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方式正在改变着陈旧僵化的历史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享受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感受历史认知、历史发现、历史审美与价值判断的学习体验过程,对提高其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2001年1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把“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2000年3月,教育部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修订版)》中,列出了与学习中外历史相关的22个研究性课题,这喻示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将成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探索和实践的新任务。目前中学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步履艰难,文章从中学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说明其重要性。并从当前历史教育的危机、历史教师素质、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历史教学设备和资源短缺、学校历史教学存在问题以及教科书编写等因素,分析中学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困难的原因,以期历史教育工作者合理调整“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因地制宜开展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迎来历史教改的春天。  相似文献   

3.
在《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稿)中,将研究性课程列为高中必修课。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不失为教学改革的一种新方法、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新一轮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中,历史学习方式的变革备受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历史教学改革要“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于是,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开始引起学界的热烈讨论,一些刊物为此开辟了专栏,一些出版社还推出了系列丛书。但是,冷静反思,人们对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尚存许多误区,亟需澄清,以利于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
历史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已全面走进新课程。可是,我们在历史教学中,由于对研究性学习还缺乏科学和理性的认识,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时就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在实施历史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全盘否定接受性学习接受性学习是和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是目前教育改革过程中的焦点问题。从高考命题方向的转变和中学历史教学中研究性课题的实践。探讨研究性学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对中学教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在历史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把握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可以作为一种学习课程,也可以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渗透在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作为教育、教学改革所倡导的—种学习方式,有其内在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必然体现为—般的共性,是研究性学习所反映出来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新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特别强调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提出在历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并且在新大纲的最后,附有22个研究性课题参考题目。研究性学习已成为国家新课程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并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方向。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和意义对研究性学习的含义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从广义来理解,它…  相似文献   

9.
历史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及创造性思维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历史学科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既能改变传统的历史教育模式,对历史课程教学和历史知识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又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一、研究性学习在历史学科中的作用研究性学习能拓展历史学科知识面,促进学科知识的融合。历史学科本身包含了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研究性学习对某一特定历史对象和历史内容的探究,需要涉猎到多方面的知识。例如,要探究宋朝产生苏轼这一历史上的文化名人的原因,就需要查阅很多资料,必须要对苏轼的家庭背景和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风土人情,以及文学状况等…  相似文献   

10.
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新内容.是历史学科中开展素质教育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历史研究性学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大有可为。但目前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历史教师在教学申应大胆实践、大胆探索.使其不断充实、完善。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观的核心是解决怎样学的问题。研究性学习已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热门话题,历史教育也不例外。在初中教学中,解决初中生研究性创新学习问题,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历史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历史问题(或专题、课题),利用国际互联网、图书馆、社会调查等多种途径和手段获取材料,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地获取历史知识、解决特定历史问题的学习活动。当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学习方式、课程形态,应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学中,应以开放性问题或课题为主线,以研究、探讨问题或课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应以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状态和成果为依据,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做出价值判断和信息反馈,以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健康发展和研究性学习目的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4.
2002年新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对研究性学习作了明确规定,将其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必修内容之一。大纲要求通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据最新消息,江苏省将在2005年正式实施新课程计划,同时将研究性学习正式列入教学评估范围,在高中即将实施的学分制中,规定必修课的116个学分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占15个学分。因此,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应与学科教学整合,提高其实效。以研究性学习的“学生主体论”作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入研究性学习的自主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方式和开放式学习方式,进一步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发挥历史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功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标准实施逐步走向深化,研究性学习逐步课程化,要求历史教师逐步提高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本文旨在结合笔者的两年研究性学习教学实验的实际,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的教育理念,从选题、培养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等方面着重分析历史学科研究学习的一种以撰写学科论文为特点的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及其实践效果。此外,本文还根据教学实践的感受,尝试阐述历史研究性学习教学中历史教师在教育学理论、学科知识、相关知识等方面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17.
关于研究性学习,国内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本文所涉及的研究性学习的是与接受学习相对应的学习方式。将研究性学习渗透于中学历史教学中是加强历史教学学科教学和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有效途径。中学历史教学引入研究性学习的途径主要有:教学内容上引和研究性学习;教学组织形式上引入研究性学习;变革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中学基础学科和课堂教学占优势的情况下,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目的的新型课程,就显得十分必要。但我在实践中发现:把研究性学习这门新型课程的精神,渗透到历史课堂教学中,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不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又能提高历史学科教学水平。下面谈谈我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这一课程精神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杨弢 《今日教育》2005,(7):25-27
当前,研究性学习在基础教育领域轰轰烈烈地展开。无论是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研究性学习似乎正在取代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而成为中小学课堂主宰性的教学方式。就中学历史学科而言.以“问题辩论式”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倍受推崇而风靡中学历史课堂。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则受到众多的批评而被打入“冷宫”。  相似文献   

20.
李颖 《时代教育》2009,(7):169-169
根据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探究,并对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