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看了,我会忘记.我听了,我记不住.我参与了,我明白了."这是一所美国中学的校训,看到的第一感觉是这3句话用在数学教学中再合适不过.因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体验比教师的说教更重要.如果教师在每次的设计中都能真正地让学生参与的话,很多数学知识将不再枯燥乏味、抽象难懂.而体验学习正是充分展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学生能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笔者发现学生对数学学习越来越有兴趣,越来越喜欢上数学课.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寻找数学信号;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感知新知,小组讨论在数学活动中体验获取新知;通过现代化教育手段,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等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结合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以达到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以及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体验”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理念之一,并指出“体验”是数学教学的过程性目标之一。可见,变数学教学过程为学生体验的过程刻不容缓。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体验。体验学习它充分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学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激发学生情感领悟数学美,体验再创造;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联系生活享受数学美——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过程、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获得成功体验。教学中,要求教师走下讲台,走近学生,以精练实效的“导”为指引.创设学习情境,将参与体验、探究、操作、思考的权力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让学生去参与、去体验。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学实践中要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 一、体验——身临其境,印象深刻 美国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这句话诠释了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的重要性.体验式学习所倡导的就是这样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  相似文献   

7.
安爱红 《成才之路》2010,(18):37-37
体验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育思想,它充分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使学生明白.数学是有用的,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促使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问题。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分析、推理、估计、想象、整理,在探索中体验数学的巨大作用,成为学生认真学习数学的动力。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创造学生体验学习的课堂环境。  相似文献   

8.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困惑:“我已经讲得很明白了,为什么学生还不明白?”接触了生本教育后,感受到了学生与教师的变化,也给数学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那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呢?以下是笔者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媒体的许多特性对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地给学生提供探索研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更丰富多彩的数学思维活动体验;不应把学生作为被动地学习者,而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这样才能真正地学好数学。在多媒体教学中,电脑不仅仅是教师辅助教学的“工具”,更是学生探索研究数学问题的“学具”,电脑不仅延伸了人的双手,更延伸了人的大脑,它的介入为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操作、实验、观察、猜想及独立思考提供了绝好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0.
“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创造与体验的方式来学数学”。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让学生参与到特定的数学活动中体验知识、获取知识,并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即引领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相似文献   

11.
《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应当重视过程,数学主题情境教学的实践,就是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思考、发现及创造的主动学习过程。教师应当着重于根据数学主题情境提出问题、引导控制学生思考讨论,寻找解决方法,从而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创造中体会相关数学知识的基本思想方法及精神实质,增强自信,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3.
“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蔡玉琴 《教师》2013,(24):77-77
新《数学课程标准》多次使用了"体验"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动词,明确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过程性目标之一。我们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灵活处理教材,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体验多姿多彩的数学,品尝数学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感悟是一种体验和理解,是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能正确、合理地运用逻辑推理手段进行思考外,还能经常变换思考角度,伴以直觉猜想、灵感悟性等非逻辑成份,升华事物的本质,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感悟跟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程度有关,跟教育者的诱导启发相联。新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中应该让学生“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和理解”。可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感悟是没有一席之地的,教师注重的是:讲授、训练、作业、考试等一些有形的东西,对数学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验、感悟这些无形的东西往往是忽视的。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感悟对于数学学习的作用更非同一般。本文就数学学习中如何让学生有所感悟作一点肤浅的评析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即所谓体验性学习。也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意义,使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感悟到数学的精彩,享受到探究的快乐、成功的喜悦。"线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需  相似文献   

18.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多年来,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做法是把思维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积极观察、思考、发现、探究、创造,真正参与到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9.
陈春花 《考试周刊》2010,(57):83-84
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在联系生活实践中体验。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数学素养。因此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滋生体验的欲望;要精心设计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要联系学生生活实践,让学生体验生活化的数学。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好的氛围,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本文就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论述:①教学环境充分民主自由,让学生放飞思维、解放行为;②数学内容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③数学学习融干自主活动。让学生体验知识再创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