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是唐代第一位善于写多种体式和主题,且艺术风格富于变化的全才型大诗人。他主要作于晚期的山水田园诗以意境恬静幽美见长,最为人称道;而早年的一些边塞之作则写得气势雄浑、境界壮阔。两者构成绝佳的对照。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王维受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赴  相似文献   

3.
对于王维《使至塞上》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学术界存在新旧两说。其中"新说"以莫砺锋先生为代表,主张该诗作于凉州(武威),所描写的"长河"为一条名叫"马城河"的内陆河。笔者论证认为,该联描写的是诗人出使期间沿途所见景致,"长河"指的就是黄河。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25课《古诗五首》第一首《使至塞上》一诗的课下注解,有两处似有疑问,解释似乎过于拘泥旧解、不够准确。有必要进一步考证,使解释更为准确客观。  相似文献   

5.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令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当时的实际  相似文献   

6.
韦正开 《广西教育》2012,(30):91-92
王维(701-761年),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代表作家、画家,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开元九年(721年)进士,因通音律授大乐丞,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  相似文献   

7.
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唐诗名篇,其中尤受赞赏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在前句的诠释上则向来意见纷纭。清人赵殿成对“孤烟直”的笺注即兼采“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之说与“边外多回风”,“袅烟沙而直上”之说,并存而不定于一。当代有的选本,又补以“炊烟”说而一并存疑(注)。  相似文献   

8.
田绿洲 《现代语文》2009,(12):31-32
王维是盛唐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绘画史上颇负盛名的画家。王维在绘画方面的造指对他的诗歌创作有直接影响。在诗歌创作中,他自然地融合了绘画的某些技法,使读者得到“诗中有画”的美感享受。本文从追求神似,“散点透视”,虚实相生,动静结合遣词造句五个方面论述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王维诗《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的“孤烟直”,注家多有分岐.烟何以直,这是西北及北方独特的地理气候决定的.历来学者解诗派少考虑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往往在古籍里找根源,这是历代解诗者的明显缺憾.  相似文献   

10.
《全唐诗》卷一百二十五中说: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以诗名盛开元、天宝间,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与佛教,殷璠谓维诗词秀调雅,  相似文献   

11.
"诗中有画",是苏轼对王维《蓝田烟雨图》题诗的评价,后成为历代评价王维诗的重要命题。传播过程中,"诗中有画"说的内涵发生变化,已非"原生态",其中多误读,有"片面的深刻"。王维"诗中有画"之"诗"特指山水诗及部分田园诗,"画"主要指融入南宗禅意趣的文人"写意"画,是独特的"这一个",不应普泛化理解。"诗中有画"往往"遮蔽"了王维其他诗歌的特色和成就。  相似文献   

12.
“品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称赞王维的话,反映了一种美学趣味。王维的山水诗能享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称赞,不仅与诗和画两种艺术形式的美学特质有关,同时与中国山水诗画的发展有关。王维的诗歌创作,融入了绘画方面的观念,把握了诗画共同的美学追求,致力与达到情与景、意与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功地做到了诗情画意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文艺全才的王维,尤其以诗歌和绘画最为突出。他的山水画最重要的特色是诗和画的有机结合,创造了诗情画意的境界。在山水画和山水诗中,他真正实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中“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材中学习素材的选择,图片、情景、实例与活动栏目等的设置,拓展内容的编写,以及其他课程资源的利用,都应当与所安排的数学内容有实质性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实质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其中之义,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认知力和兴趣点,实现对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文化涵养.本文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例,通过融入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日本和中国两国文学吏上重要的文学形式--俳句和唐诗绝句作一个对比,选取其意境美这一方面进行了阐述、文章以最具代表性的松尾芭蕉与王维的作品为例,着重介绍了意境美之寂静、余情、纤细之美,并对"空"、"虚"之美作了简单的论述,以期对读者理解其文学作品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文艺发展至唐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变革倾向,即诗与画的融合,遂使原为表现的诗歌而能兼具景物造型之美,原为再现的绘画而能兼具抒情写意之长,标志着传统诗画性质的一次巨大飞跃。而“诗情”和“画境”的结合,即中国文艺所特有的“意境”。“诗中有画”,即诗歌的景物造型化,它开启了有唐一代之特殊诗风,并成就我国诗歌进入其创作巅峰期。唐诗的景物造型化以通体浑融、互根互生的情景结构为基本特征,唐诗意境之奥妙亦正存于其中。此外,唐诗在关于景物造型的意境创造上应如何避免直白叙述、抽象议论,如何开头结尾,如何营造中心意象等方面,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创作经验。  相似文献   

17.
当代文坛的宗璞,既有冰心、萧红等上一辈女作家的古典主义忧伤,又有铁凝、王安忆等这一辈女作家的现代主义情怀。她以深厚的文化学养和执着的人文关怀细密从容地写小说,运用构图、色彩、线条等绘画艺术的技巧组织叙事语言,在优美温婉的画境中,传达精致隽永的“散文画”气息,给人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质感。  相似文献   

18.
"知识是客观的"主要是从认识方式上来界定的。认识方式可区分为"自我中心认识"和"自然中心认识",知识所倚重的是自然中心认识。在自然中心认识中,认识的参照标准从"人的内部感受"转到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自然",知识的客观性由此获得了坚实的基础。"知识是客观的"意味着知识的学习必须要有全新的理论指导,而不能完全寄托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上。  相似文献   

19.
诗是用语言做媒介,画则是用线条和色彩做媒介。但一首好诗往往被人们说成是一幅画;同样一幅好的画又往往被称为是一首妙诗。然而诗与画的融合并非易事。莱辛说:“第一个对画和诗进行比较的人是一个具有精微感觉的人,他感到这两种艺术对他所发生的效果是相同的。”那么,我想用诗家之心、画家之意进行艺术创作的人,无疑也是一位具有精微  相似文献   

20.
陈强 《河南教育》2020,(7):34-39
唐代诗人、画家王维(701—761)在他的山水田园诗里,非常注重描绘大自然中不同时段、不同视角、不同种类的光线。他运用明暗对比、光影互动、光色交织、冷暖反差的多重手法,描绘了千变万化的日光、月光、天光、水光,构成了笔下山光云影、溪闪林明、日暗月朗、湖白潮青的意境,给人以生动美感,为诗意表达和情感抒发起到了很好的助力作用。本研究从新的命题、新的视角出发,阐释了诗中光与景、境、情的关系,对当代王维的诗歌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