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多元价值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职业教育是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满足多元价值主体的各种合理性需求,受到自身发展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展现出了复杂的价值取向。然而,就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来看,社会功利主义思想的严重影响使得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局限于技能培训,忽视了受教育者本身的各项实际需要。这就要求必须做出合理的优化和调节,重视人的价值,确定导向性的价值目标。本文阐述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内容以及影响我国职业价值取向的因素,提出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优化调节的对策,并针对如何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作出科学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变革的选择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学生观是人们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是直接影响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对历史上已有的和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学生观进行系统的梳理、理性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立适应教育现代化的主体性学生观,进而提出课程变革的相关建议与思考。文章主要论述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及课程文化几个方面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目前以考试为重要手段的教学评价成为学生主体性的压制力量。要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必须对现行高校教学评价进行改革,实行主体性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4.
观察—理解和控制—量化是学生评价价值判断的基本范式。从学生评价实践看选择倾向表现为以控制—量化范式为主,逐步向观察—理解范式过渡,综合素质评价则以观察—理解范式为主,探索其与控制—量化范式的结合。调查表明,师生均认为,在学业评价上控制—量化范式和观察—理解范武应结合运用,注意发挥纸笔测验在检验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优势,而综合素质评价,尤其是在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应注意观察—理解范式的运用。学生评价价值判断基本范式选择以明确评价目的。构筑“问题中心”选择机制;借鉴他人有益经验,树立“权变”的选择思想;广泛征询意见,推行“渐进式”的选择原则;借助现代评价工具,实现两种基本范武的有机结合为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体育价值选择目标是主体在价值选择和决策过程中,在一定场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价值倾向的体现。体育价值选择主体性的变化,一般可以把它分为:群体本位形态的人,个体本位形态的人,和类体形态的人。这样三个不同水平的层次,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  相似文献   

6.
不同时代,体育教学评价具有不同的价值选择.21世纪后,我国体育教学评价思想发生了重大改革,评价价值观需要突破原有价值观的束缚,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评价的教育性、人文性、非功利性、个体发展性为特征的软性评价价值观,旨在保障和促进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晚清到"五四",中国散文主体性理论的变革,经历了改良派文人突破"古文义法"藩篱的求变阶段,维新派文人创立"新文体"的渐变阶段,以及"五四"新文学作家以自我个性为本位的质变阶段。从文学主体性的角度观照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变革,可契合散文的本体特性,理出一条贯通近现代的发展线索,对于考察转型期中国散文理论纷繁芜杂的言说形态具有统摄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转变评价观念,倡导学生主体评价、关注学生发展、立足开放民主是现代教育评价的实质。本文通过对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的揭示,简要分析了现代教育评价的实质及其实施。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主体性文化:教育存在的生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的主体性文化是教育存在的生命,然而,由于工具性教育充斥着整个教育,使教育成为“无人”的教育,几乎丧失了自身生命存在的根。当代教育的合理性样态是对学生类主体的倡导,对学生类主体性文化的建构。教学作为主体间的交往活动成为学生类文化形成的基点,也成为教育回归本真存在的始基。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性发挥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本通过时间,知识,方法,互动,生成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要求变革学生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建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多元指标体系。本文以回归学生评价的本位的视角诠释学生的评价目的、主体、内容、方法,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反思当前的学生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是评价标准的制定,而评价标准的价值取向源于价值观念。价值观念之间的分歧影响着人们对评价标准的看法,因此,在制定评价标准的问题上需要达成价值一致。从教育评价的实践来看,达成价值一致存在三种基本的价值选择路径,即强制性的价值选择、竞争性的价值选择和协商性的价值选择。对三种价值选择路径的运用需要注意:在思维方式上实现从"方法中心"到"问题中心"的转变;在评价跨度上实现从"阶段评价"到"终身评价"的转变;在价值追求上实现从"同而不和"到"和而不同"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对人的价值和主体地位重视不够。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重视群体,忽视个体;在教育过程中,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传授而不重探索,重管教而不重自觉,重统一而不重多样。压抑了学生在教育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也忽视了教师在现代教育与教学理念中的主体作用。这种状况既阻碍了教学改革的开展,也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马瑞芳 《考试周刊》2012,(25):172-173
任课教师总是希望了解自己教学工作的成果,确定如何开展下一步计划。学校的管理者也希望通过了解教师教学工作的成果,作为对教师的评价依据。就学生的学习评价来说,要客观地、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复杂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面对相关情境所表现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学生对这些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认识、思考的程度变化,以及学生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变化,等等,这些都是能够反映学生学习发展情况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价值作为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它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体性。价值具有客观性,价值是客体的属性、结构同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形成的一种客观现实的关系。价值又具有主体性,在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中,有需要的主体是价值关系的中心,主体的现实需要是价值的内在尺度,价值具有属人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的评价改革是一个重要的领域,我国原有的学生评价中,在评价手段、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过程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必须改革原有的学生评价体系,建立新的学生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的核心就是发展性的学生评价。文章探讨了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念、内容、方法、主体等问题,试图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做出一个比较全面的回答。  相似文献   

17.
学生主体性教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主体性教育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要求而提出来的。目前,学生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侧重于对主体性内涵及其特征的界定上,实验研究则侧重于学生主体性发展指标的构建及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上。尽管学生主体性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不十分完善,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学校工作以德育为首,成材先成人,是大多人都意识到的问题,学校作为教育和培养人的基地,一直在这条路上不停地探索和实践,回顾和反思多年来学校德育的历程,我们察觉和悟出当前学校德育之所以滞后于变革的社会现实,落后于当今学生的实际成长需要,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善恶、美丑、利害分别表达了某种价值评价。这些价值评价包含着两个共同的内容:主体的主观性因素和客观事实。这决定了价值评价的双重特征:主观性特征和客观性特征。主观性特征表现为:它们表达了主体的主体性元素,同时也显示了自己的主体性。客观性特征表现为:它陈述了某种客观事实,以及主体本身对客观现实的依赖。在价值评价中,不仅表达了主体的元素,而且陈述了客观事实。价值似乎有两个载体,即价值物和价值评价。由于价值评价本身包含了价值物,因此这两个载体合并为一个载体:价值评价。价值依托于价值评价而存在。在经验层面,我们看到的仅仅是这些价值评价,而看不到价值,因此,事实上,价值等同于价值评价。  相似文献   

20.
陆标 《中学文科》2007,(9):46-46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仅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具有新的变革,在师生关系、教师角色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再是教育的主宰者,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被教育”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