内容领域(或一级主题)内以考查主干知识内容为主,主干知识内容权重应明显高于次要知识内容的权重。  相似文献   

15.
教师学习策略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自行研制的教师学习策略调查问卷,通过对523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对教师学习策略结构维度进行了探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都表明,教师学习策略是由七个具体的学习行为,即反思实践、专业对话、阅读规划、观摩学习、拜师学艺、记录研思、批判性思维构成的。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教师学习策略七因素存在一个二阶的三维结构,即交互学习、探究学习和批判性思维。教师学习策略结构提供了教师培训的内容框架,研究量表可以作为测量中小学教师学习策略的有效工具,并可用于预测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翻译中的传统思维方式——高职高专学生翻译能力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方式影响翻译策略的选择和翻译能力的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翻译能力表现为词汇、句子理解不够准确,缺乏基本的翻译技巧及文化、文体知识。针对上述翻译能力现状,分析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整体性、形象性、主体性及直觉性对翻译能力的影响,以期促进高职高专翻译教学。  相似文献   

17.
The futility of attempting to codify academic achievement standard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Creativity assessment commonly uses open-ended divergent thinking tasks. The typical methods for scoring these tasks (uniqueness scoring and subjective ratings) are time-intensive, however, so it is impractical for researchers to include divergent thinking as an ancillary construct. The present research evaluated snapshot scoring of divergent thinking tasks, in which the set of responses receives a single holistic rating. We compared snapshot scoring to top-two scoring, a time-intensive, detailed scoring method. A sample of college students (n = 226) completed divergent thinking tasks and measures of personality and art expertise. Top-two scoring had larger effect sizes, but snapshot scoring performed well overall. Snapshot scoring thus appears promising as a quick and simple approach to assessing creativity.  相似文献   

19.
中学理科教师胜任力是理科教师胜任理科教育教学工作所需具备的关键能力、师德品格特质与科学思维。本研究基于理科教师胜任力的操作性定义,构建了理科教师胜任力的理论模型,包括教学实践能力、育人能力、教师专业伦理、科学观念与思维4项核心要素。依据该模型对国内外理科教师专业标准等7份文本材料进行编码,分析各构成要素关键词出现的频次,结果显示教学实践能力在文本材料中出现的频次最高。基于30位德尔菲专家调查数据的模糊性收敛分析,结果表明各构成要素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对专家共同体展开的层次分析调查显示,育人能力的权重在4项核心要素中居于首位,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中学理科教师胜任力模型符合新时代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study, we describe a framework for monitoring rater performance over time. We present several statistical indices to identify raters whose standards drift and explain how to use those indices operationally. To illustrate the use of the framework, we analyzed rating data from the 2002 Advanced Placement English Literature and Composition examination, employing a multifaceted Rasch approach to determine whether raters exhibited evidence of two types of differential rater functioning over time (i.e., changes in levels of accuracy or scale category use). Some raters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ir levels of accuracy as the scoring progressed, while other raters displayed evidence of differential scale category use over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