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代有着频繁而活跃的信息传播活动,它承前启后,既集先秦传播活动的成就于一体,又开启了唐代新闻事业发展的先声,它在我国古代新闻事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邸置的建构、新闻信的出现、纸张的发明与传抄机制的形成、信息发布审查机制的首创等等这些为后来古代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成熟准备了充分的条件,并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它给后来古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带来的启示是:发达的通信系统是保证政令信息畅通的重要条件;多样化的传播手段是信息及时公开的重要保障;完整的信息传播机制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2.
自秦以来的中国古代社会是一种皇权至上的社会,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集财、政、军三大权力于一身,指挥和控制着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皇帝掌握政情、社情、军情、民情,其信息主要来源于大臣的奏章、表和朝议等正式渠道。此外,从汉代开始还出现了一种较为独  相似文献   

3.
刘静  苏文宁 《兰台世界》2014,(5):159-160
汉代处于春秋战国到魏晋的过渡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服饰从童年向少年过渡的关键阶段,因此对汉代妇女妆饰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将系统阐述汉代妇女妆饰的风尚,并分贵族与平民两种妇女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汉代处于春秋战国到魏晋的过渡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服饰从童年向少年过渡的关键阶段,因此对汉代妇女妆饰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将系统阐述汉代妇女妆饰的风尚,并分贵族与平民两种妇女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南阳汉画是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艺林中的一朵奇葩.南阳汉画起于西汉,鼎盛于东汉,余波及于魏晋,存世画像集中于南阳一带.它以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丰富多彩的画像内容而驰名中外.南阳汉画是南阳汉代文化中的精粹,它包括画像石和画像砖两大类.  相似文献   

6.
南阳汉画是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艺林中的一朵奇葩。南阳汉画起于西汉,鼎盛于东汉,余波及于魏晋,存世画像集中于南阳一带。它以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丰富多彩的画像内容而驰名中外。南阳汉画是南阳汉代文化中的精粹,它包括画像石和画像砖两大类。  相似文献   

7.
《古代文献学的文化阐释》共收录了王国强先生的27篇学术论文,反映了其20多年来在古代目录学、历史藏书学和汉代文献学方法等领域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该文集具有推陈出新的研究方法、立足当代目录学的史学论纲、高屋建瓴的断代文献研究和以身作则的学者情怀四大特色。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汉代音乐的整体特征,并且针对雅乐与俗乐的美学特质进行探索,且引入汉代音乐的基本政策与基本功能论。汉代承担了将音乐的体制、作用和政策体系化的重要任务,促进了古代音乐之后的繁荣。  相似文献   

9.
百戏在中国古代流传很广,千百年来传演不衰.百戏,是我国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1979年我国出版的<辞海>中,百戏是指"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  相似文献   

10.
王丽平  余群 《兰台世界》2012,(28):37-38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蹴鞠(cùjū)历来被史家作为古代传统足球的正式名称,蹴鞠最早的记载是在《史记》,在《苏秦列传》中苏秦对临苗的形容就是用了蹴鞠一词,该描述是这样的:"临苗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蹋鞠者".在我国,蹴鞠一词发展源远流长,其别名较多,比如"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都是蹴鞠的别称,按照字义上来理解,"蹴"即用脚踢,"鞠"即皮制的球,合起来就是用脚踢球,它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1.
纵观中国古代社会,由宦官弄权而引起的祸端不在少数,尤以汉、唐宦官为盛,以致亡国.历史的经验教训时时提醒北宋统治者,宦者之害"如毒药猛虎之不可拯也"[1]2807.但北宋从建国伊始就有大量的宦官参与到军事领域,而且代代不乏其人.  相似文献   

12.
清代嘉庆十年(1805年),四川总督勒保觐见皇帝,在君臣闲聊的时候,皇帝问他:"以你历任督抚的经验,你觉得在官员中间哪一类人最占便宜?"勒保回答说:"会说话的人最占便宜。"皇帝赞同道:"能干的人,因为善于说话而显得更加能干;不能干的人,也因为善于说话,使自己的毛病得到遮盖;最惨的一种人就是,虽然做了极好之事,但是因为不会说话,反而将好事变成了坏事。难怪孔子教导徒弟的时  相似文献   

13.
朱明珠 《北京档案》2015,(10):44-45
延庆县汉代时称屠庸,唐为妫川,金谓缙山.至元二十二年,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出生在这里.20年后,这个曾孙当上了庙号为仁崇的大元皇帝,就把缙山改称"龙庆",并由县升为州.徐达扫北,元朝统治被推翻.明朝皇帝认为自己不是龙,不承认这个出生过元朝皇帝的地方叫"龙庆",于是,永乐皇帝朱棣下诏,把"龙庆州"改为"隆庆州".又过了一百多年,明穆宗朱载垕即位,为强化本身威严,把国内几处隆庆地名改掉,于是"隆庆州"又一次被改称,叫做"延庆州".  相似文献   

14.
避讳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现象,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避讳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极端于明清,废于民国。尤其是对君主的名字,必须严格避讳,如果不慎"犯讳",常常会受到严厉的处罚。不但在位皇帝名字要回避,皇帝祖上的名字也必须回避,与他们名字同音的字,也都要回避。在书籍出版中,通常的避  相似文献   

15.
在正史中,关于高俅的记录并不多。根据南宋王明清所著《挥麈后录》中记载: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史,草札颇工。东坡自翰苑出帅中山,留以予曾文肃,文肃以史令已多辞之,东坡以属王晋卿。从此段话可以看  相似文献   

16.
古代政制皇帝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历史上把君主称为“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在此之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或单称“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一些国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也自称为王。  相似文献   

17.
大约殷末西周初期,中国古代出现了最早的剑。在春秋战国时代,剑开始成为一种可用于战争短兵相接的重要武器。至汉代初期时,剑仍旧在军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此时剑身加长一倍,刃部平直,剑锋锐角加大,利于劈砍。但随着汉代后期骑兵的  相似文献   

18.
印章,是我国古代职官的一种凭信物,平时老百姓常把它俗称为官印.皇帝及大小官员每逢发布文书时,都要用其钤盖,使其成为古代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依据清代的档案资料,在此浅说几句清代的职官印章,希冀对研究和利用清代历史档案能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唐代是我国马球盛行的时期,上自皇帝,下至诸王大臣、文人武将,大多以此为乐。马球是一种很好的军事训练手段与娱乐活动。百马撵蹄近相映,欢声四合壮士呼。无论是参加打球,还是观看比赛,马球运动都能使人精神振奋。  相似文献   

20.
邸报作为中国古代官报,从唐代一直延续到清末,对它是否存在媒介批评,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有的研究者提出:笔者认为早期的官报是不太可能引起批评的……从采编者来看,宋代官报是由进奏官(具有邸报记者性质)、内夫人、起居郎、起居舍人采写的,编者包括皇帝、进奏官、中书省与门下省的检正、检详官,后又增加了门下省的给事中,也不可能引发批评。实际上官报基本上不涉及新闻的真假、记者的渎职以及商业的腐蚀等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因此它很难遭受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