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群 《滁州师专学报》2004,6(1):24-25,4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尤其体现在对生产力理论、社会意识原理、群众观点的丰富和发展,以及把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与党的先进性紧密联系起来的特点上。  相似文献   

2.
要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从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高度冷静观察时代潮流、沉着应付历史剧变、认真反思国际共运、全面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历史经验得出的新的重要结论,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新建树,是在新世纪的新形势下对唯物史观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适应中国世纪之交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新需求,以“三个代表”理念为核心、以发展为主题,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党,怎样建设党”为主线,全面体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构成的立体网络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化了党的先进性的内涵,鲜明而集中地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精华,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论"、"文化论"和"群众史观"在新形势下的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以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基石,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期的运用和发展."三个代表"思想体现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党建设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文化理论的创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升华。把生产力放在第一位,把社会意识放在第二位,把人民群众作为服务对象,既充分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还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使“三个代表”牢牢建固在唯物主义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决策.党的十六大之所以作出这种历史性决策,就在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基础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处于指导地位,发挥指导作用是其内在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达此目标的关键在于人们认知、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信仰。考察“三个代表”的时空方位,也就是把握其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和社会实践活动特定范围内所起作用的定位,对于深刻理解“三个代表”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它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观点及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为依据,并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主体即人的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将具体化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干部的价值观,使之成为他们日常工作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史观中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理论、化观、群众史观以及社会有机结构理论。  相似文献   

11.
历史唯物主义是指导历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但又不能代替历史学自身的理论,历史学的理论包括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唯物史观与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探讨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唯物史观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一个重要范畴,探讨它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产生作用的机制,分析"需要"在方法论上的重大意义,对全面认识和理解唯物史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唯物史观中的矛盾论、系统论、生产力理论和实践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并形成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逻辑起点。在当今时代,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剖析其中的和谐哲学意蕴,不仅可以拓宽我们认识唯物史观的新维度,而且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党和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赖之以阐明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马克思在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唯物史观研究中系统形成了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之所以能够确立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其关键的一点就是他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上逐渐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劳动价值论也因为有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而具有不可战胜的生命力.在劳动价值理论研究中坚持唯物史观方向在现实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的异化理论,为当代人学异化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人的异化是对人与世界三重基本矛盾(人与自然、他人和自我)的割裂,是对人的本真的类本性的背离,是历史在特定阶段必经的历史过程。在个人主体和私有财产的历史阶段中,异化经过暴力、权力、资本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也为自身的扬弃作了准备。当今世界已经出现的人类性问题使异化的扬弃开始作为一个观实的问题提了出来。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就是在人的科学理论基础上对历史之谜的解答。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确立,不是在哲学上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简单超越,而是在经济学研究过程中对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古典经济学方法的逻辑改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实现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并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社会有机体理论、实现共产主义道路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实现了哲学主题和唯物主义原则的变革,马克思创立的哲学实质是广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认识论,历史观和一般世界观都必须从实践出发才能得到合理的说明,科学实践观是把握其理解方式的基石与核心。  相似文献   

19.
把握马克思与历史主义问题的关系是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一条新路径.历史唯物主义从自然与历史的有限统一、结构与历史的辩证统一成功地战胜了历史主义研究方法的困境.历史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其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观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克服历史主义困境,也不仅仅是在方法论层面,历史唯物主义通过诉诸于人的实践活动的"有限目的论"解决了历史主义不得不"假手于上帝"的困境,从而解决了历史主义关于历史意义的根基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赋予唯物史观以新的时代特色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获得了新的表现形态——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对唯物史观的新贡献主要有:明确定位唯物主义的新主题,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确立了新社会主义观的理论框架,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时代转变;坚持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规律论,实现了认识论和价值论相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