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初至今,我国的声乐艺术经历了从多种观点相争到多种唱法相容的曲折而复杂的发展历程,其核心问题就是关于"土唱法"和"洋唱法"的声乐艺术观念及其关系的问题.一代代的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声乐理论家都致力于探索和研究西洋演唱技法和中国民族特色的契合点,目的就是立足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汲取西方文化精华,追求演唱风格的多样化,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学派,使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植根于中国辽阔土地之上,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地域风格。并涵盖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可谓是博大精深,一直为中国各民族人民所喜爱,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声乐艺术形式。然而,当前的民族声乐演唱风格单一化,这个问题是近年来人们讨论的热点。本文从民族声乐演唱为切入点,正确处理和诠释作品,更好地突出、体现个人独特的演唱风格和艺术魁力。  相似文献   

3.
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既是对传统民族声乐的传承,同时也是在吸收了各民族音乐、文化精髓,以及西方演唱风格的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发展。因此,从音乐艺术发展的角度来讲,通过对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特征的分析,来推动民族声乐的多样性发展,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融合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具体的声乐作品,对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特征和演唱风格进行探究,以期实现对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地域及文化传统,造就了每个民族独具特色的演唱风格和表演技巧。为了提高民族声乐艺术的水准,应坚持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健全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丰富表现形式和内容,提升民族声乐的地位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根植于中国的土壤,它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伴随着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而形成的,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特点、欣赏习惯和审美意识。数千年来,它形成了多种声乐艺术品种,积累了浩翰的曲目,创造了独特的演唱技法,形成了中国式的演唱形式与风格特点,并造就了无数深受人民爱戴的歌唱家,逐步形成和完善了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理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相信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将以其不朽的美学价值丰富着世界声乐艺术的宝库。一、中国民族声乐的音色美实践证明,一种特定的音色代表~种特定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6.
龚琳娜的演唱风格在声乐界曾引起了轩然大波,对于她的演唱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龚琳娜的演唱风格进行分析、刍议,或许能对中国民族歌曲的现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的民族艺术历来奉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因而对龚琳娜这一看似"不一样"的歌者进行剖析,对声乐演唱艺术模式和种类的繁荣与发展或许也会起到积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民族声乐男高音是一种富于个性化表现的声部类型,如何从演唱风格的角度实现个性化培养是当今民族声乐男高音训练的重中之重。这不仅有利于传统声乐艺术的有效传承,而且还有利于现代民族声乐艺术体系的构建。本文分别从唱法技术、音乐风格以及综合文化修养方面探讨了民族声乐男高音个性化演唱风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浅谈山东民歌中的方言及演唱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声乐是一个基础雄厚,力量强大,影响力越来越广泛的声乐学派,滋养这旺盛生命力的歌唱艺术的正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演唱山东民歌和演唱其他民歌一样,都是用民族唱法,而且是属于我国北方汉族运用较普遍的唱法类型,在其演唱风格中也是有着其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想要使民族声乐演唱的艺术表现得到进一步提高,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分析其内部所涵盖的多种艺术特征,对我国民族声乐演唱风格的多样化进行学习与掌握,了解语言、风格上的特点,进而对我国民族声乐演唱的艺术表现展开全面而系统地探究,使我国民族声乐得到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跨界演唱风格"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渐形成的我国特有的演唱风格."跨界演唱风格"淡化人为的歌唱方法界定,注重艺术作品情感的表达,强调歌唱为表达声乐作品的情感服务,使演唱在民族、美声、通俗和原生态演唱风格之间自由转换,将几种演唱风格巧妙地融会贯通、兼容并蓄、优势互补,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声乐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探究"跨界演唱风格"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谭晶是中国声乐界著名的青年歌手,是国内外艺术领域的一颗新星。她大胆创新,博采众长,将多种唱法融为一体,把传统与现代的演唱风格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跨界演唱风格。本文从谭晶演唱风格形成的原因及其风格特点入手,对谭晶声乐演唱技法进行分析,深入研究其唱法特点的融合,这样不仅能正确把握这种趋势对我国声乐艺术的影响,并指出其局限性,为声乐艺术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民族声乐是一个模糊性的概念,既是对整个中华民族歌唱艺术形式的统称,又可专指传统曲艺形式中的民族声乐唱法。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狭义上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形式。民族声乐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且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曲折的发展历程。民族声乐艺术有着民族特色及鲜明地域性的审美特征,新时代的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发展趋向多元化、大众化和通俗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族声乐应该包括民歌、戏曲、曲艺等一切用来表演的各种艺术形式,也有人把它分为民歌、说唱、戏曲和民族新唱法四大类。本文所提及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主要是指民歌及民族新唱法。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在公元20世纪经历了自其诞生以来最为坎坷与艰难的岁月。改革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中国现代民族声乐不仅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吸取了民族特有的戏曲和曲艺艺术精华,对内建立了深刻而客观的身份认同,而且在文化、思维、艺术特色、演唱风格等多个层次上与国际接轨,也摄取了众多来自西方的营养,体现出了无尽的艺术魅力和演唱风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中国现代民族声乐不仅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吸取了民族特有的戏曲和曲艺艺术精华,对内建立了深刻而客观的身份认同,而且在文化、思维、艺术特色、演唱风格等多个层次上与国际接轨,也摄取了众多来自西方的营养,体现出了无尽的艺术魅力和演唱风采.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密切,国家之间文化交流与融通的比重也在逐渐增加,音乐作为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其发展的多元化已成必然。在文化发展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也脱离不开这种趋势,不论是对演唱技巧的讨论还是演唱风格的变化,都是我们对民族声乐发展的一种探索与实践,文章从中国民族声乐的含义入手,简单阐述了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中国民族声乐发展多元化的特征,以及对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做一些思考建议,以期能够为推动我国声乐艺术的创新进步贡献绵力。  相似文献   

17.
论张权美声唱法民族化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蔚 《闽江学院学报》2012,33(3):123-126
张权在美声唱法民族化道路上的探索主要包括:探寻字声间的联系与平衡,以达到准确地表情达意;融汇传统声乐艺术行腔和情感表现的技巧,使演唱富有民族韵味;继承传统声乐艺术的美学传统,形成内在含蓄、典雅真挚的演唱风格等。她的声乐艺术探索为民族声乐艺术走向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我国声乐艺术历史悠久,形式多样,产生了丰富多变的演唱风格。和其他国家的声乐艺术一样,声乐艺术最初产生于人们的教育、爱情、宗教、劳动等方面中,是情感表达的艺术,声乐艺术自出现开始,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声音、情感、形体表演是声乐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对观众的吸引力以及情感的共鸣。本文在民族声乐形体表演的基础上,探讨声乐欣赏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9.
歌唱家宋祖英,中国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近年来独具东方魅力出色地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并形成广泛的影响.宋祖英倾心作品的发掘、引申、赋予创新的内涵、新的生命.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开拓了新的领域,并初步奠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民歌是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重要组织部分,它们继承了本民族先辈的音乐审美趣味,表达了当下本民族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是音乐艺术历史与现实的集合体。湖北长阳土家族山歌作为典型的少数民族民歌类型,一方面与长阳土家族山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又展现出了长阳地区特有的音乐文化底蕴。通过对该地区山歌艺术特色和演唱技巧的探析,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对声乐教学及演唱风格的多样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