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商代文字是具有完整体系的文字,这不仅表现在文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以下简称字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关于汉字的字式,汉代学者阐明了“六书”的原则,认为汉字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等六种方式创造出来的。然而“六书”毕竟是随着汉字的不断发展而归纳出来的理论,发凡“六书”定义的许慎也并没有把他所看到的周秦文字用“六书”原则彻底解释清楚,更未亲眼目睹商代的文字。本文通过对殷商文字资料的实际考察,吸取“六书”说的合理成份,把商代文字的字式归纳为表意、假借和形声三种,并作出字式的若干补充说明。我们的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汉字结构类型是按照不同的结构方法对汉字形体结构所做的分类。此种名称的提出虽在20世纪,而其研究则自汉字学产生之日起就已开始。此如许慎“文”、“字”和“六书”、张怀瓘的研究、杨慎的“经纬”、戴震的“体用”、王筠对“体用”的具体实践等等;至于当代,其研究则更为繁盛,如“三书说”自沈兼士之萌芽、唐兰之发轫、陈梦家刘又辛之阐发、裘锡圭之总结,还如“四书说”、“五书说”、“新六书说” 以及当代汉字构形学之结构类型观等等。对此进行综述性的回顾于汉字形体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六书”之一的假借是造字之法,还是用字之法,至今学者们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本文也想借鉴众说,略抒管见。许慎的六书理论是关于汉字造字的法则,六书中列假借为最末。后世学者以为这是不易之论,尊从许氏之说。清代戴震的“四休二用”之说,截然分六书为造字和用字两法。清代四大《说文》家段、  相似文献   

4.
情为书魂     
“书”有文字、做字二义。所谓“六书”,即指文字而言;①而用各种工具把文字表示出来,亦称为“书”。中国书法,概指中国汉字的表现技巧和方法,特别是书写的方法。书之水平,在于作者的传  相似文献   

5.
杨清澄先生的《六书新论》一书 ,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对传统的六书理论有所继承 ,又有新的发展 ,是一部有创新特色的研究“六书”的通论性专著。自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具体阐述六书理论以来 ,不论是旧小学、新文字学 ,还是古文字学 ,乃至现代汉语教学中的文字部分 ,关于“六书”问题的讨论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这是因为许慎对“六书”的界说过于简单 ,举例也不详细 ,导致后人对此的解释人各一词。故有“传统六书说”、“四体二用说”及“三书说”等理论观点。杨清澄先生在总结前人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以扎实的小学功底和严谨的治…  相似文献   

6.
文、字、书三者 ,“文”源于图画 ,“字”是形声字 ,“书”指文字。“六书”之“六”当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一些学者认为“六书”当归纳为“三书” ,是错误的。商代甲骨文的字形结构完全可以用“六书”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戴震思想"分期说"将戴震划归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即"考据学家戴东原"与"思想家戴东原",人为地割断了戴震考据与义理的关系,使得历来对戴震哲学思想渊源的探讨具有片面性。戴震少年便志于闻道,其前期对六书、九数及典章制度的考据只是其求道的手段。从戴震一生的研究历程可以看出,他所致力研究的六经、孔孟才是其哲学思想的渊源。戴震哲学是对原始儒学关心民瘼思想的回归。  相似文献   

8.
东汉郑众、郑玄认为“六书”是指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这六种文字分类.其中象形、会意侧重关注字形,转注、处事侧重关注字义,而假借、谐声则关注字音,形、义、音三者正是文献用字(词)的三要素.郑众、郑玄的“六书”观丰富了我们对东汉学者关于“六书”的认识,证明当时学者对“六书”的认识具有一致性,但也存在差异.郑众、郑玄的“六书”观在汉字学史上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六书”是作为六种造字法被总结出来的,秦汉至唐都无甚异议。《汉书·艺文志》说:“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颜师古注:“文字之义,总归六书,故曰立字之本也。”可是到了南唐,徐锴就隐约地提出假借是用字之法。他在《说文系传》中说:“假借则一字数用,转注则一义数文。”清代学者戴震除了肯定假借是用字之法外,还提出转注也是用字之法。他的《答江慎修先生论小学书》说:“四者(指事、象形、谐声、会意),书之体,止此矣。由是之于用数字共一用者,如初、哉、首、基之皆为始,卬、吾、台、予之皆为我,其义转相为注,曰转注;一字具数用者,依于义以引伸,依于声而旁寄,假此以施于彼,曰假借。所以用文字者,斯其两大  相似文献   

10.
关于“六书”性质,古有班固的造字之法之说,延至清代,四体二用之说兴盛,影响至今。但从远古的教字规律出发进行探讨,可以得出“六书”的性质是关于汉字形体结构理论的结论;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对“六书”的排列,并非其文字观的反映,而是他哲学思想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1.
<正>“六书”是古汉语文字部分教学的必讲内容,然就现行《古代汉语》的数种教材来看,对“六书”教学内容的安排,都存在着待商榷的问题;而从反馈回来的信息看,教学方法上存在着更大的问题.下面分从几个方面谈谈十几年来教学过程中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文字表达词音和词义的角度较详思地揭示了汉字的结构法则,理清了汉字的结构体系,并以之检验了“六书”,进一步明确了“六书”的含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学者一向用“六书”的理论研究汉字的结构及其发展。“六书”理论统治了中国文字学界近两千年,当然是和这一理论的优点分不开的,但这一理论也并不是尽善尽美的。本文客观地阐述了“六书”理论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14.
再议转注与假借的造字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书”作为一种关于汉字结构的传统理论,其性质归属,历代文字学家说法不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转注与假借的定性。清代学者戴震提出的“四体二用”说多为后代的学者所赞同,将转注与假借划分为用字法,而不是造字法。现对转注与假借的造字意义重新强调,并从造字法的标准———汉字形、音、义三要素、转注与假借的造字功能的特点等几个新的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唐兰先生曾说过,戴侗“是许慎以后,唯一值得在文字学史上推举的”人[1]。他的《六书故·六书通释》一文,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他的文字观点,对文字与语言的关系、汉字的起源、六书的制作原理等都作了精辟的论述。许多见解发前人所未发,很值得后人重视。本文仅就戴氏关于文字的“形声观”和“阴阳观”谈点粗浅的认识。一、形声观这里的“报声”不是指六书细目中狭义的“形声”,而是就整个文字而说的广义的形声,即形语言之声。戴侗说,“声,气之鸣也;文,声之象也”,“六书皆以形人声而已矣”t‘]。“人声”就是语言。语言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详细地阐述了他对汉字形音义相互关系的理论 ,特别是汉字语义学的理论。首先他对文字的性质和文字的形、音、义的关系作了确切而明晰的说明。其次 ,“六书”理论是理解汉字形音义关系和汉字这一书写符号的体系的关键。他关于“六书”的阐述是其汉字语义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唐代贾公彦的《周札义疏》、《仪礼义疏》对群书纵横涉猎,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有关“六书”的论述颇多,主要体现在对“六书”名称的说解和对形声字、会意字的具体分析说明中.文章对这些内容作一梳理阐发,借以管窥贾公彦文字研究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转注”作为六书理论体系的一种,说法向来不一,本文试从思维、语言和文字的关系角度出发,在对汉字生成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把六书看成是一个汉字的生成体系,从而通过明确“转注”这一概念在此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来描述“转注”的成因和原则。  相似文献   

19.
汉字是以中国古代文化为中心的东方文化的一种视觉表达,汉字形成过程中产生的造字方法——六书,也是东方人为了更好地传达本意的一种视觉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用“六书”的造字法则来指导以图形和文字为核心的现代招贴设计,将“六书”转化成一种新的创造动力,让现代设计在民族的根基和土壤上成长,这是我们设计师当下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六书”分析汉字形体始于东汉许慎 ,周伯琦在《说文字原》中承继许慎“六书”说并有所发展 ,在对《说文》5 40部首的具体形体分析上 ,借助古文字资料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其中不少认识对后世古文字研究产生了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