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语言暴力远离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暴力是攻击行为的一种形态,凡意图引起他人身体的、心理的伤害行为都被认定为攻击行为,而暴力专指造成身体伤害(包括心理伤害)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目前校园内日渐趋多的暴力现象入手,较为透彻地分析了校园暴力的特 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和控制校园暴力的有效途径,呼吁全社会都要关心爱护 青少年。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师生双方沟通的过程,作为沟通的重要媒介——语言,在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语言暴力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关语言暴力的话题,也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语言暴力现象折射出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让语言暴力远离学生,应该成为人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4.
【引言】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原本应该用美好、纯真等词语来形容的花季少年,却越来越多地与暴力、血腥、行凶、杀人等词语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校园暴力频频发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职业学校的校园暴力问题也受到了重视。对职业学校的校园暴力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从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四个层面提出一些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校园安全,为了让全省1800万中小学生有一个安全,快乐的学习环境,河南省教育厅把2006年定为全省“校园安全年”,并成立了校园安全年活动领导小组,由蒋笃运厅长亲任组长,省教育厅已经下发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切实抓好校园安全,保障孩子们有一个安全,快乐的学习环境。作为影响校园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校园暴力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近年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且情节愈加严重,其原因主要有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失当、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社会不良现象的负面影响以及政府教育资源存量不足及其配置不合理等。为了最大程度抑制校园暴力,建议从政府决策、社会关注、学校管理、家庭教育等方面采取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翻阅检察机关提供的关于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及行政人员职务犯罪的案卷和相关材料时,记者的心里是不平静的。素有"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的教师,竟然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让人感到心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我国校园暴力事件中的很多施暴者将其施暴过程录制成视频上传、分享,影响恶劣。所以,如何有效地预防校园暴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校园暴力引起重视,直到今天,校园暴力在日本仍被视为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日两国校园暴力现象发生的原因,给出一些相对合理的解决措施,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五个维度预防我国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8,(8):183-184
近年来,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在给我们带来丰富资讯的同时,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新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我们对于"网络暴力"变的不再陌生,网络暴力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网络现象,这种暴力的形势借助于网络平台,对他人进行言语与舆论的攻击,对人们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尤其对于正处在中小学教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净化校园网络环境,预防校园网络暴力,对维护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地分析了校园网络暴力的成因,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校园暴力事件却层出不穷,这严重影响着校园未来的发展。校园暴力中语言暴力出现的频率远比肢体暴力多。语言是人类交流沟通的纽带,是叩问心灵的钥匙。语言暴力造成的心理伤害是难以磨灭的,尤其是对于正处在发育成长阶段的未成年人,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校园中的语言暴力现象。本文将校园中的语言暴力分类并探究其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保护未成年人、防止校园暴力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校园暴力,本文以美国为代表,对其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美国校园暴力可分为欺侮、枪击、性骚扰及网络暴力,近几年呈现集中化、低龄化、严重化趋势。校园暴力的原因较为复杂,个人方面有个性问题及成瘾问题;家庭结构的改变、家庭暴力和不当家庭教育方式同样会诱发校园暴力;学校教育中自由观念过度、道德教育缺失以及应对方案不足使校园暴力恶化;同时,社会中暴力文化泛滥、枪支管理漏洞及种族歧视问题也留下了诸多隐患。  相似文献   

13.
肖顺凯 《教师》2014,(5):7-8
学生弑师的恶性案件近几年连续发生,震惊教育界。人们不禁要问师生关系怎会这样?怎样防范校园暴力?怎样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本文从地方政府偏颇政绩观,学校、老师弱化思想道德、生命、法制教育,青春期学生冲动,应试教育下师生关系扭曲,特别是师德失范、老师自我保护意识差、不良媒体渲染校园暴力等方面剖析了学生弑师的原因,进而提出政府科学评价学校办学绩效,学校、老师淡化升学成绩,强化学生孝心、爱心、感恩之心教育等措施,以防止校园暴力,构建新型的互尊、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刘晓静  刘敏 《中学教育》2020,17(1):34-40
校园暴力是一个跨国别的全球现象,是贯穿不同年龄阶段同时又凸显某年龄阶段特征的心理现象,是超性别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性别倾向性的社会现象。关系攻击(relational aggression)作为校园暴力中的一种现象、类型,不仅共享了以上特征,还具有女性倾向性、隐秘性、难以识别等特异性特点。关系攻击不仅与攻击者的自身因素相关,家庭、社会-文化因素也参与其中。其后果不仅影响关系攻击受害者的学习、社会-心理适应问题,关系攻击的施行者也会面临一定的社会问题。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对教师和家长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专家干预以及经验共享和角色扮演等是应对、干预关系攻击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日本校园暴力频发,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日本校园暴力频发有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对此,日本政府及时进行反思,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如在教育改革中突出德育的主导地位,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作等。  相似文献   

16.
吴闽波 《文教资料》2008,(6):114-116
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而安全的成长环境,是学校和社会的责任.近些年来,媒体报道了一些学生在学校受到暴力导致身心伤害,甚至丧命的事件,其中典型的有2004年的马加爵杀人事件.但在面对校园暴力引发的危机时,许多学校管理者因缺乏处理危机的经验和必要的危机管理指导而不能及时对危机事件进行防控.笔者试图为如何及时、有效地防控校园暴力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威胁校园安全的事件频繁发生,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一度成为热门词。随着研究的推进发现,大量学者在文章中将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相互替换、混淆使用。而实际上,"欺凌""暴力"并非同一概念。本文中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联系表现在:目的性、伤害性和研究空间的一致性;其区别有:本质、类型、行为主体和年龄划分方面。本文从暴力、欺凌的词源入手,证明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不是一个概念,并找出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8.
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已严重危害校园安全,影响学生成长。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苏中三市就高职院校校园暴力的内涵、发生时间、地点、主客体、可能的引发原因、现有防控机制、防治建议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初步分析,认为很多高职院校和社会对校园暴力问题尚未引起足够关注,相关防控机制建设明显不能适应需要,亟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防控机制,维护校园秩序。  相似文献   

19.
校园暴力事件近年来频发,事件的性质不断升级,成为困扰家长、学校与社会的一大难题;同时还呈现出新的趋势:暴力行为者低龄化,女性施暴者数量上升,躯体伤害与心理羞辱并存.文章从文化的角度解读了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并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校园“语言暴力”的心理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语言暴力”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校园问题和社会问题。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和心理学知识,从心理层次剖析了校园“语言暴力”的危害性、产生原因以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