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文以广州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大岭村为例,探讨工业化背景下的古村落的旅游开发问题。论文分析了大岭村的旅游开发条件,讨论了旅游开发原则,提出了大岭村在遗产保护、形象策划、空间布局、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与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建议。论文认为,像大岭村这样受到工业化影响的古村落的旅游开发,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市场优势、经济优势与资源优势,同时也要认识到古村落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土地结构等方面的特点,把古村落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张昊 《惠州学院学报》2009,29(6):98-101
传统的建筑评论中古村落长期被作为文物建筑或历史建筑群来看待,古村落保护的定义与方法已无法涵盖古村落保护的全部内涵,传统古村落保护概念到“村落文化景观”概念,惠州古村落建筑艺术的保护战略和中央提出的“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本文探讨如何平衡其保护与发展的辨证关系,值得我们审慎思索。  相似文献   

3.
古村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所在,保护古村落的文化遗产意义重大.在古村落的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旧"矛盾日益表现出来.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在研究分析古村落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和谐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湘南学院学报》2021,(6):100-103
皖北古村落作为典型的传统村落,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在公共空间营造中存在传统空间衰败、传统建筑材料被新型材料代替、原生态特色逐渐消失、古村落产业发展单一等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下,皖北古村落可以从保护村落物质文化空间特色,设计村落整体形象标志;合理规划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物质空间创新;合理规划古村落精神空间元素,承载古村落传统记忆;充分依托现代网络技术,打造古村落的特色产业等方面入手,营造特色公共空间,实现对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17,(11):42-49
在阐述我国古村落、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田野调查、梅州市域46个国家级古村落,归纳、总结了梅州古村落的3个主要特点:村落历史源远流长、村落文化底蕴深厚、村落风格多姿多彩,最后,分析了古村落保护开发中存在的4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4个方面具体的意见、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6.
古村落民居保护与开发的产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社会的进步,许多传统古村落正在迅速消失,代之而起的是现代建筑。伴随着古村落的消失,许多古老的传统文化、民族习俗也在消退。为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古村落被列为国家文物加以保护,并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文物可以划分为文物实体和文物形态,利用产权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分析传统古村落民居的产权现状,及由此所引起的保护与开发的无效率性,可以给古村落民居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著名古村落苍坡村的古建筑景观呈现珍贵的宋代风貌,是传统社会耕读文化遗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苍坡古村成为该地区重要旅游景点,村中古建筑也得到了以当地旅游部门为主导的保护和开发,但近年来该村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其经验与教训值得深入探讨.古村落不仅是古建筑遗址,也是现代农村社区.在保护、展示古建筑的同时,不能忽视、损害古建筑主人即村民的活态文化和生存利益,应该合理传承、完整展示与古建筑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而且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应该由当地村民作为主要实施者,政府管理部门应承担指导与资助责任,而不能代替村民成为保护工作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高迁古村落是浙东地区独具建筑特色的古村落类型。追求天人合一的古生态之美和空间构建的均衡大度是高迁古村落的建筑理想,村落群组体现出阴阳和谐、自然淡泊的气质和修齐治平的人文情怀。对高迁古村落建筑美学的解析,是浙东古村落建筑研究的重要组成,有助于浙东古村落建筑的修缮保护,并提高对该历史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及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规划与发展,古村落作为独特的旅游资源与实践项目被开发利用,对其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并在重新整合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古村落的规划模式,既给原始居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与保护资金,又给游客带来独特的精神享受与文化认知。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党家村为例,在概括其旅游价值的基础上,研究党家村旅游规划的社会文化影响,旨在探讨促进古村落旅游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保护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的宏大背景下,古村落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政府作为古村落保护开发的最重要主体,必须弄准角色定位、明确职责功能,而行为引导、资金供给和宣传推介正是政府积极作为的最直接体现.宏村作为古村落保护开发的"鲜活样本",政府在其间的角色定位和职能作用为其他地区古村落保护开发中政府行为优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研究古村落,主要的研究视角有三个,即建筑的角度、文化的角度和旅游的角度。从目前对古村落保护的形势看,其当下的研究趋势主要有三方面,即古村落保护的实用性研究、跟进性研究以及文化趋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古村镇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显现,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古村镇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一股社会性的研究热潮。聚焦大理古村镇研究,从研究内容与视角入手,在全面回溯十余年来大理古村镇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相关的背景分析,并就将来大理古村镇研究中有待拓展和深入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古村落作为我国最大的文化遗产,备受现代游客的青睐。在现代化进程中,古村落的真实性及商业化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也影响着游客的精神体验。本文在探讨古村落文化真实性与商业化的基础上,结合廿八都旅游开发所遇到的瓶颈,进而反思在现代旅游中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真实性、商业化及游客精神体验之间微妙的动态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村落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学者对古村落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古村落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成为近年来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古村落旅游研究经历了初始阶段与起步阶段的探索后,古村落逐渐成为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其发展速度很快,研究方向全面展开,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古村落旅游资源研究和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古村落旅游保护研究和古村落旅游影响研究。通过探讨古村落的价值、研究内容和布局,对古村落目前的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古村落研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徽州古村落型文化遗产是徽州的文化特质丛,是徽文化的符号和象征。而呈坎又是徽州古村落的代表,具有巨大的潜在旅游价值。在徽州当代旅游中,呈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珍贵的历史遗存,其保护和开发存在诸多严重的问题和误区。作为徽州古村落,呈坎的开发应遵守科学管理与联合经营、分区规划与整合开发、传统回归与特色打造等模式。  相似文献   

16.
河北太行山区现存许多保存完好的古村落,这里的民居依山就势,就地取材,独具特色。本文以王硇村为例,从选址与规划布局、建筑特点、民居装饰细部等方面分析了古村落民居的特点,并从教育、艺术和生态等方面研究了古村落民居的价值,以助于古村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保护开发。  相似文献   

17.
大湘西古村落形态丰富,文化形态差异大,具有突出的建筑、民俗、美学、历史、旅游等价值。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质证,按照流域特点、城镇职能、地形地貌等要素时湘西地区的古村落进行了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将湘西地区古村落划分为河谷盆地区和高原山地区。这些古村落呈集群分布,其发展演变反映了湘西地区的社会经济变迁,是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和物质载体,建议政府部门统一规划、差异开发、捆绑申遗、树立品牌.把大湘西古村落群打造成国际古村落休闲度假旅游名胜地  相似文献   

18.
乡土建筑是乡村里的历史建筑,古朴典雅,底蕴深厚。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封建社会宗法制度下,一个组群的乡土建筑往往就代表着某地的一个宗法共同体,全面盘点和梳理古村张谷英的建筑群,并加以分期、分类的分析,旨在全面认知中国古代汉民族血缘聚落与自然村之间的区别。此外,了解血缘聚落的建筑特征,将有利于张谷英村文物价值的保护与旅游业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民营资本参与古村镇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对民营资本和古村镇而言是双赢的合作,利用SPSS17.0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浙江省21个古村镇旅游投资环境进行评价和分类,对民营资本参与古村镇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