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文章阐述了公共图书馆跨界合作的内涵和必要性,概括了公共图书馆跨界合作的范畴,并以吉林省图书馆跨界合作为例,分析了公共图书馆跨界合作在拓展公共服务空间和推进全民阅读方面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4.
杨威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2,40(3):52-56
跨界合作能汇集更多的优质资源,让阅读推广内容更加丰富。文章对部分省级和副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官网进行调研,获取各馆跨界合作阅读品牌案例,分析其合作内容和存在问题,提出公共图书馆应当拓展合作领域,协调合作利益,灵活组配资源,提高合作深度,增强合作聚力,发挥合作效能,让阅读推广品牌更切近读者需求,服务城市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跨界思维、跨界营销、跨界教育,在众多"跨界"思潮中,高校这个承载着最多中国青年梦想的教育机构,也面临着改革和转型。在高校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模式的引导下,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低,实践能力差的情况。本文以跨界合作为背景,重点研究独立学院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避免课程设置与信息化社会脱节的现状,实现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6.
大健康时代的到来为公共图书馆拓展业务领域提供了契机。文章对美国公共图书馆与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合作开展的健康服务进行调研,认为其合作有如下特点:合作双方各尽所长,优势互补;合作项目种类多样,服务具有持续性;合作内容具有针对性,重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服务;合作卓有成效,获得多方认可。我国公共图书馆在跨界合作开展健康服务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做法,寻求多方支持,主动探索最佳的合作方式;聚焦国家政策和社会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开辟相关合作项目;提高合作项目的针对性,让不同群体受益;重视与高科技机构合作,增强健康服务的科技渗透。 相似文献
7.
跨界合作——科技查新与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有机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竞争情报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科技查新机构具有的信息资源、人才、用户等情报优势.论述了通过跨界合作使两者有机结合,使科技查新机构主动与企业联络,积极开展竞争情报和咨询服务,建立跨界合作模式下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谈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与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图书馆建立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着重对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库原则、建库方法、质量管理和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联合建库 资源共享——21世纪中国高校图书馆展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21世纪,我国高校图书馆需要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联合建库、资源共调。这项工种不但为读者提供网络公共查询,还能实现高校图书馆界的资源共享,但是,全国范围内高校信息资源共享还存在许多问题和障碍,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从传统观念、现实处境、技术难题、概念理解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导致图书馆共建共享事业裹足不前的原因,提出了文献资源的共建应该是政府主导的文献保障体系的建设,共享是图书馆的现代服务理念,应该跳出图书馆系统,进行全社会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前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呈现出以学科建设为依据的趋同化特征、攀附效应下的趋同化特征、共同需求目的影响下的趋同化特征、资源建设文化与开发模式的趋同化特征。为逐步消除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趋同化特征,建设主题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特色文献资源,高校图书馆应创建特色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充分发挥特色文献资源的独特价值,提高特色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分析国内高校特色文献资源建设及共享现状,归纳指出其存在缺乏统筹规划与规范、特色文献信息价值缺失、资金投入乏力资源维护后劲不足、联合共建共享协同机制缺失等影响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建立印本资源的分布式合作储存模式、完善特色资源建设共享的组织与制度保障机制、建立监督和绩效评价体系、创造和提升文献信息价值以及建立特色文献建设协同机制等举措。 相似文献
19.
白晨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中国信息导报)》2014,(6):76-81
本文以用户从科技文献网站获取共享资源的感受为立足点,以共享资源质量和共享系统质量为核心变
量,构建了科技文献网站用户共享满意度模型,应用VPLS以及SAS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进而对模型提出的假
设进行检验,分析影响用户满意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为网站如何提高用户的共享满意度提供了决
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单一档案馆由于资源的有限,限制了自身职能的拓展与发挥,这是档案馆急需破解的难题。档案馆间要打破现有条件的局限,通过建立档案馆专家委员会、档案馆督导组、馆际联盟组织、合作组织、志愿者组织等团体,将档案馆一些难以兼顾或承担的任务进行合理分担,并做到各种组织团体的运转与档案馆日常业务的有机融合,营造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