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数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我校为丹阳市第一批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实验学校。99年就提出了“小班化教育”的课题并加以研究,后被列入镇江市级课题。2000年9月在一年级新生中进行实施,去年9月又在一、二年级推广开来。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小班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较为显著的成效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认可。小班化教育已作为我校推进素质教育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陈玉云 《江西教育》2004,(17):22-24
小班化教育是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以缩小班级规模为手段,使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发生全新变化的一个过程。它的目的是改善教育综合效益,而这种“新”是相对于传统大班教学的组织方式而言的。如果仅仅缩小班级规模,而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的,没有任何形式的变化,那么,这种教育只能称其为小班教育(或小班式的大班教育).然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机的教学改革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计算机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兴趣。再有就是实践的能力和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5.
我校是大兴区西红门镇的一所完全小学,地处城乡交界处,具有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基本条件:首先,镇领导支持--小班化教育,资金是必不可少的,镇里投资30万元改善校舍,为我们实施小班化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其次,从教师素质水平看,我校15名任课教师中有12人达到大专以上学历,而且接受信息快,勇于改革;再次,从班额看,我校六个班的人数都在18人~29人之间.  相似文献   

6.
7.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要,职业学校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小班化教育的构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班化教育的研究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它将成为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小班教育实质上就是要构建一个适合少年儿童自我生存与发展的教育环境,其宗旨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9.
小班化教育是近几年出现的新生事物,以大班教育为参照,从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角度对它所依存的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教学论角度和实践层面对小班化教育的资源配置、教学原则和方法、师生关系、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0.
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分享各种教育资源,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教师交往、沟通,得到个别化的教育,增加优质教育的机会等,通过探求、摸索、借鉴、吸收,我校创建了小班化课堂教学“25”模式,旨在通过对教学形式中量的强化,来实现最优化教育,从而达到质的飞跃,使小班化教学在实践中更富有操作性。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它的核心在于情感、自主、探究、合作等方面,与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内涵具有一致性。下面就我校的小班化课堂教学进行阐述。一、…  相似文献   

11.
王敏 《辽宁教育》2005,(5):14-14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是要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所谓的教育公平,是指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公平、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纵观目前教育现状,我认为小班化教学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条有效途径。我校是在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认真剖析学校的现状之后,于“十五”初期开始实施小班化教学的。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尝到了甜头——小班化教学推动了教育的公平,小班化教学使学校摘掉了薄弱学校的帽子,小班化教学使我校学额在大多数学校呈下降的趋势下反而逐年上升。教育机会的公平是所有学生祈盼的。每个学生…  相似文献   

12.
杜好 《大学教育》2014,(6):11-12
面向21世纪的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追求个人的全面均衡发展。全面发展的个人,同时也应是具有个性和主体性的人,发展人的主体能力已成为顺应历史与时代发展的重大课题。小班化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是在缩小班级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管理观念、办学宗旨、教学模式、评价机制的改革,促进学生全面而又有主体性意识的培养。本文通过剖析小班化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的有利条件,以期对小班化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提出新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恩兵 《考试周刊》2014,(51):47-47
<正>所谓"小班化教育",指的是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以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并充分照顾其个性特长为目的,通过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育实施过程、教育策略和教育方式等改革而形成的一种优质化的班级教育教学活动形式。经历一年多的实践,我对小班化教育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有了很多感悟……一、小班化的数学课堂,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它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  相似文献   

14.
陈文婕 《现代语文》2006,(5):112-113
伴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小班化教育成为必然的趋势。在“小班化”的课堂里,师生间的距离缩小了,学生直接沐浴教师阳光的机会增多了,学生创新学习的时空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这种变化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小学小班化教育是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它的目的是改善教育综合效益。小班化教育是以缩小班级规模为手段,使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发生全新变化的一个过程,其关键是教育活动的方式、方法有一个全新的变化。而这种“新”,是相对于传统大班教学的组织方式而言的。如果仅仅缩小班级规模,而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的,没有任何形式的变  相似文献   

16.
于静 《吉林教育》2005,(6):15-15
创新教育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精选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创新型的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18.
1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中学生应具备的物理能力 新课标要求中学物理教师应加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必备的能力主要有: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等.这些能力紧密相关,相辅相成.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极大地促进其他能力的形成,反过来,学生的思维过程,严密的推理过程也是创新和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小班化教育的理论基础是教师上课时的视野覆盖范围。国外一项“视野与文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视野覆盖范围一般不超过25人,超过这个范围,教师的视野关注就会顾此失彼,即超过的人数越多,教师顾及不到的学生也越多,造成教师只得抓两头带中间,比较多地关注好与差的学生,中间学生  相似文献   

20.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涵义,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中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