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贵州省丹寨县卡拉村是一个典型的苗族聚居村寨,卡拉村苗族同胞编制鸟笼历史悠久,世代聚居的卡拉村苗族同胞,素以鸟笼编制技艺见长,家家都会编制鸟笼,户户都有能丁巧匠。编制的鸟笼主要以楠竹、金竹、雷竹等为原材料,坚固耐用且不变形,制作工艺精湛,造型奇特,古朴亮丽,美观大方,深受人们喜爱,远近闻名,不仅畅销省内外,还远销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以及欧美等地。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是一个苗族聚居的行政村,手工鸟笼工艺在该村源远流长,卡拉鸟笼选材考究,做工精细,外销省外及东南亚地区。该村85%以上的农户以制作鸟笼为主要经济来源。在卡拉村进行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对卡拉鸟笼这一民族工艺的制作作详细的介绍,并为综合开发卡拉村鸟笼工艺和民族风情生态旅游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苗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创造了璀璨的民族文化.祭桥节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反排村的苗族传统祭礼节日之一,节日的举行体现了当地苗族同胞的神(鬼)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起着维系族群团结的作用,是民族凝聚力、民族文化传承和社会价值体现的重要载体.在当前新的历史语境下,反排村苗族祭桥节的社会功能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本文笔者将着重从台江县反排村的苗族祭桥节认知功能、维系功能、娱乐功能及文化传承功能等方面的社会功能来探究其深层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刘朝汉  胡永强 《贵州教育》2012,(18):49-F0003
古今演绎风雅颂,学海邀游泛舟忙!鲤鱼村是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繁衍生息在这里的苗族、布依族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财富。这里的民情民风、生活习俗、歌舞音乐、民间工艺、民间美术等民族传统文化世世相传,凝聚了苗族,布依族人民的精神,印记了苗族、布依族人民的情结,折射出苗族、布依族人民深邃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位于贵州省雷山县东北雷公坪之麓、白水河之畔的西江镇,是全国苗族最大聚居村之一,有“千户苗寨”之称。西江苗族民间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蕴含了苗族人民千百年来的审美理想,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瑰宝。本文侧重从美学的质朴美、崇高美、诗意美三个角度对贵州西江苗族民间文学的审美取向进行解读,探寻苗族生生不息的民族信心和力量源泉,挖掘民间文学最高价值的美感。  相似文献   

6.
苗族是聚居于贵州、广西、湖南等省区的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对苗族历史和文化传统已经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但是对苗族社会过去存在的宗法制度还未有人作过探索。我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从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宏观的角度,对苗族社会过去存在过的宗法制度形态进行广泛比较认真研究,发现苗族社会同样存在过世界和我国多数民族都存在过的、以父权和族权为特征的、包含有阶级对抗内容的宗族、家族制度,即宗法制度。苗族的宗法制度,既有世界多数民族宗法制度发展中的普遍规律和特点,也有苗族本民族的特殊性。继承…  相似文献   

7.
“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听到这首歌,不由得使我想起了地处贵州省从江县西部,距县城有100多公里的加鸠月亮山。这里聚居着苗族同胞,他们有许多不同于其它民族的风俗习惯。在盛大喜庆的节日里,常常有许多客人前  相似文献   

8.
当今桂北、黔东南流传的苗族妇女从夫姓从长子女名之俗,是父权制残余在苗族社会生活中长期影响的结果,它反映了苗族家庭结构中姻缘关系从属于血缘关系,丈夫对妻子的占有与妻子对丈夫的依赖的双重观念等社会现象。它影响苗族妇女在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达到与男子完全平等。要改革这一习俗,必先切实提高苗族同胞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性  相似文献   

9.
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五,贵州省台江县境内清水江流域苗族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独木龙舟节。当地苗族同胞齐聚在台江县施洞镇清水江河畔,以赛龙舟的方式欢度为期3天的盛大节日。祈求风调雨顺、国富民强、五谷丰登。  相似文献   

10.
鸭绒民族小学坐落在惠水县苗族聚居的鸭绒乡中心。位于县城南部30公里,乡域内具有浓郁的苗族文化气息,民风纯朴,有艳丽多彩的苗族服饰,具有特色的三月三花厂民族艺术节和八月八谷蔺立秋民族节,在这片苗族聚居的沃土地上,积淀和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农夫沃辛顿最近有点烦。他编制了一个鸟笼打算养鹦鹉,可哪想早晨发现它已被两只乌鸦占用。这两只乌鸦不知何时飞进鸟笼,便喜欢上了这里,除了有时一只乌鸦会飞出去捕食外,其它时间它俩都呆在里面,不论怎样恐吓  相似文献   

12.
苗族服饰(尤其是苗族妇女服饰)绚烂多彩,引人注目,这和服饰上面丰富的纹饰密切相关的。在苗家的衣服、背儿带、银饰等物件上,纹饰被普遍使用。不同的苗族支系有不同的纹饰造型,本文选择凯棠乡这个苗族聚居乡为个案,试图对苗族纹饰的类型及其包含的深刻的寓意,以及纹饰运用的规则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3.
解放前的湘西苗族教育湖南湘西州的苗族文化,是自战国时代楚地的巫文化发展而来的。在远古时期,湘西苗族的文化教育主要以家庭教育为主,传授的是生存生产技能和一些传统的道德。土司时期,即从元朝至明朝,湘西苗族聚居区主要由“合款”制来治理,合款即以部落联盟与民...  相似文献   

14.
令狐昌盛 《贵州教育》2010,(20):12-13,19
一、辍学率高,令人震惊 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所言,一些地方辍学确实很突出。笔者所在中学为偏远民族地区农村中学,这里聚居着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滞后,文化落后,教育也很落后,而且辍学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15.
《云南教育》2014,(17):7-7
1960年10月,熊照才出生在麻栗坡县董干镇的一个苗族聚居村——马崩村坪上村小组。1984年麻栗坡县开始普及初等教育,由于师资紧缺,高中毕业的熊照才被聘为马崩小学代课教师,这一代就是15年。15年间,熊照才先后在董干镇一师一校花地坪小学、麻栗堡村完小、一师一校坪上小学代课。1999年10月,按照国家有关政策,他由代课教师转为公办教师。2003年至今,一直在董干镇上弄小学任教。  相似文献   

16.
关心电教情注湘西──省教委领导帮助山区少数民族解决困难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外!是土家族、苗族。聚居的贫困山区。当地党委和政府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从战略发展的高度着眼,一直把发展教育放在优失地位;为了尽快实现民族教育现代化,十分重视电化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纳雍县城向东北方向行20公里即苗族同胞聚居的老凹坝乡。这里青山环抱,民风淳朴。所有苗寨的姑娘、媳妇都有一手好刺绣、蜡染的绝技。她们从童年开始便随母、始学习画花、配色、刺绣和蜡染,世代相传,发展至今已三百多年。积淀成今天的独具民族、地区特色的民族民间艺术。 图为围腰的刺绣部分。由一个梯形的“适合纹样”和一个“带状纹样”、“二方连续纹样”构成。从图案的组织看:纹样复杂、严谨而又有机、有序、线和面、曲与直配  相似文献   

18.
欧艳君 《教师》2013,(13):27-28
在苗族雄厚璀璨的文化中,苗族鼓舞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是苗族祖先在无文字的文化环境中,通过口传心授留传给子民的一种蕴含着苗族同胞几千年生产劳动、生活习俗、审美情感的艺术瑰宝。苗族花鼓舞又叫打花鼓,是苗族人民最喜爱的民族民间舞蹈。2006年5月20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鼓舞被国务院列为第  相似文献   

19.
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尽艰难险阻的西迁途中。苗族同胞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就其服饰图案而言。有着深厚的美学内涵。文章从美学角度对苗装图式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黄小平 《成长》2007,(3):59-60
也许大家早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甲、乙两人,相互打赌。甲说,如果他送给乙一只精致的鸟笼,乙一定会买来一只鸟与之相配。乙不信,便把甲送给他的鸟笼挂在客厅。后来,每当客人来访,见了那只空空的鸟笼,都不由好奇地问,鸟笼里的鸟到哪里去了?问的人多了,乙果然不由自主地从市场上买来一只鸟放进了鸟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