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在清朝以前,中国和朝鲜就有了以朝贡为基础的连贯且系统的文化交流。康雍乾三朝时期大量“燕行录”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以燕行使臣为切入点最能揭示朝贡体制下中朝文化交流的轨迹,燕行使臣对促进中朝两国关系的和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政治上巩固了两国的宗藩关系;经济上促进了两国物质文化交流;思想文化上促进了汉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关于本章的教学目的和应注意之点,在教学参考书上已有说明,教师备课时应首先加以领会.第一节朝鲜通过本节教材使学生了解:(1)朝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2)朝鲜人民光荣的反侵略传统和中朝两国唇齿相依的历史友谊.(3)中朝两国长期的文化交流和共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公元676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是朝鲜进入封建  相似文献   

3.
中朝是两个平等的主权国家,各自有不同的核心利益,中国不能左右朝鲜。朝鲜是中国的友好邻邦,是中国的战略屏障。朝鲜面对美、日、韩的巨大压力,中国不能放弃朝鲜。在后朝核时期发展中朝关系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符合中国的核心利益,但同时也应处理好中国与韩国、美国、日本以及俄罗斯的关系。未来发展中朝关系,应立足于战略高度,坚持原则、着眼长远,密切经济联系、树立牢固基础,增强政治互信、争取走共同发展道路,适时、适度推进双边关系,建立起正常、友好的国与国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朝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盛况体现在唐代与高丽时期,高丽以后朝鲜王朝时期的诗家,分别从唐代诗体和律诗专论两个方面论述了唐诗体裁,其中唐代诗体论述了唐代的各种诗歌体裁至唐大备、各种诗歌体裁的含义、诗体与意、声的关系等。而律诗专论则涵盖律诗各体至唐大备、律诗与古代诗歌的关系、律诗当本乎性情等几个方面内容。对唐代律诗的论述,中朝诗家有相同或相近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为我们考察两国诗家解读律诗的方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2009年是中国和朝鲜建交60周年,被定为"中朝友好年"。据悉,为进一步发展中朝关系,加强两国的旅游合作,我国决定开放朝鲜为我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中朝旅游部门将对开放工作  相似文献   

6.
清代中朝边务纠纷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间岛"领有权问题,即对越境朝鲜人垦居之图们江以北的领土所有权问题;二是由此引发的中朝疆界划分问题。中朝两国"间岛问题"纠纷的近代后果是中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间岛协约)。中日在"间岛问题"的交涉中,虽说中国保住了东北边疆主权,但付出了"东三省五案"等沉重的权益代价。  相似文献   

7.
唐代的中日经济文化关系都十分密切。两国的文化交流,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本文仅就唐代的中日经济交流作一个粗浅的概述。唐代的中日经济交流,主要表现在物品和技术的交流以及经济制度的学习等方面。其交流之规模和范围以及参与之人数,都是前所未有的,在当时世界上,也是仅见的。根据日本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强中朝友谊,缓解战争期间中朝高层之间的紧张关系,在政治和外交方面,毛泽东一再要求中国政府和军队尊重朝鲜,平等待人;在经济和军事方面,则千方百计、倾其全力援助朝鲜。这种政策和做法,从中国出兵朝鲜一直延续到战后朝鲜的经济恢复和重建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新中国对朝鲜外交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9.
明代洪武年间,中朝两国的官方贸易,包括朝贡贸易和互市两种。根据当时朝鲜国内政局的变化,其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情况与特点有所不同,总的说来是处于反复与缓慢发展之中。其间问题最多的是洪武中期前后,表现形式为官方贸易时断时续,有失常态。贸易,离不开政治。明王朝从一开始就推行“国无大小”、“推诚以待”、“修礼睦邻”、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对朝鲜更是始终予以特别重视。然而,终洪武之世,中朝两国的政治关系却很不稳定,于是引致官方贸易屡生摩擦。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在朝鲜王朝建立以前,朝鲜当权者在对待当时明朝最主要的威胁——“北元”的问题上,与明朝存在着根本对立的政治分歧。或者说,操演着两面讨好的政治游戏。同时朝鲜“贡不如约”,不遵守“常制”,态度又缺乏诚信,每每诉难,强调客观困难,尤其是朝贡和互市的商品经常存在质量问题。当然,明太祖的大国思想有时也加剧了双方的贸易纠纷。  相似文献   

10.
明代中朝两国宗藩关系密切,朝鲜使臣朝贡络绎不绝,特别是明朝迁都北京后,鞍山地区成为必经之地。关于这一点,《朝天录》中留下了许多记载。本文利用这些珍贵资料,对明代鞍山城池与山川风貌重新进行梳理,以求有助于东北地方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巴基斯坦建交已六十年,在中巴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始终保持友好合作关系。新世纪中巴两国合作是在传统政治友好关系基础上进行的更全面、广泛的合作,其特征是以政治、军事战略合作为主,带动经济贸易与文化交流;经贸发展和文化交流反过来巩固双方的政治关系。目前两国合作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双方应在友好关系的基础上,在21世纪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更深层次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12.
对在京朝鲜实习生的历史考察:基本状况及政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作为中国接受朝鲜实习生的39个城市中的一个,自1950年起,开始接受和培训朝鲜实习生.在开展朝鲜实习生工作的过程中,北京市始终遵循中央指示精神,将实习生项目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发挥国际主义精神,在技术学习和生活娱乐的各个方面,给予朝鲜实习生照顾和优待.在遭遇新技术泄密而限于外交被动之时,北京市以政治为先,以不伤害中朝两国关系为前提,向朝鲜慷慨公开新技术.朝鲜实习生项目作为中朝关系的一个缩影,说明中朝关系的交往准则并非是现代国家关系中的国家利益,而是共产党党际关系中的政治准则,因此,意识形态是决定彼此间开展所有关系活动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中韩建交以来,两国无论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关系密切,但由于处在不同的社会管理背景下,各个方面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特征。基于此,通过比较两国的公益广告诉求主题,来分析两国公益广告的不同之处以及两国存在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朝鲜王朝的宗系辨诬是中朝两国国交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对两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朝鲜对明朝时期官修的《大明会典》的宗系辨诬,更是两国外交关系中的重要一环,这主要缘于《大明会典》对朝鲜王朝先祖世系的误记。朝鲜为此展开了艰难的交涉,经过朝鲜中宗、明宗、宣祖三朝君主的努力,最终于《大明会典》第三次修订时达到了对《大明会典》宗系误记改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两千多年的友好关系的历史.两国人民在经济上和文化上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日本本官泰彦教授说:“日中两国过去不断进行文化交流,约有一千八、九百年之久.日本人上古就经由朝鲜或直接同中国往来,逐渐吸取新文化,经过咀嚼醇化,培育日本固有的文化,创造了特殊而优异的国风文化, 并且有时输诸中国,促进了它的文化发展.”这种联系和影响表现在文化上,曾经出现过两次文化交流的高潮.第一次高潮是隋唐时代,第二次高潮是清末时期.这两  相似文献   

16.
朝鲜核危机已经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国际政治学理论中的现实主义学派主要从权力和安全的角度来解读朝鲜核危机,认为美朝两国在国际关系实践中都是从追求国家利益和国家的安全角度出发。在处理朝鲜核危机的过程中两国的矛盾会进一步的激化,不排除双方会采用武力的形式来解决争端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中国禅宗滥觞于两晋南北朝,勃兴于唐,盛于宋。传入朝鲜、日本、越南后,与其汉诗结下不解之缘。诗自渗入禅理而愈显灵性,禅自有了诗意而尤现深幽。深入探讨诗与禅的关系,会发现在朝、日、越三国表现禅悟的汉诗中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既入无我之境,又表现空的灵感,具有某种特殊审美效果的禅悦。二是诗人往往在自然环境中有所悟,因而常在山水诗中表现这种悟。在此基础上,朝、日、越三国的汉诗作者创造出一个诗禅合鸣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8.
1592年日本统治者丰臣秀吉出兵朝鲜,且兵锋直指中国。明政府应朝鲜请求出兵救援,经过七年时断时续的战争,中朝联军最终取得了胜利。作为古代东亚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场战争对东亚国际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中朝两国人民并肩战斗,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意,源远流长的两国关系更为密切与巩固;壬辰战争后,明政府对日本一直持不信任的态度,多次拒绝其恢复邦交和贸易的要求,中日两国丧失了恢复邦交的最佳时机;战争大大恶化了朝日关系,虽然战后两国最终恢复了邦交,但战争的阴影一直影响着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朝贡的组织与管理是明朝朝贡制度完善的具体体现,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朝贡事务,不仅设置完备的机构,在朝贞的组织过程中也有条不紊,有章可循。对朝鲜的特例,使明朝与朝鲜的朝贡关系比其他朝贡国更为密切.给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中朝两国建交60周年为契机,在两国领导人的直接关心和共同推动下,中朝关系明确定位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明确定位既为制定新时期中朝经济合作方针和原则奠定基础,同时也推动中朝边境经济开发合作呈现出结构性变化和政策性关联的特点。伴随着以"共同开发、共同管理"为原则的中朝边境经济开发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工和推进,必将引导朝鲜经济发展超越"输血式"的援助模式,实现自身"造血"能力的提高。同时有利于朝鲜逐渐融入国际社会,促进朝鲜半岛和平稳定,提升边境经贸合作层次,促进边境地区"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