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就是师德。良好的师德是所有教师素质的根本,作为电大教师的师德有与众不同的内涵:热爱电大事业具有丰献精神;热爱教学工作治学严谨;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他们应是敬业奉献治学严谨的模范,以身作则的师长,“人类灵魂工程师”中最优秀的一族.  相似文献   

2.
师德修养,即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修养。教师的师德修养,具有激励教师敬业乐业,控制和调节意识、情感和行为的职能。它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制约着教师的知识、才能的发挥,制约着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是教师实施教育影响的前提,也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中学教师的师德修养包括哪些方面?目前各种书刊上说法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最基本的有三个方面:忠诚事业,献身教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只有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为范,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本文阐述了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师德建设的良好建议,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进一步提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只有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为范,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本文阐述了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师德建设的良好建议,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进一步提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教师职业具有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和多变性、学生成长的导向性和示范性、工作内容的超前性和创造性、教师职业的崇高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点 ,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学而不厌、勇于进取等高尚的职业道德。因此 ,形成正确的师德观 ,进行科学的师德评价 ,规范良好的师德行为 ,对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品德问题是教师修养的首要问题。文章认为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道德生活的重要行为准则。教师应爱党、爱祖国、忠诚教育事业;应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应刻苦钻研业务,严谨教学,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7.
曲成  褚丹荣 《教书育人》2000,(24):45-46
近年来在全社会尊师重教风气倡导之下,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乃至教师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的作用,现仅就师德建设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感想。 师德建设就其含义来讲,指的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它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教书育人,甘为人梯;二是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三是教书育人,循循善诱;四是勤奋学习、钻研业务;五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六是团结协作,共同进步。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具备丰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教研能力,而且还应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教师要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表率。良好的师德是一名优秀教…  相似文献   

8.
一、注重师德教育 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成份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同其他行业相比,班主任教师的职业道德更为重要.因为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核心,他所从事的工作是塑造学生的心灵,具有承担品格示范的职能,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导向作用.班主任对理想的追求,对事业的信心,对工作的态度,以及言行举止,品德情操等,无不影响到每个同学,甚至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9.
邢娇娇 《成才之路》2012,(12):98-I0015
师德,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它不仅表现为“为人师表”等优秀的职业道德行为,而且通过教师的以身作则、诲人不倦、热爱学生、躬行实践等日常小事体现出来,闪现出迷人的光辉。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指出:爱岗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内容。爱岗敬业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一、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校  相似文献   

11.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一般认为,师德是指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古往今来,国内外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师德建设,我国古代就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古训,其中的传道是基础和核心内容,即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因此,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一名知识渊博、境界高尚的人民教师。俄罗斯的教育家康·德·乌申斯基认为:“教育者的道德对于年轻心灵的影响,是教科书、道德箴言、一整套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道德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灵,甚至影响其终生,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未来。  相似文献   

12.
在开展师德学习的基础上,我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教师只有寓德于教,为人师表,才能使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  相似文献   

13.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人。他不仅提出了师德要求,而且还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和概括,从而形成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其师德思想内涵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热爱学生,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14.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整个公民道德建设中具有引领的作用。教师的道德境界具有高层次性,教师的道德意识具有自觉性,教师的道德行为具有典范性,教师的道德影响具有深广性。教师职业道德对学校的教育活动乃至整个社会生活具有教育作用、调节作用、导向作用、促进作用。“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尊重同事、团结协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主要的职业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5.
<正>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工作的社会职能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教师这一职业应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师德教育是一项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也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一辈子都要去做的人格工程。良好的师德是教师职业之本,是教师灵魂、事业成功的原动力,就像机器的发动机、江河的源泉一样重要。一、一颗"以身作则"之良心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心灵纯洁的学生,他们的模仿力很强,时时刻刻都以教师为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影响。幼儿教师更是如此。"身教胜于言教",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真正  相似文献   

16.
师德建设贯穿于高职教育的方方面面。教师应诚信立教,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相似文献   

17.
小议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薇 《教育探索》2003,(5):93-94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本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一主题,即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优良传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以身作别、为人师表是教师重要的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18.
教师、师德、师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有教育便有教师,自有教师便有师德、师风。教师热爱祖国,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关心集体,热爱学生,遵纪守法,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会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现实中"师德失范"现象的存在则不利于师德建设。所以,在新形势下高校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尤其重要,加强师德建设,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起。  相似文献   

19.
师德建设贯穿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应诚信立教,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相似文献   

20.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在教师职业活动范围内调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教师集体、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它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制约着教师知识、才能的发挥;制约着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正误,成败;影响着教师的劳动态度、工作效果。它不仅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动力,而且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自始至终影响着学生。从教师行业的特殊性讲,师德与文化业务是相辅相成的,要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必须有高尚的师德作保证。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提高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师德建设。 加强师德建设,首先应教育广大教师“敬业”、“乐业”。所谓“敬业”就是忠于职守。所谓“乐业”就是热爱本职工作,这是中国传统的职业道德的两大准则。对于人民教师来说,“敬业”、“乐业”尤其重要。众所周知,由于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艰巨性、创造性决定了教师在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