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传统曲式学中,由四个乐句可以形成的曲式结构有乐段重复、复乐段、四乐句乐段和单二部曲式等四种。这四种曲式结构在音乐作品中是非常常见的,然而能否准确地区分以上四种曲式结构,对于初学曲式者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一方面,从结构功能运动的层次来看,四种曲式结构可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复杂性,有的可体现出二阶段(如:abab、aabb)、有的可体现出三阶段(如:abba)、有的体现出四阶段(如:aaba、abca);另一方面,影响曲式结构形成的因素又较多(如:乐思材料、调性、和声终止式等)。因此,要想准确地辨析四个乐句构成的四种曲式结构,应当清晰地掌…  相似文献   

2.
在学习曲式分析之前都或多或少的学习过和声学,在分析作品时,如何能将作品的结构、调性分析的准确清晰,这就要运用到和声学的知识。在音乐作品中和声的运动规律对曲式结构的建立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对曲式结构的调性布局,乐句、乐段的划分,音乐的对比,展开、连接、补充以至高潮的形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和声分析是曲式结构分析的第一要素。  相似文献   

3.
本就分析客家山歌最常见的曲式结构——四句体结构。客家山歌最常见的是四句体结构,它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乐段结构,按照乐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它大体可分为重复型、并置型、起承转合型。  相似文献   

4.
问:什么是“曲式”?答:所谓“曲式”,就是乐曲的结构形式。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种段落,乐曲的曲式结构就是研究这些段落形成的规律性,研究它们的类型、特点,以及句、段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曲式大体可分为(1)、复调曲式:赋格曲(段)、各种卡农、创意曲、恰空舞曲、固定低音、复调变奏曲;(2)主调曲式:有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奏鸣曲式、奏鸣回旋曲式及自由曲式;(3)套曲曲式:新旧组曲、奏鸣或声乐套曲等。为了分别详细讲解这些曲式。我们还是从乐句、乐段说起,因为这是构成以上各种曲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第二节乐段乐段是儿童歌曲中具有独立表现意义的基本单位,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乐思,是完整曲式中最小的结构。乐段由若干乐节或乐句构成,有明确的终止。乐段既可在儿童歌曲中作为独立的曲式结构出现,也可作为较长音乐  相似文献   

6.
乐句的划分是一种艺术,要求演奏者具备最佳的学识、技巧、乐感和判断。要深入乐句之间内在逻辑的联系,整体的处理分句的表情,才能准确完整地表现音乐作品。本文从钢琴演奏中乐句划分基础—句法结构,以及钢琴演奏曲式结构中的分句与演奏的关系入手,以实际钢琴曲谱为例阐述了"起承转合"的钢琴演奏原则。  相似文献   

7.
第二节儿童歌词的结构形式儿童歌词的结构形式直接影响着儿童歌曲的乐句、乐段的写作,甚至会影响整首歌曲的曲式结构。一、儿童歌词的句式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词。有的词由一个字构成,如"天""地"等,有的词由两个或  相似文献   

8.
豫西地区流传的民歌 ,主要有工农生产的劳动歌曲、节日喜庆的灯歌、悠闲小调和一些商贩叫卖曲等。最常见的调式是徵调 ,其次为宫调、羽调、商调 ,大都由单一部式构成 ,或变型构成。其曲式结构 ,重复旋律引入某些新材料使乐思扩展 ,并置向着不同方向展开。其旋法特点是节奏基本相同 ,而各乐句的旋律音调、落音不同。  相似文献   

9.
单三部曲式可以看作是由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变化而来。当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的中间部分扩展为乐段规模,再现乐句也扩展为乐段规模的时候,曲式结构就演变为单三部曲式。  相似文献   

10.
豫西地区流传的民歌,主要有劳动歌曲、节日喜庆的灯歌、悠闲小调和一些商贩叫卖曲等。最常见的调式是徵调,其次为宫调、羽调、商调,大都由单一部式构成或变型构成。其曲式结构,重复旋律引入某些新材料使乐思扩展,并置向着不同方向展开,其旋法特点是节奏基本相同,而各乐句旋律、落音不同。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音乐中的不对称性。通过小波数学图像分析了音乐节奏中的速度变化,进而讨论了音乐力度的强弱变化,并基于乐句结构探讨了音乐曲式的不对称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些不对称性对于音乐的意境表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在目前所见的音乐理论著述中,对乐句构成条件所下的定义大致有如下几种:1.(乐句须)基于节奏原因及相对稳定音调的出现所形成的较明显的间歇为依据.(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北京版).2.乐句由四个小节构成.(柏西·该丘斯:《音乐的构成》缪天瑞译北京版).3.乐句是乐曲中最小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任何一种和声的终止来结尾.(《简明音乐辞典·乐句条目》上海版).  相似文献   

13.
宛标 《儿童音乐》2014,(8):79-81
正课题:《二泉映月》课型:欣赏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音乐,敢于同命运相抗争的精神。作品分析:此曲是阿炳留给后人最优秀的一首作品,是作者一生坎坷、悲切的生活写照,在以景托情的意境中,流露出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愤懑不平,表达了作者对无情现实的沉思和感叹。此曲为单一形式的变奏曲式,结构为:A+A1+A2+A3+A4+A5引子短小轻微,犹如一声思绪万千的感慨和叹息。主题由三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由引子直接引出,在平静中透出忧郁、凄凉之情。第二乐句  相似文献   

14.
课型:以唱歌为主的音乐综合课 年级:初中二年级 一、前端分析: 1、教材分析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是一首优美的抒情歌曲。抒发了蒙古族人民对美丽的草原和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这首歌曲采用了五声宫调式,具有蒙古族牧歌的风格。悠扬起伏的旋律把人们带入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之中,使人们感受到了蒙古草原绿色、热情的美。该歌曲的曲式结构为单二部曲式。A段为前六个乐句,B段是副歌部分。  相似文献   

15.
变奏是音乐发展的主要陈述方法之一,从乐节、乐汇、乐句等曲式内部结构到乐段、单二部曲式甚至更复杂的大型音乐结构都可以通过变奏手法发展乐思。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变奏曲式所形成的风格差异及不同的变奏方法,变奏曲式的类型又分为严格变奏和自由变奏。严格变奏包括固定低音变奏、固定旋律变奏、装饰性变奏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将《诗经》文本与音乐曲式联系在一起,进而研究《诗经》及其时代的音乐,是研究上古音乐的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本文在杨荫浏先生的研究基础上,对《诗经.国风》中的章句结构形式作了一个全面的梳理,归纳出《国风》中存在的3种乐句形式和22种乐章形式,并试图寻找其间发展演变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
将《诗经》文本与音乐曲式联系在一起,进而研究《诗经》及其时代的音乐,是研究上古音乐的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本文在杨荫浏先生的研究基础上,对《诗经.国风》中的章句结构形式作了一个全面的梳理,归纳出《国风》中存在的3种乐句形式和22种乐章形式,并试图寻找其间发展演变的线索。  相似文献   

18.
李斯特第二交响诗《塔索》在曲式结构与叙事内容上是二元统一的。曲式结构方面:该作品曲式结构是一个以变奏原则为主、综合奏鸣曲式原则的复合型三部性结构,其中融合了"变奏曲式原则"、"奏鸣曲式原则"两种曲式结构原则,体现了曲式结构上的二元性。叙事内容方面:主题的变奏布局以及内容安排上贯穿了人们对塔索从"哀诉"到"凯旋"的发展,展现了作品抒情般叙事性,两大主题"哀诉"、"凯旋"体现了叙事内容上的二元性。  相似文献   

19.
正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常常因为教师死板的"教",让学生失去了对音乐的热情。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背离了音乐是听觉艺术的特征,过细、过深地分析、讲解乐曲。当学生还没有聆听的感悟时,就开始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与创作手法,把难点乐句拿出来单独教授,将美妙的乐曲弄得支离破碎。有的教师将音乐作品当成文学作品来解读。过度的"教"使学生对音乐失去兴趣。  相似文献   

20.
学习演奏维瓦尔迪的协奏曲,不仅可以熟悉传统音乐的曲式结构,培养良好的音乐感觉,领悟古典音乐的纯美,还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规范的演奏技巧,打下坚实的演奏基础。学生在演奏维瓦尔迪协奏曲时,除了运弓技巧不当而影响发音的明亮外,主要的问题是旋律的分句不明确,乐句的混乱造成了演奏上的不流畅,听觉上的不适应,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