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俊娜 《文教资料》2010,(13):23-24
字与词的关系一般被定性为文字与语言的关系。对字与词关系的界定也众说纷纭。在语言研究与运用中,字与词的内涵和外延之界限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明了。本文借对“字本位”、“词本位”观点的分析,试图使字与词的界定更明朗化。  相似文献   

2.
汉语的“吃”和英语“eat”两个语言单位在意义、构词、同义词以及语法搭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除了社会、文化等外因以外,两种语言在基本语言单位上的不同一性是造成这些差异的重要内因,即汉语的字本位与英语的词本位是形成汉英语言各自特色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位”这个概念是中国语言学界百年来的中心问题之一。对“本位”不同学者有不同理解。在汉语语言学史上,表现出来的本位观念和明确提出的汉语本位学说,影响较大的就有五、六种之多。另外,还有人鉴于“本位”问题的复杂性,认为语言研究无本位。  相似文献   

4.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挖人大战"的实质是"行政本位"与"学术本位"之间的固有冲突。"行政本位"与"学术本位"存在的统一性、合作共赢需求以及合作基础为两者妥协乃至和谐提供了可能,中国的经济基础、良好的政治气氛和增长的学术力量也为二者矛盾的消解提供了客观上的可能性。对"行政本位"与"学术本位"的地位再确认、功能再确认和关系再确认有利于二者矛盾的消解,也有利于将高等教育人才配置导入正轨。  相似文献   

5.
在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对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中,情景模拟教学法日益引起强烈关注。文章基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媒体沟通情景模拟"课程广受认可的教学实践,对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干部教育培训展开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汉字作为连接所有中国人的文化纽带,承载着中国人独有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然而汉字背后蕴含着的传统文化,却渐渐隐藏在了汉字的"读、写"功能之下。基于对新课标和苏教版教材的解读,在尊重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尊重汉字构字规律的前提下,汉字文化的渗透应贯穿识字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7.
初见牛献礼老师,是在2003年河南省“百千万”工程培训中,我作为“万”中的一员,来到郑州师专参与了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其中半天是在河南省实验小学听课,我和几位数学学员选择学校安排表中的一节五年级数学课,执教教师是牛献礼,课题为“长方体的体积”。来到教室,一位身材修长、气质儒雅的男教师站在讲台上,正与孩子们交流,从老师和孩子们的脸上能看得出师生之间的默契和幸福。课堂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在没有丝毫障碍的教学互动中顺利完成,孩子们学得愉悦,教师教得开心。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受众基础不断流失的危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兴媒体所具有的扩张性的"眼球效应"把很多大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去。我们需要通过观照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对新兴媒体进行监管和整治、优化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环境以及打造"新兴媒体版"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平台来寻求突围和改变。  相似文献   

9.
<正>在愉快的春节里,我当了一天的"小保姆", 领阿姨3周岁的孩子李晖。回忆这一天的情景,觉的十分有意思。本来,我以为带小孩很容易,只有当心他不尿床,不摔跤。其他嘛,孩子玩,我也跟着玩。但是,实际情况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这孩子真不好带,太顽皮了。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新课标下物理现象教学的三种模式,通过对三种物理现象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施的研究,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顺利地实现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相似文献   

11.
跨媒介叙事以其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和传播过程的互动性,成为互联网环境中生命传播转型的必然选择。生命传播中的跨媒介叙事体现为四个维度:叙事过程社交化、叙事内核情感化、叙事逻辑游戏化、叙事效果数字化。跨媒介叙事在生命传播中的应用进一步凸显了互联网传播格局由传统的机构主体宏大叙事转向多元主体协作叙事,显示出传播格局由主体本位向关系本位转变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张小武 《教育》2008,(12):27-27
背靠大树好乘凉——“名校办民校”之所以能存在并能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凭借了名校的光环。不过一旦名校的光环褪去,它们的发展便存在隐忧。到底这些隐忧表现在哪些方面?《教育》旬刊记者经过采访,在此列举以下两种。  相似文献   

13.
正六二班是个团结友爱,让人着迷的"牛"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鲜明的个性,真乃藏龙卧虎之地,"牛"人辈出!作文大王黄晓西要谈作文,我们班黄晓西称第二,就没有人敢称第一了!她写起作文,简直是种享受,一个个精美的词语从笔尖流出,一句句优美的句子跃然纸上。不到半个小时,一篇600字的佳作就大功告成了。字迹工整,语言生动,字里行间流露真情实感,可谓是"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黄晓西从幼儿园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到现在。在她的日记里很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每一篇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陷入声、光、电的怪圈已经很深了,应该对传统媒体与现代化媒体作理性的分析,认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传统媒体中的黑板与板书的作用不可忽视,板书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反映教学流程。总之,必须从实际出发选择媒体:一是从“语文”的角度选择媒体;二是从文本的角度选择媒体;三是从教师的角度选择媒体。另外还应该取长补短,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5.
周芳 《现代语文》2006,(12):12-13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对教育作过前瞻性的论述:“教育,养成人格事业也,如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与人类也。”  相似文献   

16.
高职“人格本位”教育的“职业人文”路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中国现代社会生产方式与价值观的变迁,中国高职教育经历了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由"能力本位"到"人格本位"的理性转变."人格本位"理念使高职教育摒弃工具性,回归人性,是职业教育现代性本质内涵的体现.高职院校的"人格本位"教育应体现高职特点,即:高职人才应兼备职业技能、道德品性和社会责任."职业人文"路径因其融合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并以职业性和人文性为根本,可以成为实现高职"人格本位"教育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创造教育观的形成和发展。实践的发展和相关理论研究的进展 ,都呼唤教师的创造教育观必须从偏重于人的认知性创造素质发展的“知识本位”立场 ,回归到重视人的完整德性生命发展的“德性本位”立场上来 ,实现整体性和根本性转型。“德性本位”教师创造教育观的核心在于 ,教师从德性生命的高度 ,来认识和理解教育的目的、过程、对象、内容、方法等 ,形成以发展学生的德性生命为本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课程观等。“德性本位”教师创造教育观具有人性化、完整性、多样化、内在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由人人网和《课堂内外》合办的"校拍"大赛开始啦~最有范儿的老师、最有FU的一处风景、食堂打饭的大妈、同学的小挂饰……都可能成为我们的拍摄主题。所谓校拍,就是集中于学校里的拍摄哦~~下期主题:这学期辅导书+练习册+考卷有多少?拍下来比比谁的最壮观!参赛要求:1.参与方式:在课堂内外主页留言板留下你的照片链接,格式为:我的校拍+链接(地址为:(?)page.renren.com/600384635(?)news.renren.com/ktnw)我们会到你的个人主页去收集放到统一相册;2.活动时间:5月25日—6月25日3.照片被分享数将作为我们评比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万华 《教育导刊》2010,(6):19-23
对义务教育阶段"名校办民校"的整改应根据实际,不能简单地"一刀切"。本文在对广东省G市"名校办民校"深入调研基础上,结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剖析G市"名校办民校"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依法严格规范管理的前提下,应该允许义务教育阶段"名校办民校"存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课文《孔乙己》作为个案,选取人教版1978年、1994年、2002年语文教材及语文版2005年的语文教材,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学语文教材价值取向由知识本位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