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人数逐渐增多,但是当前的大学教育中,高校忽视了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甚至任其自由发展,降低了高等院校国家责任意识。这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及各民族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都十分不利。因此,本文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特定研究对象.全面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研究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因素,探讨构建国家认同的教育新途径,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激的民族认同倾向,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积极作用,对于我国现阶段促进民族稳定、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疆是反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对我国实施分裂与渗透的前沿,而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新疆的未来,也是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内外三股势力与我争夺的重点。调查显示,敌对势力的歪曲宣传使得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狭隘的民族意识较浓,进而弱化了他们的国家认同意识。为此,必须健全高校国家认同教育体系,重视双语教育,增加学生活动中国家认同教育的情感体验,注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在学校中举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以此来增强国家认同教育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教科书是增进少数民族儿童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地加强民族理解和对话,繁荣民族文化,塑造新时代国民。少数民族教科书应把少数民族置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点叙述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构建少数民族教科书的实践知识体系,在实践中印证理论知识。同时,可以编订乡土教科书,由爱乡到爱国,形成国家认同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4.
民族认同包括本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两个层次,它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对于地区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稳定具有重大意义。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本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叠合身份认同,并担负着传承本民族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双重任务,因此,对他们民族认同现状的研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如何促进大学生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和谐发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途径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疆特殊区情决定加强大学生国家认同意义重大。本文在剖析大学生国家认同必要性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新疆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实现途径,结合新疆的实际,提出进一步推广普通话,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把国家认同教育纳入到高校课程教育体系,培养公民意识,树立国家认同理念,优化校园环境,完善相关政策等。  相似文献   

6.
国家认同是认识主体对自己生活于其中并作为认识客体的国家所持有肯定性的认识、态度、情感及信念。通过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的整体认同度比较高,不仅具有较坚实的心理和情感基础,也具有较强的行为基础。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要以中华文化教育为主线,筑牢他们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础;要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增强他们国家认同的真实感受;要以人文关怀为途径,推动他们国家认同的情感升华。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国家认同教育,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全球化与国家观的关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品格,对于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热爱民族、热爱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培育人才、争取人心、维护稳定、引领风尚上发挥不可替代作用。本研究在对2 073名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关系。基于上述关系,提出要加强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对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不足,以及自然环境及社会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其民族认同逐渐强化,相对削弱了国家认同。为了更好地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深化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国人"、"中国梦"和"中国路"的认同;创新利用互联网,推行"互联网+国家认同教育";丰富社会实践活动,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切身感受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0.
现如今,民族与国家认同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与国家认同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截至目前,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与国家认同教育现状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性问题。为此,在实践中,要以文化和历史教学为纽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为主导,以多元文化教学为重点,切实提高民族与国家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11.
略论如何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有赖于民族人才的培养和民族素质的提高。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疆高等院校必须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采取措施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在探查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增强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国家意识的特殊意义,以期为进一步增强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国家意识培育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多民族国家里,由于客观上存在着语言使用的不平衡性,少数民族对自己的母语和自己语言社区以外的更为通用的强势语言,主观上必然形成一定的态度。作为少数民族学生,他们需要对国家通用语言和本民族语言实际功能做出客观评价,对主体语言使用做出抉择,学习和掌握第二语言,关心本民族语言文化地位和命运。这既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融入主流社会,也有利于传承、发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一个国家内的民族成员既能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也能认同主流文化,是对这个主权国家的国家认同。对于我国而言就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历史的认同。这就需要高校的民族教育除了要引领少数民族成员的民族认同外,同时也要培养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应该引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要引领其对国家政策和民族政策有正确的态度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族认同既包括对本民族的认同,也包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它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功能的发挥、对于民族团结、对于地区和国家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体上看,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相应的行为倾向处于积极状态.大学教育要注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改善学生的行为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德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现状的调查分析,认为德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总体表现出积极的民族认同,但也存在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和民族认同观念弱化的倾向。这些问题可尝试通过拓展历史文化课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等途径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具有现实必然性与逻辑必然性,它是实现中国梦与完善教育内核的重要步骤。当前国家认同教育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教学实践中取得长足进展,同时也凸显出了较大问题。具体表现为国家认同教育在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上的脱节,具体表现为只重视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形式教育,而缺乏本质认识;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而缺乏实践体验,亦即缺少了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只注重机械僵化施教方法,而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对象性关系。本文立足于当前现实,剖析上述问题,并从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实践以及客体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8.
在内地求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仅要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还要在以汉文化为主要背景的内地进行跨文化的适应。在这一角色和文化适应过程中,不少少数民族大学生因为不能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认同,以致产生被疏远、被孤立、不和谐等消极情感,从而影响心理健康。从个体行动者的角度入手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张力及困惑,试图探索一种比较理想的"叠合认同"方式,以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对母文化和主流文化的积极认同,从而实现内心和谐。  相似文献   

19.
试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现代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全面转型中最深刻的转型是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型.在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在这一转型中应受到关注的一个群体.文章在分析当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格中存在的一些缺陷的基础上,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现代人格特征及其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0.
A recent special education legislation reform in Greece puts emphasis on the inclusion of pupil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nto mainstream schools.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knowledge of ASD among 67 mainstream nursery and primary classroom teachers, and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a half-day ASD awareness seminar in increasing their knowledge of the disorder. A self-report ASD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ASD-KQ), developed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used before and after the ASD awareness seminar. The results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shift from low to moderate/high level of ASD knowledge among teachers with no previous training in special education and/or autism (58.7%), whereas this shift did not reach significance level in the teacher’s group with previous training (16.7%) after the seminar. The present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ining programmes of practising teach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